第三十六章 鹽鐵(2 / 2)

加入書籤

鹽鐵之議又稱鹽鐵會議,是由大臣霍光所組織召開的一次討論國家現行政策的辯論大會,其爭辯的核心也頗具劃時代的意義。

一方是桑弘羊所倡導的國營壟斷派,另一方則是以霍光為首的自由經濟派。

而這場辯論最終以霍光大獲全勝而告終,在部分地區,取消了鹽鐵專賣。

實際上在劉衛華之前,李子木就曾經思考過鹽鐵問題。

得益於諸葛亮所改良的井鹽,蜀地是不缺食鹽的,至於鐵礦,更是蘊藏豐富。

在自然條件上,蜀地完全有能力自給自足,但實施鹽鐵製度需要有一個基本的前提。

那就是貨幣體係!

由於在災變之後,原本的貨幣體係已經完全崩潰,以物易物成為了主流。

就連貴重金屬也失去了原有的價值,並不足以承擔相應的功能。

至少在當下,九黎城隻能實施國營壟斷,但國營壟斷的劣勢也十分明顯,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漢武帝時期所推行的鹽鐵專賣。

此法雖然充裕了國家財政,卻使一部分財富逐步集中於大官僚、大地主及大商人手中,而剝奪了中小階層的利益,農民的負擔愈來愈重。

而且依靠鹽鐵官營等政策所聚斂的財貨,無法維持戰爭的長期消耗,至武帝晚年時,已是「海內虛耗,戶口減半「,民眾多次起義。

甚至差點亡了國,如果不是巫蠱之禍令其幡然醒悟,下了罪己詔,漢武帝極有可能成為一個最牛/逼的亡國之君。

也正是因為如此,李子木才會如此的猶豫,此時和災變之前的通訊環境完全不同。

你根本就監督不了底下的官僚、地主,他們如果有了「尚方寶劍」,哪還管你國家朝廷。

等到大量的財富集中到他們手裡,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就形成了。

當初如果不是漢武帝下了罪己詔,本身就有了討論前朝政策的基礎,再加之遇到了一個西漢以來最有實力的權臣霍光。

從根本上壓製住了底下的反撲。

如若不然,西漢王朝可能就此崩潰了,也就不會出現後來的漢宣帝劉病已。

但大規模地生產優勢又不可能就此放棄,海量的財政收入也不能視若無睹。

這本身就是利弊皆有的政策,指望著一刀切,將壞處通通砍掉,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

此時回想著劉衛華所提到的政策,李子木也在思考著。

他的政策倒很簡單,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先打土豪,再實施國有。

對販賣鹽鐵者實行政治仕途排擠、法律約束製衡等方式。

從根本上杜絕地方豪族參與其中,逐步將鹽鐵收歸國有。

這一套政策和當初的蜀漢一脈相承,基本可以看做是諸葛亮鹽鐵政策的延續。

歸根結底,此時討論鹽鐵僅僅是為了防患於未然,先從製度麵下手,為以後的政策實施打下基礎。

想到這一條條限製措施,李子木也對麵前之人有了重新的認識。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遊戲相关阅读: 2016六六大順 我家夫君惹不起 學神今天表白了嗎 全球諸天在線 天降我才必有用張弛 女總裁的貼身特種兵 星空仙尊 種兵 神醫甜妻在八零 我在異界有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