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薊鎮亂局(1 / 2)

加入書籤

隨後的幾日,盧颺等人沒有再去延慶買馬,一次性賣了六匹戰馬,盧颺擔心會引起有心人的注意,便想等風頭過去再說。

而盧颺此時的注意力也轉移到另一項發財的生意上了,燒製水泥。

盧颺所在的這個鎮叫馬蹄灣鎮,顧名思義,便是這個鎮上有一處像是馬蹄的河灣,鎮子不是很大,所轄村落也不是很多,但因為馬蹄灣鎮附近產石灰石,所以鎮上也有一處石灰窯。

石灰的燒製也並不復雜,箍一口土窯,下為煤炭,中為柴草,上累石灰石,焚燒便可,算是古代最簡單的一種工業原料,應用也極其廣泛。

在古代,石灰不僅是重要的建築材料,也是化工原料,除了粉刷牆壁,還可以用來蹂躪製革、消殺防疫,甚至還可用藥,比如止血。

而且自春秋時期,古人便開始應用天然石灰,而到了東漢,古人便已經可以燒製石灰了,而且方法原理與明代基本相同。

一千多年來,石灰廣泛應用於古人的生產生活中,歷代文人也對石灰多有贊譽的文章詩詞流傳,當然最著名的一首便數一代名臣於謙的《石灰吟》了。

盧颺大約知道最早的水泥便是用石灰石和粘土燒製而成的,便去鎮上買了一些石灰石碎料,粘土在山中就有。

盧滿倉和升叔盡管不知道盧颺要用這死沉的石灰石乾什麼,但因為自韃子寇邊以來盧颺帶來的一些改變,兩人如今對盧颺算是言聽計從了。

反正在山裡閒著也是閒著,眾人便在盧颺的帶領下,一遍又一遍的試驗石灰石和粘土的配比,然後煆燒製水泥。

原本世界上最早的水硬性水泥,誕生在十八世紀的英國,但如今因為有盧颺這個穿越者在,便提前一個世紀率先在明朝出現了。

看著那灰色粉末,加水後便硬結成石,雖然凝固時間比盧颺印象中的現代水泥要長一些,但還是讓升叔三人大跌眼鏡。

在水泥粉末加水後的第二天,原來還黏糊糊的東西瞬間變得硬邦邦,懷疑有什麼戲法的狗兒便激動的上去踹了兩腳,卻被震得生疼,似是跟石頭一樣。

升叔和盧颺老爹,自也是知道這種能快速凝結成石的水泥意味著什麼,便對盧颺更加側目。

受製於古人的眼光,其他三人對水泥再怎麼聯想,應用卻也有限,也隻有盧颺知道這水泥對於這個世界究竟意味什麼,尤其在加了鋼筋石子以後。

確定了石灰石和粘土的最佳配比之後,盧颺便開始尋扌莫燒窯師傅了。

畢竟燒製水泥屬於重度汙染的行業,盧颺不想讓自家老爹的袁家父子親力親為,隻要配比掌握在自家人手中便好。

而且盧颺對於壟斷這個行業也沒有什麼把握,畢竟技術並不復雜,若是有心人觀察個一年半載,隻要看水泥窯的用料情況,便也能琢磨個大概。

所以盧颺對水泥窯的以後發展,也隻是抱著賺一把就算的心態,畢竟在技術復雜程度有限的前提下,想做到長久保密很難,不過隻有能有個兩三年的紅利期,盧颺便也滿足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白骨法相,鎮壓大千 全世界都以為我開外掛 神話從文豪開始 關於我被血族女王饞上這件事 這個打野名聲不太好 我的劇本殺世界 木葉尋找永生之旅 回到明朝當藩王 從電視劇開始的影帝之路 我在東京不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