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隔空邀約(1 / 2)

加入書籤

第68章隔空邀約

最開始,金尚打算是從學霸和學渣的內涵段子開始,一步步將「北金南呂」的形象推到公眾麵前。

如果沒有看到今天的這篇新聞報道,這麼乾,當然沒問題,隻要呂遼不傻,他背後有聰明的推手運營,默契地配合,逐漸將話題炒熱,最終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徹底讓這件事「破圈」。

但是現在不行了。

如果金尚站在道德的至高點上和那些專家教授一樣,大勢批駁呂遼,那就從「內部學術之爭」,變成了打壓青年人彰顯個性的幫凶了。

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都是曾經被譽為才子的年輕人,互相之間看不順眼,很正常。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金尚和呂遼吵吵嚷嚷,大家看個熱鬧也就罷了。

真將自己推向了年輕人的對立麵,那就太蠢了。

為了區區呂遼,不值得。

而且,從本心上講,金尚本人也不想在這個時候對呂遼落井下石。

介入這種麻煩事,攤上有可能敗壞名譽的風險,總要圖點什麼吧?

被那些所謂的傳統教育學家當做天才的典範立起來,成為全國中小學生的榜樣?

別傻了!

那不是榜樣,那是靶子!

金尚並不想讓自己的公眾形象顯得太過完美,那樣會拉開和普通年輕人的距離,顯得不夠真實,進而被排斥。

稍微犯一點「年輕氣盛」的小錯誤,反而更能得到公眾的認可。

就好比呂遼,雖然看似被罵得很慘,其實也就是一小撮人造起了聲勢,更多的莘莘學子們都沒有發聲渠道,以至於他的支持者們沒法站出來為他說話。

更重要的是,國家層麵的主流媒體,還沒有給這件事定性。

《新世紀教育報》也是頗有影響力的紙媒,但其影響力到底還是局限於某一個領域,受眾遠不如央廣、中視和文宣等旗下的報刊雜誌廣泛。

這就讓金尚有了橫插一手的想法。

將近十點多左右,將周末積累的庶務,以及比較急的公文批示後,金尚將公司幾個管理人員和顧問秘書團體召集在一起,商量這件事該如何應對,才能讓公司利益最大化。

將關於呂遼的事大致的情況說了一遍後,金尚繼續補充道:

「因為更高層麵的壓力,線上傳媒的宣傳攻勢,要稍微做一點調整,對綜合門戶網站的推廣,影響不是很大,但是短期內是不適合太過激進了……」

在座的大部分在這一行乾了許多年,對金尚話裡的暗示,基本都能理解。

所以金尚也沒有做更多的解釋,而是直接拋出了自己的想法:

「大肆給網站打廣告的事,雖然可以做,但是阻力會比較大。

迎難而上固然顯得很英勇,但也不必頭鐵到四處樹敵。

於是,我決定將宣傳的重點,從公司和網站本身,轉移到我這個老板身上來,靠個人熱度,帶動網站知名度上漲,既沒有駁了主管部門的麵子,也讓虎視眈眈的競爭者們抓不到把柄……」

除此之外,金尚對燒錢打廣告的做法,也不是很認同。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如今這個大環境,真沒有太過激進地急著推廣的必要。

從宣傳公司,宣傳產品,宣傳服務,變成宣傳創始人,在以往的商業案例中,倒是有過,但那些與金尚設想中的有極大區別。

「老板的正麵形象和名氣,對創業公司的幫助還是挺大的,隻要操作得好,這就是天然的優質代言人,即便我不主動為公司打廣告,自然也有人從老板身上挖掘到有價值的消息」

呂遼能憑借特立獨行的舉止和形象宣傳自己的作品,金尚也可以變相地為需要巨大流量才能撐起來的互聯網公司代言。

接下來,金尚將諸多打算,直接告訴了在場的員工,並詢問這些專業人士的看法。

提前被告知了打算的雜誌主編王燕,周末收集了一些資料,對老板的想法,還是比較認同的。

「不確定因素太多,但……確實值得一試。

呂遼這個人,我以前也聽說過,從社會主流觀點來看,對這個叛逆的青年不太滿意,但是主張對其進行必要的勸誡和疏導是主流,喊打喊殺的倒是不多」

王燕的看法,也符合金尚的判斷。

都快要跨入二十一世紀了,呂遼這樣的人,固然不討喜,可退一萬步說,他也是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的有誌青年,既沒有違法亂紀,也沒有擾亂社會治安,言行舉止再怎麼讓為子女前程發愁的家長們反感,也沒到窮追猛打的地步。

這年頭,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大街小巷,田間地頭,這樣的熊孩子多了,隻是惹人嫌的方式各有不同。

有傳媒業界的資深者支持,金尚想要搞事的念頭越發堅定了。

見下方小聲討論著,金尚開口問道:

「誰讀過呂遼的小說和散文集?說說是什麼情況……」

充當記錄員的黃漪漪舉起手,清了清嗓子,後開口答道:

「小說的名字叫《那月的風》,講的故事,基本圍繞著初中生主角的視角來展開,無非是男女學生之間朦朧的好感,關於中考,關於未來夢想那點事。

總體來看,創作者稍微有點文采,但比較稚嫩。

散文集的內容,也就身邊的見聞和感悟,沒啥特別的。

我猜測,呂遼是個有點想法的年輕人,背後也有一個人或者團隊在支持他……」

「文章……可堪一讀?」

「馬馬虎虎吧,以通俗小說的標準來衡量,勉強合格,散文集也可圈可點,在同齡人中,很厲害了。

所以,在學生群體中,很受歡迎也不是不能理解……」

如此,金尚就明白了。

這就是個受過家庭或者周圍環境熏陶,有點文學修養的孩子,不擅長理科或者不喜歡上學,將來多半也考不上好大學,於是乾脆退學,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去了。

這樣的高中生,並非一個兩個,隻是都不如呂遼名氣大而已。

用專業標準,甚至是藝術品鑒方法來衡量呂遼尚且不成熟的作品,這不僅僅是過分的問題,簡直是在開玩笑。

用高考標準來給小學生作文打分,合格的都找不出幾篇;同樣的道理,青春期的孩子用幻想與熱情寫出的小說和散文,閃光點是年輕的夢想與懵懂的情懷,煞有介事地研究寫作技巧,尋找藝術價值,雞蛋裡麵挑骨頭也不是這麼挑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國民崽崽她又驚艷眾人了 從九叔世界開始坑師證道 枝枝的彎月眉 開學當天,被鄰家姐姐摁著親 墓影追蹤 我這狗血劇情一般的人生 月夜孔雀靈之緣 霍格沃茨之逆位 海賊王之圓夢係統 怪談boos盯上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