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天下豪傑〔八〕(2 / 2)

加入書籤

然而幾萬裡外的歐羅巴各國,卻已經在用把整個地球都納入視野的大戰略考量,並且真的執行了這樣的戰略。

如此的野心,如此的魄力,如此的悍不畏死。若非親眼所見,親而所聞,大家是絕不會相信,距離華夏並不遠的地方,有著這樣的力量正在為了實現他們爭霸地球的野心而不斷征服、戰鬥、爭奪。

與這些國家相比,華夏真是過得太安逸了。

接到霍崇命令之時,南征軍上下都難免有些畏難情緒。經過禮部抓緊時間擺事實講道理,部隊的不安乃至於不滿消散了大半。

南下部隊明白了,敵人不僅在國內,還在國外。更重要的是,追求安逸的怠惰正在讓華夏不斷失去一些華夏自己都沒注意到的東西。大家曾經以為南海是遙遠的蠻荒之地,華夏不南下,隻是不願意。

這裡的形勢已經證明,便是現在趕來,隻怕也有些晚了。

五年,整整五年時間。於淺上將率領的部隊從南海艦隊變成了南方軍,之後又變成了南海戰區。

艱苦的戰鬥一場接著一場。英國與荷蘭聯軍,戰鬥,失敗,再戰鬥,再失敗。卻始終沒有放棄。

此時滿清卻被華夏軍攆出了湖南,攆出了四川,攆出了西北,攆出了關外。

從燕京到張家口的馬拉鐵路修建完成之後,華夏軍終於獲得了穿越陰山的強大後勤線,開始討伐蒙古。打的逃入蒙古的滿清勢力向著更北更西的方向逃竄。

然而在南海,英國與荷蘭舊在戰鬥。在南海的犧牲的軍人甚至比討伐滿清犧牲的更多。以至於雷虎都公開提出了質疑,「英國與荷蘭就不把命當回事麼?」

於淺看到的報告中,霍崇淡然答道:「這乃是歐羅巴的傳統,人命若是被當回事,他們憑什麼跨過幾萬裡的海洋,跑到南海來?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一種英雄氣概。我們不能被敵人壓倒,而是要壓倒敵人。我們華夏當然把人命當人命,然而我們也決不能畏懼危險,而是要通過科學和民主的製度,發動主觀能動性,解決敵人。」

華夏朝共和十一年十一月。舊港宣慰司的舊址上重建的宣慰司衙門外廣場上,英國與荷蘭聯合艦隊的殘部魚貫而過。每一支軍隊都老老實實將他們的軍旗放到觀禮台下。

軍旗一倒,等於這支軍隊就已經覆滅。與華夏南海戰區糾纏了五年的英國與荷蘭聯軍終於向更堅強,更勇敢的華夏軍投降。

根據西班牙與弗蘭西那邊來的情報,在歐羅巴上進行的奧地利王位戰爭也接近了尾聲,英國、荷蘭、俄國與奧地利戰敗了。雖然普魯士現在的國王,人稱紅胡子的悍將反復跳反,最終也沒能改變戰局。

裝備了華夏火槍的西班牙與弗蘭西聯軍橫掃歐羅巴,建起了屬於兩個波旁王國的赫赫武功。

華夏的南海終於穩定下來。之後的日子將是開拓南海,讓這裡再不會有西洋人橫行霸道。

不等觀禮儀式結束,就見有通訊官飛也似跑來。到了於淺近前,於淺就見通訊官臉上掛著淚水,若不是還有投降的洋鬼子在,隻怕他就大哭出來。

於淺心中一震,奪過通訊官手中的紙。看了一眼,於淺隻覺得眼前一黑,幾乎要暈倒過去。旁邊的參謀長連忙接過聖旨,就見第一句寫道:「陛下十月初十駕崩……」

投降的英國荷蘭聯軍的殘部人員看到不久前還趾高氣揚誌得意滿的中國軍官們突然就陷入了悲痛之中,有人嚎啕大哭,有人頓足捶月匈。

看著敵人如此痛苦,這些投降的殘部眾人訝異之餘也十分開心。不過沒人想過要趁機反抗。華夏軍的數量遠遠多過投降的殘部,更重要的是,幾年的戰爭中,這些中國軍人展現出壓倒了英荷聯軍的勇氣、毅力,並且展現出驚人的學習能力。

每一次戰鬥,都能感受到這些中國海軍的成長。如果不是打到徹底絕望的地步,英荷聯軍也不會投降。

雖然中國軍人正陷入悲痛之中,隻要他們不殺俘虜,這一切就與英荷聯軍的殘部沒什麼關係了。

當天晚上,南海舊港宣慰司的全體官兵都聽到了這個消息,也聽到了詔書與遺詔。

詔書中公布了華夏朝開國皇帝霍崇因病去世,

而遺詔中,皇帝霍崇宣布,華夏朝的革命之所以是革命,就是掀翻了國家歸於某家某姓的舊製度。霍崇也是華夏朝廣大勞動人民中的一員。

任何華夏朝的皇帝,也都將遵從這樣的立國之本。為了華夏朝民眾利益而奮鬥。堅持解放,科學與民主的革命道路繼續走下去。

至於身後事,霍崇宣布。太子登基,皇後齊王錢清監國。為了移風易俗,不再大修陵墓。霍崇的遺體火化後深埋於為了保護環境而設立的綠化區之下。除了簡單的骨灰盒之外,再無任何陪葬用品。也沒有陵墓。

