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科場作弊指南(1 / 2)

加入書籤

沈同和一個舉子,竟然有如此大的能量,在以監察森嚴著稱的會試中行舞弊之事,而且還高中了會元。

盧颺起初聽到此事也是不敢置信,不過多參加了幾次文會之後,卻也知道了一些細節。

沈同和何許人也,乃都察院左副都禦史奉旨巡撫河南沈季文之子也,

明代督察院乃承襲唐宋的禦史台,監督百官、考察民情之用,皇帝直接管轄,不歸內閣鉗製,權力極大,督察院的六科監督六部,甚至有封駁之權。

而且督察院中的禦史互不統屬,沒有嚴格意義上的上下級概念,一個剛入職的七品進士,一樣可以彈劾尚書,而且督察院的各級長官還不能明著阻攔,因為在名義上,禦史隻對皇帝一人負責。

這種權責極大,又可通天的機構,在朝堂上最是清貴,每年的新科進士除了頭甲等佼佼者進翰林院外,其次便以能進督察院為傲了。

大明二百餘年,單從內閣成員的履歷來說,除了翰林院詹事府等機構,最多的便是督察院了。

所以沈季文雖是一個巡撫河南的三品都禦史,但也算大明最高權力階層的一員了。

而且明朝是一個農業社會,河南自古便是產糧大省,在明代河南可是非常重要的,盧颺初步估計,此人在大明的文官集團中,能排進前二十名。

弄清了沈同和的背景,盧颺對其科場舞弊之事倒也不奇怪了,不過在知道了沈同和的作弊手段後,盧颺還是得尊他一聲『人才』。

院試、鄉試的舞弊,自不必說,沈同和作為左副都禦史的公子,這點能量還是有的,但其在會試中的手段,那就當得起『人才』二字了。

在鄉試通過之後,高興之餘,沈同和也犯了難,因為會試在京師舉行,主考官一般為大學士,副主考便是尚書,同考官也是翰林學士充任,對於這些人,他爹的能量便力有不逮了。

而且出題的一般是兩個主考,想讓大學士漏題,那便是癡人說夢了。

所以沈同和便沒法打買題的算盤了,隻能從抄襲入手。

抄襲分為兩種,一種是夾帶,一種則是抄襲同考場舉子的,而沈同和則選擇雙管齊下。

沒法走通大學士的門路,沈同和便走了巡場官和搜檢官的路子。

會試的巡場官和搜檢官一般都是禦史兼任,級別不會很高,這個沈季文倒是能說上話,再加上大筆的銀錢,倒也有不怕死的應了這事。

夾帶倒是好弄,進場前,沈同和花大價錢請人造了精巧的袖珍小抄,又有人暗中通融,帶進去應該不難。

但是卻沒法保證一定能用得上,畢竟此次會試的題目不一定跟自己準備的夾帶正好匹配。

其實那個答應通融的搜檢官也是抱著這個想法,畢竟這種巧合的概率微乎其微,大概率那夾帶用不上,自己卻白落了一大筆銀子。

沈同和是個『人才』,自然不會隻這一手準備,於是便想起了自己的親家趙鳴陽。

趙鳴陽是河南人士,素有才名,至於是什麼時候因為什麼而和沈同和結為兒女親家的,盧颺便不得而知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白骨法相,鎮壓大千 全世界都以為我開外掛 神話從文豪開始 關於我被血族女王饞上這件事 這個打野名聲不太好 我的劇本殺世界 木葉尋找永生之旅 回到明朝當藩王 從電視劇開始的影帝之路 我在東京不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