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泰鬥匯(1 / 2)

加入書籤

潘洪教授躺在研究所專門為他定製的沙發躺椅裡,麵容安詳,眼角和額頭深深的皺紋伴隨著他一陣一陣的深呼吸時而舒展,時而加深,有時還不停地打呼嚕,但呼嚕聲細小,隻有當助理王東教授查看恩師的睡眠情況時才能覺察到,這是他第四次查看恩師,每次看到恩師麵色祥和,睡意濃香,都不忍心打攪,總是輕輕而來,輕輕而去,他知道恩師太勞累了,在實驗項目進入關鍵節點,恩師以84歲的高齡和他的團隊在這座實驗室裡熬過了90多個日日夜夜,盡可能的讓恩師好好睡一覺。這裡是國家重點實驗室,戒備森嚴,歷來都是認證不認人,每一個進出實驗大樓的人員都必須持有安保部門簽發的特殊證件,無一例外,就連科研人員的三餐和生活用品都要安保人員備案,並通過專門的通道送達。隻有重要領導看望慰問這些科學家,也隻能隔著厚厚的玻璃牆幕揮手致意,彼此聽不到問候和答謝聲,這裡沒有電話,沒有手機,更沒有傳聲器,是一個與世隔絕的世界。

實驗室內安靜得掉根針都能聽到,偶爾能聽到細碎的腳步移動聲,實驗人員都在各自的崗位上靜靜的觀察液體的變化,把不同階段的變化數據記錄在案。躺在躺椅裡的潘洪教授身體翻了個身,睡的正香,他似乎進入了一個懵懂的境界,一個高速旋轉的風洞,強大的氣流吞噎著烏雲,夾雜著亂石樹葉飛馳,不知道將他帶到何方,天地混沌,合二為一,沒有東西南北,曾經跋涉的高山河流還有參天大樹、歡快唱歌的鳥兒不見了,周邊更沒有廣闊的原野,隻有耳邊「嗖嗖」的風聲,越來越快,越來越快,在遙遠的盡頭他好像聽到了洪亮的呼叫聲:「潘教授,我可把你盼來了,你讓我等的好苦啊!」。

風洞的盡頭艷陽高照,風清日朗,潘洪教授飄飄而下,周圍高山林立,鳥語花香,這是哪裡?他辨認了許久,這不是他多次帶領團隊考察過的石申山嗎?山還是那麼的陡峭,森林好像比以前茂密了許多,他的隊友為了尋找稀土礦石有兩人永遠長眠在這裡,這山埋著他沉痛的記憶,怎麼可能忘記呢?

石申山下,一片寬闊碧綠的草坪,一棵遮天蔽日的榕樹,樹下一位老者端坐在石桌旁,手拿一把蒲扇,桌上的大茶碗還冒著縷縷青煙。「潘教授,我在這裡!」,尋著呼聲,潘洪教授應聲而至,「老哥,是你在叫我嗎?」,「是呀!我可在這裡等了你兩千多年呢,終於把你盼來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吶!」

潘洪教授聽老者說他在這裡等了兩千年,不免疑惑重重,把頭搖了幾搖,「潘教授,看來你是不相信老夫啦,你坐下陪我喝杯茶,我給你看樣東西也許你就相信老夫了。」,潘洪教授緩緩坐下,仔細端詳著老者:青色麻布衣褲整潔合體,披肩的白發隨風飄逸,紫銅色的臉龐,兩道雪白的睫毛稀疏地遮掩著目光,仍感覺神力透背,一撮山羊胡須鑲嵌在尖尖下巴上,說話聲如洪鍾,老者顯然精神煥發,健康長壽。老者自我介紹道:「我叫石申,生於公元前四世紀,也就是你們常說的春秋戰國時期,我的名字也許潘教授有印象,可絕大多數國人都不熟悉,因為你是探礦的專家,怎麼會不了解石申山的來歷呢!「。

石申說著話,就從隨身帶來的獸皮包裹裡拿出了兩疊獸皮布,一部是《石氏星經》,一部是《天文》。潘洪教授從石申手裡接過兩部著作,他還沒有見過寫在獸皮上的文字,以前隻是從《史記》這部書中了解到史前有兩部關於天文學的天書,可從來沒有目睹過真容,這次是大開了眼界。

「您就是石申老先生啊!我知道您的名字,您可是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天學家。哦,老哥,您這兩部書不是早就遺失了嗎?又從哪裡找到的?」

「你叫我老哥也對,我可比你大著兩千多歲呢,早年我服務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魏國,那時候我們這個民族群雄爭霸,不但要逐鹿中原,還把理想放在了宇宙,各路諸侯命令文臣研究天文地理,探索天空的奧秘,這兩部書就是我苦心研究的成果。」

「既然你大我兩千多歲,就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先祖了,你長我年齡這麼多,叫你老哥不合適。」