「雖然滿清已經被打敗,但華夏舊土還未全部光復。生產力還未達到能讓每一個人自由發展的大同時代。禮部,朝廷,全體華夏人民不要故步自封,不要因循守舊。要團結在以禮部為中心的朝廷身邊,沿著前輩們開拓出來的道路堅定不移的繼續走下去,直到獲得徹底解放。」

遺詔之後宣讀了監國的皇後陛下錢清的詔書,除了講述霍崇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偉業之外,錢清昭告天下,將為霍崇修建皇陵,雖然沒有任何配贈品,但是霍崇的遺體將在皇陵中長眠。

悲傷的於淺並沒有感覺這個違背了霍崇遺詔的命令有什麼不妥。如果錢清真的執行了霍崇的遺詔,就等於剝奪了於淺最後見霍崇一麵的機會。

在不向南海戰區宣布的命令中,於淺被告知要立刻回京。於淺此時恨不得肋生雙翅,直接飛回到霍崇身邊,向著霍崇的遺體哭訴沒能見到霍崇最後一麵的悲傷。

參謀長擦掉了淚水,更咽著問於淺,「司令,你也得寫點什麼通告戰區。」

「我此時什麼都想不到,隻想找地方大哭。」於淺邊說,邊擦著眼淚。

「司令,你想到什麼就寫點什麼。咱們戰區,別人寫不合適。」參謀長繼續勸道。

於淺覺得這話也對,卻也想不出什麼。最後拿起筆,於淺刷刷點點寫下此時心中最純粹的想法,「吾皇,吾師。」

在南海戰區陷入深沉的悲痛之時,江南早已經恢復了正常生活。霍崇的遺詔以及錢清陛下的詔書都強調,百姓無需服喪。不禁婚喪嫁娶。隻是三日內不得搞任何娛樂活動。

江南的生活並未受到影響。但是江南文人與舊士紳豪族都認為會發生全國範圍內的造反,緊張的期待了好一陣,最近才算是失望的安定下來。

並沒有任何造反發生,更沒有出現逃到不知哪裡的滿清反攻的動靜。

陳銘泰已經退休。雖然當鹽務沒撈錢,可陳銘泰本就不窮,又有官員退休金。陳銘泰也不喜歡奢華鋪張的生活,每日裡見見朋友,正常飲食。因為弟子高龐做了首相,退休後過著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日子。

「陳公,先帝說推行了革命,果然有麼?不還是家天下那套。」酒桌上,有人借著酒勁發泄著不滿。

陳銘泰淡然答道:「前朝乃是士紳管民,朝廷管士紳。本朝士紳在何處?」

說話的人當即變了臉色,可陳銘泰就如沒看到一樣,繼續吃著糯米藕。雖然對霍崇大大不滿,陳銘泰卻更看不上那些敗家之犬的哀嚎。

旁邊一位出身江南四大豪族的聽陳銘泰這麼講,贊道:「說的是。先帝不打誑語,尤其可敬。若非先帝英明神武,滿清覆滅,我等本該對那些山東鄉巴佬取而代之。當下局麵,若是說成功,倒也沒錯。」

之前那位嘲諷霍崇的聽到連沒當官的士紳同伴都這麼講,氣的臉都有些扭曲。

陳銘泰端起酒杯,「說得好。這才是實事求是。」

江南四大豪族出身的兄弟也陪了一杯,將酒喝下,他繼續說道:「不過我等也得感謝先帝。若非他講的明白,我等隻怕也未必知道我等強在何處。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先帝說過,從佃戶到有地農民,乃是正常人認同的躍遷。從農民到地主,也是正常人認同的躍遷。歸根結底,掌握了資本,掌握了更多資本,能通過吸取勞動力使得資本增殖。這本就符合人在群體內獲得自我認同的必然之路。」

眾人聽著這話,都大惑不解,那位被嘲諷的兄弟忍不住嘲諷道:「連地都沒有了,還吹什麼吹。」

慷慨陳詞的兄弟擺擺手,「若是先帝能再活百年,他或許能以身作則,讓天下人知道不再窮困之後要如何選擇,要如何做。畢竟,人若是想進步,得有人教,輸得起。可人就是人,終有身故的一日。我等敗給先帝這等大英雄,不冤枉。天下豪傑輩出,先帝這等卻是幾百年未必出一個。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我等既然從先帝這裡學到這許多理論,當奮發圖強。」

說到這裡,這位兄弟端起酒杯,「看未來之世界,必將是資本之世界。來,諸位,敬先帝一杯!」

陳銘泰眼中有光,跟著端起酒杯。桌邊眾人或早或晚,都端起了酒杯。

看大夥都端起酒杯,陳銘泰講出了祝酒詞,「未來之世界,必是資本之世界。我等士紳拋下包袱輕裝上陣,這全新天下必將有我等一席之地。祝先帝,也祝各位。乾了!」

(全書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娘娘今天還活著嗎 臨世一夢 我真是世外高人 纏上傲嬌攝政王 一拳武神 千億總裁:六個爸爸團寵我 南風過境,你我皆過客 我成了諸天反派扛把子 大佬隻想捂緊馬甲當鹹魚 反派加載了我的係統[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