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天下豪傑〔二〕(1 / 2)

加入書籤

「道長,我家錢清回家之後悶悶不樂。你欺負小姑娘,好意思麼?」霍崇盡量板著臉問。

「若是興師問罪,何必還親自拿著茶來。老道雖然喜歡這口,卻不會因此占卜。」

於是老頭子霍崇和老爺子長信道長大眼瞪小眼,對視一陣以霍崇苦笑著送上茶,結束了原本也沒啥意義的對峙。

福建茶葉不錯,很快屋內就散發著茶葉的香氣。霍崇品了一口,再次確定所謂純天然綠色的茶葉也未必就比21世紀經過施肥的茶樹長出來的茶葉有多大不同。

看長信道長麵無表情的喝茶,霍崇開口說道:「真不能讓錢清寬心?」

「霍修士想聽什麼樣的話?」

「說可勁的。」

「我毫無興趣。你們自家養皇帝,和我有何乾係。說些俗世的話,若是小丫頭自己都不自信,怎麼教出她認同的孩子。霍修士,若是小丫頭承擔不住,再去找什麼狗屁和尚道士算命,你可不能隨她。」

見道長對錢清還是有期待,霍崇嘆道:「誰人不路是何方,尤其是關乎孩子的事情。信不信命,不信又如何。還是當個慰籍麼。」

「我見了雷虎。當了官,卻是越當越俗。世間修行,大概就是如此。老道與小姑娘道不相謀,不見是好事。」

見長信道長還是如此堅持,霍崇隻能放棄為錢清斡旋的努力。不過從心裡上感覺,霍崇甚至感覺很放鬆。長信道長不以玄學賣弄,對霍崇來說反倒是最好的。

「道長此時可否想去開封?」

「不去。」

霍崇勸道:「我當然祝願道長長命百歲,不過這一分別,也不知道下次見到會是何時。」

「以後的事誰也不知道。老道年老體衰,已經當不了什麼道教首領。霍先生若是想尋人選,還是盡快找別人。」

「道長有沒有推薦的人物?」

「這花花世界誰不想沉浸其中,修士下令,將宗教定為商業團體,這不是很好麼。他們既然是俗人,就把他們當俗人對待。」

「見到道長之後,我才知道這世上並非都是俗人。」

「見到修士之前,我還以為世上並無英雄。可修士這等人物,難道是隨處可見麼?老道我年輕時候也曾花天酒地,也曾風流快活。然而經歷之後,老道才明白自己其實不愛這些。道士就該是道士的樣子。若不是道士的樣子,便不是道士。便潛心修行,自以為做了真道士。然而見到修士之後,老道才豁然開朗。老道本就是道士,僅此而已。修士要用的不是道士,而是人。選合適的人就好,若是人不合適,便是真道士又如何。」

霍崇明白了長信道長的意思,本能的還想勸,卻知道長信道長說的都是大實話。隻能作罷,不禁嘆道:「我還是太狷介了。」

「若無窮盡之心,怎能叫修士。在世間,你就是個俗人。除非修士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神通,不然老老實實裝個俗人又有何妨。」

霍崇聽到這話,不禁長嘆一聲,「唉……其實想請道長去開封,是我的私心。真心想不開的時候,見見道長,也覺得煩惱盡去。」

「哈哈。」長信道長笑出聲,笑罷,他說道:「這話老道愛聽。既然修士這麼講,老道卻也想去開封了。不過心血未動,此時還不是時候。對了,修士要不要卜一卦。」

霍崇見長信道長說完之後竟然起身去拿銅錢,本能的就拒絕了,「算了。我雖然想要的太多,不過……」

幾聲輕響在地上發出,長信道長已經將三枚銅錢先後拋落地麵。小道士連忙上前去看,隨即說道:「師父,是泰卦。」

長信道長也不去看,淡然說道:「此次占卜乃是老道心意,修士也不用放在心上。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誌同也。內陽而**,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霍崇本就不信這個,也就是聽聽,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正想說聲謝謝就走人,就聽長信道長接著說道:「那些都是說說,老道想說的,隻望修士不要得隴望蜀,樂極生悲。」

