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改造(2 / 2)

加入書籤

據統計,70%的人,鬆果腺在60歲前均已鈣化。這個神秘的器官,被多個文明或宗教稱作「第三隻眼」或「靈魂的寶座」。它靠近腦組織的中央區域,卻不屬於大腦的一部分,也不受血腦障壁的保護。

最關鍵的是,鬆果腺與人類的靈性密切相關,它像一台接收器,擔負著從宇宙統一靈場獲取實相信息的使命,而人類的各種各樣的創作靈感,也來自這個神秘的存在。

因此,古今中外許多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宗教家或古代文明都對鬆果腺頂禮膜拜和懷有崇敬之情,例如:畢達哥拉斯、柏拉圖、楊布利柯、笛卡爾,包括一些宗教人士。

至於那些人類遺留下來的贊美鬆果腺的藝術作品,無論是在古老的建築平、雕塑和繪畫中,都能發現它的存在。

對於絕大多數常人而言,這個幽靈般的存在平時蜇伏在意識的海底,隻有當思維的專注達到某種程度或進入無意識狀態時,它才會閃電般浮出水麵,以靈感的方式完成啟迪的使命後,又快速沉潛下去。

其實所謂的第二視覺或者直覺就是腦電波接觸到所謂宇宙能量後所產生的詭異圖案、圖像等,被人們刻意的曲解為某種預言或者警示,而鬆果腺就是腦電波的放大器。

「小叔」通過外界力量將實驗體的鬆果腺增大並活躍起來,就可以將腦電波增強以至於釋放到身體之外,當另一個外放的腦電波接收到信號之後就是所謂的「心靈感應」,但是此項功能在氧氣和營養上的消耗是巨大的。

一般來說大腦隻占了人體總重量的2%,卻需要消耗20%的身體能量,若使用加強腦電波功能則高達80%的身體能量。

在以前食物匱乏的漫長歲月裡,不常使用的技能和器官也就慢慢的退化了,隻有特定的巫師、先知之類的才懂得鍛煉鬆果腺體,不信你看一些傳說,巫師和先知一般都足不出戶,享受整個部落的供奉,卻都長得瘦骨嶙峋。

這些對於時時都在吸收遊歷能量的實驗體來說就沒關係了,他們已經超脫了通過吃來補充營養的範疇了。

當然,記憶功能、語言天賦等也得到了加強,所謂的「過目不忘」其實就是將記憶模式更改為「圖像記憶」或者說是「場景記憶」,再把記憶固定到大腦新皮質儲存起來,成為永久記憶。

一般人要經過一個叫海馬體(hiocaus)的暫時記憶器官,通過不斷的重復才能形成永久記憶。而鬆果腺的開發就像是給大腦裝上了操作係統,可以命令它直接形成永久記憶,而且還可以刪除掉一些無用的永久記憶來騰出「硬盤」空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農女翻身:藥香俏產婆 重生之相公別跑 當小師妹拿了作精劇本 代嫁和親後我成了團寵 小糖精 偏執男主的白月光重生了 我是影帝初戀白月光 閃耀漫威的聖鬥士 請讓我玩遊戲 你真的是個係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