「你還是叫我老大哥好,這樣說話方便,我苦苦尋找了兩千年,就是給這兩部書找到真正的主人,發揮它的最大作用。」

「據文獻記載,您這兩部書早就遺失了,沒有流傳下來。」

「說來話長,我寫完這兩部書,就呈給了魏王,他頒布了歷法,找到了礦產,根據天象指導農業生產,發展經濟,實現了富國強兵,稱霸一方。各個諸侯打聽到有這兩部書,紛紛指派武林高手想找到這兩部書,魏王害怕這兩部書被人偷盜取,就交給我保管,這一保管就是兩千多年呀,西漢末年,我的書童在與別人聊天中泄露了一小部分天機,後來就有了《史記》的記載,西方民族盜取了我的《渾天圖》,他們對我的研究成果還有點將信將疑,有兩個小字輩叫什麼來?哦,想起來了,一個叫哥白尼,另一個叫伽利略的,還造了個望遠鏡,自己命名叫伽利略望遠鏡,整天拿著他的望遠鏡在太空找恆星和衛星,最後他說發現了木衛二,其實我早就在我的《渾天圖》中標注過了,他的發現比我晚一千六百多年呢!隻是他證明了我的發現是正確的,說起來我還是他們的祖師爺呢!」石申老爺子越說越激動,眉色飛舞。

「您老還沒有告訴我這兩部書怎麼保存下來的呢!」

「哦,連年的戰爭,老百姓不能休養生息,我為了躲避戰火就隱居了昆侖山,這兩部著作就一直帶在身邊,大概過了幾十年,有個叫甘德的天文學家到昆侖山找我,我們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在天文學領域的研究中,合作的很愉快,就出了部聯合著作叫《甘石星經》,豐富了我的研究成果,哦!我忘了告訴你,我的小老弟甘德估計也快到啦,我前幾天就派我的書童到昆侖山去請了,甘德也會給你帶來驚喜的。」

潘洪教授和石申老先生正在交談,空曠的原野傳來洪鍾般的喊聲:「石老哥,抱歉呀,我們晚到了兩天,讓你們久等了,看我給你們帶來了誰?」。

一群人馬由遠而近,走在前頭的一個人高有八尺,長長的黑發隨風飄揚,兩道雪白的劍眉搭配兩隻炯炯有神的眼睛,足顯出他洞察力極強,牽著一頭駱駝,駝背上堆積著一捆捆竹簡,來者正是天文學界的大神,華夏天文學的先驅之一,戰國時期的齊國人甘德。甘德身後跟隨六人,除石申的書童外,有兩人牽著氂牛,三人牽著馴鹿,滿滿的馱載,看來帶了不少的東西。

走到跟前,甘德對著潘洪教授抱拳施禮:「想必這位就是潘洪老弟了,我和石老哥念叨你好久了,今天終於見麵了!」。

潘洪教授慌忙抱拳還禮。石申老人也站起來給潘洪教授介紹到:「這就是我給你說的甘德老弟,我們天文學界的泰鬥!」。

「石老哥,此言過獎了,我哪稱得上泰鬥啊,要說泰鬥呀,唯您和郭守敬老弟莫屬!這不,我都給潘洪老弟帶來了。」。

甘德把來人一一作了介紹:地動儀和渾天儀發明者張衡、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人畢昇、造紙術發明家蔡倫、天文巨子郭守敬和長壽藥王孫思邈。都是在科學界或醫學界響當當的人物。

「各位仁兄,像醫學鼻祖張仲景、數學泰鬥祖沖之、地理學家酈道元、華夏神醫李時珍和科學家宋應星,由於沒有時間上門邀請,實在是遺憾呀,特別是科學家徐光啟多次囑咐老夫,如果潘洪教授前來,別忘了讓他和潘洪教授就地質和天文方麵的研究做深入的探討,隻可惜光啟老弟去歐洲講學去了。」甘德說著,臉上露出了遺憾的表情。

「甘德老弟不要自責,我們的時間都很寶貴,潘洪老弟也是夜以繼日的工作,像他這個年齡的科研人員還和年輕人一樣堅守在第一線,實屬不易,足見其精神所在,這次邀請潘洪老弟前來也是剝奪了他的休息時間。此次聚會目的有二:一是把我們每個人的研究成果展示給潘洪老弟,讓他帶回科學界,希望對我們這個民族的科學進步有所幫助;二是弘揚科學研究精神,讓我們這個古老的民族崇尚科學,和世界上其它民族的科學家一道,為整個地球村的文明做出我們自己的貢獻。」石申老人做了總結發言。

「石老哥,這次聚會實屬不易,大多數的科學家都沒有邀請到,就是因為時間倉促,準備不足,您看我們是不是成立個協會什麼的,以後我們聚會就提前謀劃,精心準備,爭取讓我們這個民族的每一位科學精英都能參加聚會,可能會減少很多遺憾。」蔡倫向石申提議道。

