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金融體係(1 / 2)

加入書籤

任何事情都有兩麵性,執行大鍋飯的策略會導致效率低下,但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也不存在失業的問題。

而采用按勞分配,卻是會失業的!

隨著新坊建設初步完工,九黎城所吸納的就業人口也在快速消減著。

失業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為了解決這個困境,李子木除了征召百姓翻整田地以外,另外一個舉措便是修建九黎城的主城牆。

這種方法實際上就是以工代賑,短期來看,絕對是有效的,但若是把時間拉長,並不能解決根本性的問題。

而且大規模地投入基礎建設,也會使官府的貨幣留底快速地削減。

如果發行的是紙幣,大不了多印一些,就如同當初的四萬億,頂多會造成通貨膨脹,並不能使貨幣體係崩盤。

但九黎城可是執行的金本位,而且還是以金幣作為主要流通手段的金本位。

這種製度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有限的黃金儲量無法滿足日益擴大的貨幣需求。

一旦崩潰,將會使貨幣的兌換標準出現混亂。

黃金也失去了一般等價物在商品交換中的基本作用,也就是價值尺度。

不得已之下,就隻能走明朝的老路,執行銀本位,因為按照白銀的儲量,根本不存在白銀短缺問題。

整個華夏,已探明的白銀儲量超過了二十一萬噸,數量龐大到令人震驚。

在明清兩朝,華夏幾乎吸納了全世界百分之五十的流通白銀,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白銀和黃金的比例失衡。

金銀的比例達到了1:6,在同時期執行金本位的英國,則是1:12。

同樣是一盎司的白銀,在英國和華夏的購買力完全是兩個概念。

這導致華夏的市場上充斥著無以計數的白銀。

這種現象到了明朝末年更是演化到了極致。

世家大族貪得無厭,大肆開采銀礦,官府的鑄造局近乎被廢掉,用以交易的白銀大多是碎銀,最終的結果就是白銀價格快速下降,而黃金的流出更加劇了這種趨勢,物價開始上漲,通貨膨脹就此發生。

再加上小冰河時代導致農業產量下降,百姓手裡的錢又買不起糧食,不造反才怪。

從根本上來說,當初的明朝之所以滅亡,不是通古斯人多牛逼,而是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很多軍隊連軍餉都發不出,逼得崇禎每日隻吃三素,國庫都可以跑馬,一件衣服來回穿,甚至都打了補丁。

要不是窮的叮當響,貴為一朝帝王,就算再節儉,也不用如此折磨自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遊戲相关阅读: 2016六六大順 我家夫君惹不起 學神今天表白了嗎 全球諸天在線 天降我才必有用張弛 女總裁的貼身特種兵 星空仙尊 種兵 神醫甜妻在八零 我在異界有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