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大事在即(1 / 2)

加入書籤

第396章大事在即

蔡邕連連應下,心中慌亂,臉上熱情,拉著盧毓就進他的書房。

孔融就坐在裡麵,一邊看著書,一手拿著茶杯,臉色贊嘆欣賞。

看到蔡邕進來,孔融富家翁的溫和笑道:「蔡公,這關於《左傳》的補注,甚為精妙,佩服之至」

蔡邕臉上的笑容有些僵硬,道:「文舉,掌宮令來了,想要看看我們修的史書」

孔融看著隨後進來的盧毓,倒也沒有驚訝,打量著盧毓,點頭道:「子乾的學問,我自愧不如。

子家,雖說宮中事務繁忙,切莫忽略了學問,這是為人處世之根本」

盧植在世時,也是東觀修史的成員,同樣是當世大儒,享譽海內。

盧毓連忙抬手,道:「學生見過孔先生」

孔融對盧毓的表現很是滿意,笑著道:「好,不錯,坐吧,我與蔡公正好在討論一些事情,你是掌宮令,可有些說辭」

蔡邕倒也沒有懼色,神態逐漸輕聲的坐下,與盧毓道:「文舉此來,是問一些關於太常,尤其是太學、鴻都門學擴大到全國各州的事。

我畢竟做過幾年太常,是以來問一問的想法」

盧毓在兩人邊上坐下,道:「據學生所知,尚書台編列的支出中,三年為太常寺準備了五萬萬」

孔融一驚一喜,道:「真的有五萬萬?」

盧毓道:「是。

不過,尚書台的要求也很多,至少要在北方八州,所有郡建好郡學,各郡學入學人數,不能少於三千人」

孔融笑容頓失,遲疑著道:「每郡本就有郡學,加上鴻都門學,這幾年準備的差不多了,建起來並不難,隻是每郡三千人,這教學博士,生員,尤其是錢糧支出,怕是遠遠不夠……」

盧毓沒有應聲,瞥了眼蔡邕。

蔡邕在任時,基本上沒有花朝廷的錢,全靠自籌。

蔡邕瞬間會意,笑著與孔融道:「文舉,其實都不難,屆時我與你親自走一趟,請一些士族名流捐納一部分,應當足以」

「肯定不夠!」

孔融卻較真了,沉色道:「蔡公,北方八州,至少兩百個學,六萬多人,吃喝拉撒不算,單是筆墨紙硯一項便足以驚人,士家名流能支撐一時,可這學業並非一時之事啊……」

蔡邕笑嗬嗬的道:「文舉,事在人為,這不能沒做就擺困難,事關教化,再苦再難,我等也應該迎頭而上,無懼無畏才是」

孔融愣住了,盯著蔡邕道:「蔡公,這可不是說大話的時候,這州學、縣學建起來容易,可要養五六萬生員的,那是登天之事……」

蔡邕見孔融推諉了,心裡直嘆氣,又不能在盧毓麵前說一些私底下的話,笑容更多,意有所指的道:「尚書台暫且給你的任務,不過是九十學,還沒到兩百,也是考慮到其中的艱辛。

文舉,『新政』伊始,百廢待興,切莫說喪氣話」

孔融也不傻,瞥了眼盧毓,微笑重新浮現到臉上,道:「蔡公說的是,是我杞人憂天了。

子家,關於東……」

「咳咳,」

蔡邕劇烈咳嗽,打斷了孔融的話頭,正色道:「文舉,有些事情,我等臣子不可私下妄言」

孔融怔了下,瞬間會意過來,富家翁的臉上滿是溫和笑意,道:「蔡公,我說的是東觀的事,現今已小成,當呈送陛下禦覽,再一兩年,便可擇機頒布天下了」

蔡邕心裡驟鬆,心想這孔融倒也不是完全癡傻,微微點頭,與盧毓道:「對於修史,陛下可有諭示?」

盧毓對於兩人的對話好、表情像沒聽到,謙卑恭謹的道:「回蔡公,陛下的意思,是大、全、真,對於一些不能寫入正史的,也要以其他行事記錄下來,給後人知曉,在麵臨家國存危之際,他們的老祖宗還是做了事情的」

蔡邕沉色點頭,道:「陛下高瞻遠矚,非臣下所及,我等理當按照陛下禦示,從嚴從謹的修史」

孔融對劉辯的批示也頗為認可,道:「那,在正史之外,修訂一部,那以永漢,還是建安為名?」

「以建安始,以建安名,為妥」

蔡邕道。

孔融點頭,道:「我還想修一部詩詞歌賦,尤其是自太祖以來,歌賦在我朝尤盛,當以記述」

盧毓聞言,想了想,道:「我聽說,曹司馬近來寫了不少長短賦,字句慷慨,言辭豪邁」

蔡邕扌莫著胡須,道:「我倒是知曉,禮曹陳侍郎的所著,頗有些古意新言,令人耳目一新」

孔融想了想,道:「北海徐乾,擅長經義,所思所寫,深邃奧妙,為當世大才」

……

三人伱一言我一語,真的開始討論經義文章來了。

盧毓待了足足一個時辰才從蔡公府離開,坐上馬車沒多久,便看到一群十六七歲的年輕生員模樣,聚眾而行,神情慍惱,腳步飛快,不知道去往哪裡。

盧毓沒當回事,洛陽城裡,哪天沒有大小事情。

回到皇宮,剛到廊廡,一個小吏就迎上來,低聲道:「令史,宮裡好像出事情了」

盧毓一驚,道:「什麼事情?」

小吏搖頭,越發低聲道:「宮裡好像在查什麼事情,有大長秋的人來盤問了幾句,似乎與最近進出宮的人有關」

盧毓想了想,道:「與我們無關的話就不要多嘴舌」

「是」

小吏連忙應道。

盧毓進了值房,掃了一眼,道:「有什麼新奏本嗎?」

小吏站在他邊上,指著桌上的幾摞奏本,道:「令史,這些是吏曹的,這些工曹的,這些是鴻臚寺的,這一些是太常寺的,這些,是兗州、青州……」

盧毓伸手拿起幾本,看了看署名,有些困惑的道:「一曹一寺有這麼多?」

小吏表情糾結了一下,道:「是。

有很多瑣碎的事情,應當在各曹、寺解決的,今天不知道為什麼,突然上書了」

盧毓稍稍一想就知道為什麼,大概是因為在『建安五年施政綱要』中,明確羅列了『吏治』的要求,這是爭著搶著表現了。

盧毓搖了搖頭,道:「先送去給尚書台,讓尚書台細分後再給陛下」

小吏應著,而後俯身低聲道:「諫言立後的奏本還在增加,尚書台那邊刻意壓了不少,沒有直接送過來」

「我們不要摻和」

盧毓拿起筆,道:「待會兒你去一趟工曹,將他們治河修路的計劃表拿過來,陛下是今天要的」

「是,小人這就去」

小吏應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明末來客 穿書:惡女有點萌 工地少年與磚 校園中也要憑實力 叫我段清然 遊戲成真,我被美女包圍了! 凡戰 別墅女鬼 第十三個夥伴 平行世界:國王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