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起源(2 / 2)

加入書籤

這支部隊卻真的在金三角開枝散葉了,通過各種手段搶占底盤,擴充人馬,並把緬甸**軍打的丟盔棄甲。這吸引了蔣介石的注意,迅速派人派裝備支援這支武裝,到了1953年竟擴充至18萬名士兵的規模。

緬甸**最後隻得將蔣介石告上了聯合國,蔣介石無奈,最終撤走了6000餘名在緬甸的國*黨軍。而奉命留下的國*黨軍則又被中國解*軍圍剿了一陣子,最終隻剩下3000多人。

此時這支部隊又成了沒娘的孩子,回歸大陸不成,遣返台灣不要,留在緬甸挨打,投靠泰國被騙,徹底淪為沒有國籍的存在。走投無路的國*黨殘餘力量在指揮官段希文的指揮下,開始了以兵販*,以毒養兵的道路,正式揭開了金三角販*黃金時代的序幕。

無所不在的「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此時出現了,美國中情局和台灣國*黨**策劃讓這些殘軍部隊種植鴉片以養生計。他們首先是擴充兵力,到1953年初部隊及眷屬增至3萬多人。其次是擴大地盤,他們先後占領和控製了緬甸撣邦的孟薩、孟楊、萊蒙、景棟和孟蒙等地,形成了一個地域麵積比台灣大兩倍的控製區。

他們插手鴉*生產,征稅設卡,稱霸於金三角地區。為維持軍隊不斷擴大的需要,他們積極鼓勵控製地區的少數民族種植罌*和生產鴉*,由其負責收購並進行加工和銷售。他們向罌*種植者征收農業稅,向鴉*經營者征收商品稅,向外來的商人征收交貿稅、入境稅和保護稅。

國*黨殘部從事鴉*貿易,一方麵是為「反攻大陸」做準備;另一方麵,鴉*收入不但是他們唯一的經濟來源,也是高級軍官及其眷屬奢侈生活的保證。

他們在泰國首都購屋買地,官太太們經常出入曼穀的高級場所。雖然他們居住在金三角地區的窮鄉僻壤,但生活的奢華程度依然不減當年。

不過普通士兵的收入卻相當可憐,他們每個月的兵餉隻有兩盾(緬元),不及官太太們在曼穀餐廳裡給侍者的一次小費。因此不少士兵想去台灣,認為在異國他鄉流血賣命不如去台灣當苦力。

為了穩定軍心,增加士兵軍餉,國*黨殘部不斷擴大鴉片生產,至50年代中期,「金三角」緬甸地區的鴉*產量已增至600噸,罌*種植麵積已擴大至60萬畝以上。

鴉*除運往台灣和當地少數民族吸食部分以外,其他部分則銷往東南亞、歐洲和美國等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農女翻身:藥香俏產婆 重生之相公別跑 當小師妹拿了作精劇本 代嫁和親後我成了團寵 小糖精 偏執男主的白月光重生了 我是影帝初戀白月光 閃耀漫威的聖鬥士 請讓我玩遊戲 你真的是個係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