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 金融保衛戰/港府迎戰(1 / 2)

加入書籤

1997年8月上旬。

泰國政府由於放棄泰銖匯率,導致泰銖跌幅超百分之二十,當局政府遭遇民眾沖擊。

泰國首都曼穀、重要城市清邁、清萊等地區,爆發接連的動盪遊行。

總計,參與遊行示威的民眾超十萬人,死傷超千人。

泰國政權產生交替,總理率先辭職下台。

經濟影響的永遠不止是經濟,國民財富損失之後的憤怒,將會被槍彈的聲音、地麵的鮮血所掩蓋。

1997年8月中。

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

8月13號,馬來西亞政府宣布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將「林吉特」改為「浮動匯率製度」,把國家貨幣匯率完全交由自由市場作決定。

這就是「投降」。

當天!馬來西亞國家銀行宣布破產,眾多大型企業進入重組,幾萬名職工休假回家,馬來西亞金融市場淪陷!

西方資本當年賺走馬來西亞三百多億美金外匯儲備,將馬來西亞民眾多年的血汗、國家多年的經濟發展一掃而光。

韋航在馬來西亞賺回八億美金。

隨後,菲律賓比索大幅下跌、印尼盾大幅下跌、新加坡幣大幅下跌……

韓元、日元、港島、

亞洲金融市場一片山雨欲來。

西方資本率先席卷完東南亞的一眾小國之後,終於開始要對體膘肉肥的「老牌亞洲強國」,以及「亞洲四小龍」下手。

亞洲四小龍中「新加坡」率先出局,日島以「老牌國家」名義擠上牌桌,補上亞洲四小龍的位置。

向來以「經濟騰飛」自譽的亞洲四小龍,像是一盤盤做好的主菜……

剛剛上桌!

西方資本則像一隻隻是吃完前餐的肥豬,正滿嘴流著哈喇子,把餐巾死塞到月匈口,麵露貪婪,手持刀叉的盯住一道道主菜……

同時,韓國成立「銀行政策組」,日本成立「外匯危機科」,台島成立「經濟管製部」,港島成立「危機指導小組」。

整個亞洲金融市場給西方資本、國際遊資攪的烏煙瘴氣,動盪不安,仿佛黑雲壓城,一片風雨欲來!

祖國憑借強大的國體、健全的金融壁壘、軍事實力、則獨立於市場之外,穩如泰山!

1997年9月,台島當局率先棄守台幣匯率,亞洲四小龍之一率先撲街。

自此,台島經濟再無上升姿態,僅憑借有限的幾家企業支撐國際貿易。

十幾年後,當年經濟發達的台島淪為城鄉結合部。這便是經濟、軍事依靠列強,不自主的下場!隻能淪為列強的韭菜,讓你飛?那隻是讓你「肥」。

1997年10月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008,韓國政府中通敵、自大者甚多,「銀行政策組」無做出有效應對,其政策組長還做出多個昏招,抓捕下一批「真」愛國人才。

1997年10月21日,韓國政府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助,以抵押國有資產、行業、利率、貨幣權等方式,獲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幫助,依靠「貨幣基金」提供的千億美金外匯,暫時控製住危機擴大。

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韓國國家銀行「破產」,經濟發展一度陷入停滯,政府不得不以出賣「經濟自主權」的方式向西方資本國家割地賠款。

到此,韓國不僅「軍事指揮權」由西方控製,還丟失掉「經濟權自主權」。

用出賣主權的方式、換取韓國未來的需要繁榮。這也是韓國經濟將來看似不錯的原因。

同月,日本外匯市場下跌嚴重,一係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等國經濟繼續滑坡,危機一直蔓延到1998年。

亞龍「四小龍」僅有港島在保持主權的情況下,堅挺渡過金融危機,讓港島經濟繼續向上……且沒有接受國際貨幣組織的條款、援助、無出賣任何利益。

這使「亞洲四小龍」成為一個歷史名詞,虛假繁榮的一段時代宣告結束,唯有祖國貿易窗口、國際金融自由港、亞洲國際金融中心屹立在東方。

韋航、羅敏生、方展博三人。

他們則在危機過程中屢屢出手,於馬來、印尼、台島、韓元等市場大賺特賺,盈利上百億美金!

打出一場漂亮的攻防仗!

司馬祥、黃世通等地主會成員則引導港島輿論,籌集資金,堅定的防守港市、抵禦遊資進攻。

化危為機!

港市正要對美市發起反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土地神流落異界 穿越八十年代之歌聲撩人 巨龍之血脈進化 反派就很無敵 穿書農女福運齊天 今天大佬也不想開門 侯門庶子 全知全能者 從靈氣復蘇到末法時代 開局就是大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