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童年(1 / 2)

加入書籤

哥哥最快樂的時光莫過於童年,無憂無慮,天真無邪。小時候一直是在外公外婆家長大的,外公外婆是土生土長的農民,過著比較艱苦樸素的生活。養了有幾條豬,幾頭牛,耕了兩三畝田,外公外婆是以賣豬牛賣稻穀賣豆腐為生計,日子過得比較清貧但也安心。

放牛,外婆的子女都初中畢業出去打工了,這活自然就由我接力了。周六日早上我就把牛牽去長滿青草的田地,釘了個木墩子,墩子用繩子連著牛的鼻子,繩子是打孔穿過鼻子的,一扯牛就會疼痛,隻能乖乖的聽話。牛的活動範圍取決於繩子的長度,以繩子為半徑的圓圈吃草。正午時刻太陽火辣辣的,早上的草地已被陽光占領,我就飯前快跑過去給牛墩子換一個陰涼的地方。夕陽西下,我快跑去牛吃草的地方,有時踢著足球去,老牛吃了一天草,肚子漲的圓鼓鼓的,老牛步履蹣跚,我悠然自得的牽著老牛慢悠悠的走著。偶有初生牛犢,由於牛犢鼻孔還沒打孔,不能牽著走,隻能用棍子趕著回去,牛犢調皮搗蛋的很,蹦蹦跳跳四處撒野,有時候還會發瘋似得狂奔,真有點怕牛犢突然沖過來撞我。一路提心吊膽的趕著牛犢牽著老牛,許久到了牛房係好繩子,任務算是完成。

養豬,印象中養豬的時間比較短暫,可能是比較勞累,一般是我外婆在負責。豬的房間是間隔開來的,用磚塊砌一米高靠牆圍個一圈,再裝一扇小的木門,裡麵放個一米五左右長的豬槽。白豬是比較好養活的,所以豬食也是比較雜的,有時候用稻穀殼打碎的粉末,再加一些切碎的番薯葉或者各種青菜碎葉子,有時候會加一些豬飼料增加一些營養,各種混合物加水攪拌均勻,倒入豬槽。

幾頭豬就會哼哼的邊叫邊跑過來,大口大口的狼吞虎咽起來,一會吃的乾乾淨淨。豬養個一年半載就肥了,快兩百來斤,就有豬肉佬上門收購,辛苦半年賺個過節過年費。有時快到春節,還有白豬,就會殺一頭豬來過年,把豬架在兩張長凳上,割開脖子動脈放血,一會功夫命已歸西。起鍋燒水,把豬丟裡麵來回滾燙,把豬毛燙軟起出,拔豬毛刮身子,而後分身子切塊,鄰裡鄉村老鄉買肉的買肉,留部分自己食用。

稻穀,一年有兩次播種和收割的機會,早稻播種是在3月底左右,收割是7月中下旬,晚稻播種是7月中下旬,收割是10月中下旬。播種前都是提前把秧苗種子撒在秧盤,任其發芽生長25天左右方可施秧。稻田需要提前翻土放水養著,這時候養的黃牛就派上用場了,外公把犁耙擱置在牛的肩膀上,牛拉著犁耙緩慢的往前走,外公在後麵調整著犁耙的方向,一牛一人和諧的形成一種默契,不到一刻鍾翻完了一片田地,接著可以放水了。施秧是比較簡單的活,兩三個人站成一排,手拿著秧盤蹲著一個個的插著秧苗,久了月要酸背痛直不起來。

最辛苦的莫過於割禾了,7月正是夏天最熱的時候,烈日炎炎似火燒,周圍的空氣都被烘烤形成一股熱浪,但為了收獲不得不出動。全家準備好農具,有人用鬥車拉著電動割禾機往田裡運送,有人拉著一捆捆電線沿著路邊跟著鬥車走,有人背扛著一些農具。戴著草帽頭頂著火辣的太陽,三四人拿著鐮刀站成一排開始收割,一兩人站割禾機後開始打穀,割了一上午還沒半畝,已經累的不行手酸軟無比口渴難耐。中午回去隨便應付一下,下午又開始了,直到四五點一畝地才開始收尾,我們開始用袋子把稻穀一袋袋分裝,肩扛到鬥車拉回去家算是告一段落,就這樣換農田割個兩三天,全部稻穀裝袋打包好了。開始曬穀,稻穀扛到平房樓頂,分散開來滿鋪在樓頂,烈日炎炎偶爾上來翻一翻稻穀,太陽西下就開始一袋袋裝回去,隔天繼續晾曬,就這樣持續一個禮拜。開始用風車,一扇一扇把稻穀倒風車鬥裡,用手旋轉製造強風把稻殼或者禾碎吹走,剩餘乾淨的稻穀裝袋,可算是把最累的活搞定了,稻穀也可以論斤賣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驚悚副本:想活命,就要遵守規則 大明:我揚言推翻朱棣,永樂準了 末世:開局奴役百萬女神 擁有穿梭係統的我,閣下該怎麼辦 葉羅麗:星痕世紀 楸木不可雕 此中異語 小林的青春 星空無限邊界 曝光五個白眼狼妹妹後,全網淚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