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同化(1 / 2)

加入書籤

落第舉子們聚集起來,敲了登聞鼓,這在明朝絕對是大事件。

朱翊鈞也不敢怠慢,在看了舉子們奏報上來的陳情後,便立即命都察院徹查此事了。

不過此時的吏治已經糜爛,都察院那是沈同和老爹沈季文的娘家,自然也沒有把沈同和往死裡整的意思,甚至還想為其遮掩。

都察院掌院事左都禦史李鋕念及其父的香火情,便找到了禮部尚書吳道南,準備將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吳道南作為本次的副主考,也是實際負責人,最是不希望此事鬧大。

兩人一琢磨,便想了一個餿主意,奏請皇帝,擬以復試考察沈同和的才學。

萬歷皇帝準了,不過隨後卻又補充額一句,他要親自出題,當場測試。

李鋕和吳道南出了乾清宮,便知道此事涼了,李鋕決定不再過多參與此事,免得引火燒身,吳道南則直接回家寫辭官的折子去了。

三月初一,萬歷皇帝在乾清宮見了沈同和,當場便從手邊的《孟子》一書中摘了一句。

令沈同和以「賢君必恭儉禮下」為題,作一篇八股文。

實話實說,朱翊鈞出的這道四書題非常簡單,沒有斷句,沒有拚湊,更沒有截搭,意思也很淺顯,就是讓盧颺來答,也能答個不錯。

「賢君必恭儉禮下」出自《孟子》中的《滕文公》篇,是孟子勸說滕文公的話,意思是一個賢明的君主,一定會莊重、節儉、禮待臣屬。

非常淺顯明白並且寬泛,即使盧颺一個小秀才對此也能侃侃而談,而且這篇《滕文公》篇的原文,盧颺也是背過的,其中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成語「為富不仁」便是在此句之後。

但沈同和本身就學藝不精,再加上天子威儀壓迫,一時之間竟然忘了這句話的出處,兩刻鍾的時間,連破題都做不了,結果便不言而明。

沈同和隨後便被駱思恭給帶走了,還沒到用午膳的點,沈同和的供述便放到了朱翊鈞的案桌上。

這沈同和紈絝一個,剛到了北鎮撫司的大堂,駱思恭還沒開始問,便什麼都說了。

事情報到了萬歷這裡,因為十日後還有殿試,落第的舉子們還聚在京城等著朝廷的態度,朱翊鈞隻得快刀斬亂麻,當日便下了旨意。

沈同和奪去會元、舉人、秀才功名,杖一百,充軍遼東。

趙鳴陽奪去貢士、舉人、秀才功名,終身不可參加科舉。

至於沈同和的老爹沈季文,則罷官抄家,發回原籍。

其餘幫助沈同和作弊的禦史和搜檢官員,一律罷官抄家,發回原籍。

朱翊鈞作為一個老政治人,甚至都沒有細審這個案子,也沒聽方從哲的聒噪,他知道此時如何才能平息那些落第舉子的怒火,也清楚這事不能拖得太久。

事情拖得越久,牽扯的人員便越多,朝堂上的各黨各派正虎視眈眈的盯著呢,稍微有些風吹草動,便會有人上來攪混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白骨法相,鎮壓大千 全世界都以為我開外掛 神話從文豪開始 關於我被血族女王饞上這件事 這個打野名聲不太好 我的劇本殺世界 木葉尋找永生之旅 回到明朝當藩王 從電視劇開始的影帝之路 我在東京不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