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強留(1 / 2)

加入書籤

手稿在語言學上的復雜程度,似乎可以反駁這種說法。

手稿中的文字,除了會重復出現,其本身的組成結構也有相當的規律性。

例如經常出現的音節qo一定位於前綴。chek這個音節有時會出現在前綴,但如果和qo出現在同一個字中,chek一定會在qo之後。常見的音節dy通常出現在字尾,偶爾會出現在前綴,但從來沒有出現在字的中間。

光靠隨機混合音節的假造方式,不可能產生規律性這麼高的文字。

爭議越來越大,最後有魔法師對其精致的牛皮紙張施展了時間魔法,得知硝製時間大約在1400年左右,正是魔法盛行的年代,於是吸引了大批巫師、魔法師、占星師和神術師等等加入了對手稿的研究。

此時外圍調查結果也出來了,手稿最早有官方紀錄是在1912 年,一位美國珍本書商威爾弗雷德·伏尼契(wilfrid voynich)在羅馬附近一所耶穌會大學圖書館的地下發現了它。

1600年之後就再無消息,直至這次出世,竟然一直存放在教廷的眼皮子底下。

此手稿的標題無人理解,大家便乾脆以發現者伏尼契的名字命名為「伏尼契手稿」,文字則稱之為伏尼契文。

一位博學的主教大人因為一張插圖推敲出一個出處,那幅圖是一張圓形的城市圖,而世界上圓形的城鎮共有9個。

他先排除了巴格達,排除了耶路撒冷,米蘭也是圓的。圖紙上這座城市中間就是有塔的城堡還有相當獨特的v型的城垛,米蘭的城垛也是v形的。

15世紀的米蘭非常強大,常常與鄰近的威尼斯大動乾戈。它由強大的斯福爾紮王朝統治。在米蘭的中心正是斯福爾紮的城堡。

如今斯福爾紮裡的菲拉雷特塔已經成為米蘭的地標,它與手稿中圖畫十分相似。

在十九世紀重建以前,城堡最古老的部分是一座獨立的v形城堡,它立在護城河的中央,守候著城堡。

菲拉雷特塔以建築師安東尼奧·阿維利諾的名字命名,他的名字綽號為「菲拉雷特」意為「崇尚美德的人」。

公元1400左右,阿維利諾生於佛羅倫薩,後經培訓成為一名建築師,他在羅馬居住過一段時期,因為被控參與盜竊施洗者聖約翰的頭顱的行動而入獄,出獄後他逃到威尼斯然後前往米蘭。

他最大的成就不是建築而是一本書,名為「建築論文」,他在書中描述了自己想像中的理想城市,在1465年完成,他在書中使用大量的密碼和暗語,這也成為推測他是伏尼契手稿作者的重要依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農女翻身:藥香俏產婆 重生之相公別跑 當小師妹拿了作精劇本 代嫁和親後我成了團寵 小糖精 偏執男主的白月光重生了 我是影帝初戀白月光 閃耀漫威的聖鬥士 請讓我玩遊戲 你真的是個係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