「還是蔡倫老弟有高見,不愧是在皇上身邊做事的人,看問題長遠,思路清晰!」石申豎起了大拇指為蔡倫點贊。

「既然大家都有此意,那我們起個什麼名字呢?我提議一個名字供大家參考,叫『昆侖山科學協會』怎麼樣?」畢昇首先發言,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我覺得協會的名字得有深刻的內涵,不僅僅是個協會的名字,還要體現協會的目標和價值,讓人一提起這個名字就能激發科研熱情,凝聚人心。潘洪老弟,我覺得前段時間解散的那個『泰山會』就很有氣派,泰山是名山神山,歷屆皇朝都去封山朝拜,一提到『泰山會』就叫人覺得有實力,你說是不是?」石申從總體立意上把關。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展開了深刻的討論,不僅要起好名字,還要把名字的深刻意義講出來,更要體現協會的宗旨和原則,別看這些科學巨匠在自己的研究領域有很深的造詣,真要是在協會的名字上得到大家的認可,那可要動一番腦筋,有的人翻開了孔子的《論語》,有的人引用了司馬遷的《史記》,還有的想到了我們的老祖宗---黃帝和炎帝,覺得黃帝和炎帝帶領我們的祖先與大自然和洪水猛獸作鬥爭,創造了華夏文明,繁衍了我們這個不屈不撓的民族,以他們的名字命名,體現了科學探索不畏艱險和不怕犧牲的信念。大家的提議都有道理,也都在不同的側麵體現了協會的內涵,在大家尚無定論的情況下,還是蔡侯發表了自己的獨到見解。

「潘洪教授是當代知名地質學家,我們之所以在石申山和他相聚,就是為了把我們掌握的科學技術傳承下去,更好地服務我們這個民族,石申山是潘洪教授多次帶領團隊科考的區域,並有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不如把這個協會的名字定為『石申山文化協會』,它不隻是科學技術、醫藥,還應該涵蓋思想行為、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將來在各個文化領域有成就的人士都可以加入這個協會。各位仁兄認為我的建議如何?」

「我覺得蔡倫老哥的建議較為妥當,石申山是國際天文學界以石申老哥的名字命名,可見石申老哥在國際上的威望,用石申山命名協會在我們這個民族有較大的影響力,在國際上也可以說開了個先河,我贊同這個名字。」當蔡倫提出這個建議後,科學巨匠郭守敬也講得有理有據。

「大家的提議都很好,也很獨到,說明我們華夏的文化博大精深,傳播我們的華夏文化,作為炎黃子孫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我作為首個倡導者更應該身體力行,隻是大家提議用『石申山』作為協會的名字有點不妥,我還是建議各位仁兄再想想有沒有更好地名字。」

「哦!我算是明白了,石老哥是為了避嫌呀,我們大家又不是搞個人崇拜,隻是借用一下你在國際上的威望,你就這麼小氣啊,我們大家都不走了,吃你的,喝你的,沒有了衣服還得穿你的。」藥王孫思邈的一席話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思邈老弟,不是我小氣,以我的威望還不能堪當大任,一個小小的天文愛好者,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不知道天高地厚,別人也會說三道四的,以後我會惶惶終日的,你是不讓我好過呀!」

「石老哥,你就別推三阻四啦,要不我們投票怎麼樣,估計反對票就你一票了,我想你還是借坡下驢吧,你的名字雖然在我們這個民族不太響亮,責任不在你呀,可你在國際上的聲望大著咧!」張衡用竹棍敲打著自己的小茶碗。

「就暫時這樣吧,我要是再說別的就掃了大家的雅興,今天在座的各位仁兄除了我的書童外,就是首批入會的會員了,下一步就要選一位會長了,我提議我們七人投票選舉。」空曠的原野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選舉結果是一票反對六票贊成通過了石申的首任會長。

「看看,石老哥,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將勞其筋骨,餓其肌膚。你這個小老頭還得為我們服務吧。」蔡倫陰陽怪氣的調侃石申。

「好好好,既然大家這麼信任我,我就義不容辭的擔起首任會長吧,我提議讓蔡倫老弟擔任協會秘書長,他在皇上麵前說得上話,以後協會的吃喝拉撒全包了,要不然我們以後聚會在這個石申山裡可要受凍挨餓了。」大家一起鼓掌贊同。

「另外,我還要找兩個做具體工作的,潘洪教授雖然也快一百歲了,但和我們比起來還算年輕,就叫他做個書記員吧,潘老弟,你願意做這項工作嗎?」

「石會長,咱們協會最年輕的會員還比我大幾百歲呢,記錄和總結這些活就交給我吧,雖然我文字功底不太好,寫寫畫畫還能過得去。」

「潘老弟,你不用害怕,過幾天司馬遷和司馬光兩兄弟就要來了,他們兩個可是文學大咖呀,文字功底深著呢,你可要向他兩個請教啊!」

「那好呀!《史記》和《資治通鑒》我讀了好多遍,有些問題還是沒有弄懂,這次有機會當麵請教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一界誅仙 末世馴鯊魚,怎麼舒服我怎麼騎 快穿之對不起,我不做人了 綜武:授徒返還,開局收徒白狐臉 獸爭 修仙:從感受殺氣開始 歸夢:雪女與麒麟 重生科研,這一次不要猝死 反派:開局多子多福係統 公主何方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