「多謝。」霍崇說著已經起身。

長信道長也沒送,兩人微微點頭,就此告別。

霍崇回去之後就把長信道長對於錢清的擔憂說給錢清,錢清聽完有些恨恨的答道:「我本就是俗人,當俗人又怎麼了。」

「俗人沒什麼不好。別被那些裝神弄鬼的家夥們騙了就好。你現在值千值萬,想從你這裡騙好處的人要多少有多少。」

錢清翻了翻眼,卻不回答。

霍崇和錢清相伴這麼多年,知道錢清此時是聽明白了。既然錢清聽明白了,霍崇也有信心錢清起碼不會把那幫瞎bb的家夥當回事。才算是有點放心。

華夏朝共和二年四月,朝廷從徐州遷都開封。昭告天下,以開封為京城,以河南為直隸。改原直隸為河北省。

這消息當即震動天下。此時的甘肅等地,亂民作亂的勢頭已經在滿清剿滅下平定了大半。各路雖然出身亂民,卻並未加入作亂,反倒是支持朝廷的亂民團練紛紛前來效忠。

滿清皇帝弘晝沒有苛責這些人,此時已經確定哪些人作亂,便命忠於朝廷的這些勢力前來拜見。共同約誓,亂民若是兩個月內不前來歸順,皆不赦免。其餘,朝廷不加殺戮。

雖然解決了此事,聽聞霍崇竟然遷都開封,弘晝趕回西安,召集群臣商議。

滿清群臣中當即有人建議,「皇上,開封無險可守,不如朝廷派遣人馬奇襲。」

這建議從道理上看也沒啥錯。開封就位於無險可守的大平原上,真能派遣一支精銳殺進開封,理論上完全可行。

然而滿清群臣對這等建議也沒啥興趣,連附和的人都沒有。更多官員擔心的是霍崇遷都開封,是準備西征,打進潼關。

弘晝也有這樣的擔心,然而這事情主動權都在霍崇手裡,擔心也沒用。隻能故作高深的不置一詞。

等軍機處開小會的時候,兵部尚書嵐桂問道:「主子,要不要派人去開封。」

劉統勛一愣,對嵐桂的大膽十分佩服。雖然之前弘晝的確曾經派人去試探霍崇,可那時候霍崇連河北都沒拿下,試探不過是試探一下。現在局麵已經全數改變。中國最精華的地區已經落入霍崇之手。此時滿清手裡剩下的是關外、西北、四川、西南。都是窮地方。

此時天下局麵已經形成,若是能通過出使斡旋,哪怕是先搞一個簡單的停戰,對大清也是大好事。

可這話是真的犯忌諱,至少劉統勛自己沒有膽子說這話。

弘晝並沒有生氣,也沒有意外,他淡然答道:「便派人前去,詢問霍崇,何時釋放傅清。」

出使的差事落到了劉統勛身上。先聯絡了華夏軍之後,得到了準許的應答,劉統勛就踏上了出使之路。

使團隊伍出了虎牢關,過了鞏義,站在高處就見一馬平川的平原在麵前展開。

就見黃土遍地,上麵一叢叢的綠色都是田地。這景象與多山的陝西大大不同,與河北也明顯不一樣。

有華夏軍護送,一行人走得很快。得知到了鄭縣,可以休息了。劉統勛突然想起,自己這已經是深入敵境了。劉統勛這才發現自己竟然並不害怕,不覺得有些自責。

可自責歸自責,劉統勛卻也發現周圍這幫兵也沒害怕的。這可就讓劉統勛大大的不高興起來。現在朝廷的人馬中,比例最大的或許是曾經被俘虜之後又釋放的。因為人數太多,所以滿清也就隻能提也不提。

這幫被釋放的家夥們在麵對華夏軍的時候也有些緊張,卻沒有害怕。不是那種因為實力強勁,所以不畏強敵。而是不怕華夏軍乾什麼出格事的那種不怕。

在鄭縣休息,之後再出發。到了開封之後,劉統勛就見滿城的人竟然無一人留辮子,心中一陣傷痛。滿清當年為了讓漢人留辮子,用了留發不留頭的政策,幾十年下來才算是移風易俗。

然而不過這幾年,霍崇治下就無人留辮子。這些百姓們如此拋棄朝廷,他們的良心都不會痛麼!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娘娘今天還活著嗎 臨世一夢 我真是世外高人 纏上傲嬌攝政王 一拳武神 千億總裁:六個爸爸團寵我 南風過境,你我皆過客 我成了諸天反派扛把子 大佬隻想捂緊馬甲當鹹魚 反派加載了我的係統[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