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入學考試(1 / 2)

加入書籤

這錢敬忠窮的磊落,心月匈豁達,比之雲仁忠之流強得多,著實讓盧颺刮目相看,心道這國子監果然是藏龍臥虎之地。

兩人在酒樓門口分別,錢敬忠謝過盧颺,提著那些飯菜往西出城而去,當是回家了。

看著錢敬忠遠行的背影,盧颺搖頭笑笑,也轉身回家了。

為了應付即將到來的考試,隨後幾日,盧颺每日去國子監讀書,倒也認識了不少同學。

如今的國子監中,雖然有蔭監生和例監生,但數量不多,更多的依然是盧颺這種貢監生,所以風氣還是很不錯的。

即使是蔭監生和例監生,能願意來國子監讀書的,也是想在學業上有所精進的,畢竟混日子的,估計也不會來入學了,而且對於例監生,國子監也不強製入學。

與各地優秀的生員在一起交流,盧颺明顯感覺到學業水平上的差距,特別是一些來自山東河南和北直隸的生員,水平非常高。

而且這還是在北京國子監,沒有來自南直隸和浙江福建的生員,若是在南京國子監,裡麵全是江浙之地的生員,估計差距就更大了。

不過幸虧明朝科舉實行南北榜製度,盧颺作為北直隸的生員,無論是鄉試還是會試,都不會直接與南直隸、江浙以及湖廣一帶的士子競爭。

因為學習氣氛濃厚,盧颺這幾日也是非常用功,夜夜苦讀,而且他發揚了現代題海戰術的精髓,每日一篇八股文章,好保持自己的靈感與手感。

明代八股文分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等八個部分,因為限定了文章的格式,其實按部就班的寫起來也不難,但是寫好了非常之難,要想寫出花來,那便是難上加難。

而且其難點不在於語言的表達,或者用詞的華麗,其難點在於如何在限定的格式內闡明自己的思想,而且思想要新要奇,要讓考官眼前一亮嗎,更要實際可行。

因為明朝科舉取士,取的是官員,而不是老學究之流,所以越到鄉試會試,便更加注重施政理念或者是具體處理政務方麵的考察。

但這一點,也恰恰是那些沒有經驗、死讀書的生員們所欠缺的,所以科舉的殘酷性便在此體現的淋漓盡致,十年寒窗,苦讀四書五經,最後也不一定能中試,蓋因見識有限所致。

而見識卻不是容易提升的,不僅需要博覽群書,關鍵還要歷事,個人的悟性也很重要。

不過對於盧颺而言,寫好八股文的難點卻是他的優勢所在,作為穿越者,他擁有數百年的知識積累,知曉各種先進的國家治理經驗。

而且對於封建時代的弊端,了解的也比較清楚,各種《百家講壇》、網絡論壇什麼的也沒少看,雖然實行起來可能會有紙上談兵之嫌,但拿出來唬人還是沒問題的。

到了七月十五這天,盧颺一早準備好筆墨紙硯,便來到了國子監,跟那些國子監的新生一起,聚在國子監的廣場上,一人麵前一個小幾,準備入學考試。

辰時中刻,一個緋袍官員在幾個青袍官員的簇擁下來到了廣場,盧颺知道那緋袍官員應該就是劉宗周了。

明朝一品至四品著緋袍,五品至七品著青袍,八品九品則著綠袍,國子監祭酒從四品,正好可以緋袍,那幾個青袍的,應該是司業了。

在明朝,六部尚書才是正二品,所以能穿上緋袍的,就可以算是高級官員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白骨法相,鎮壓大千 全世界都以為我開外掛 神話從文豪開始 關於我被血族女王饞上這件事 這個打野名聲不太好 我的劇本殺世界 木葉尋找永生之旅 回到明朝當藩王 從電視劇開始的影帝之路 我在東京不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