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熟人來訪(1 / 2)

加入書籤

劉廣卿此人,雖然學業不咋地,但在治學上卻異常認真,連帶著管理學生也非常嚴格。

每日親在修身堂門前抓遲到早退,甚至在上課時,還時不時的在課堂上巡視,弄得修身堂中的新生噤若寒蟬。

不過盧颺兩世為人,自然知道嚴格管理的好處,特別是對一些自製力差的人,有這樣的學正也算是福分。

而且國子監的學習強度比盧颺前世高中時還差的不少,畢竟沒有從早七點到晚十點,單從學習時間上便少了一半,所以盧颺並沒有多少怨言。

而且盧颺前世對這些人文歷史的東西也很感興趣,此時能近距離的接觸這些古代典籍,倒也有一番樂趣。

特別是劉宗周等國子監教師對於四書五經的講解,有一些跟後世那些所謂專家解讀的,根本就是南轅北撤。

這個時代還沒有經歷我大清文字獄的嚴苛閹割,一些沒有傳到後世的珍貴古籍依然存世,而且也沒有被閹割,比如《永樂大典》。

所以到了國子監後,盧颺倒是學的認真,也頗得劉廣卿好感,但這次中午帶飯之事卻把劉學正給惹到了。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學正的公事房中,盧颺一邊寫一邊大聲讀,官帽椅上的劉廣卿微閉著眼睛,直到盧颺念道第二十遍的時候,劉廣卿才睜眼起身。

「記住了?」

劉廣卿拿起盧颺寫的紙張,一臉嚴肅的問。

「記住了。」

盧颺趕緊點頭答是,自進了劉廣卿的公事房,劉廣卿就讓他寫《論語》裡麵孔子說顏回的這段話。

盧颺不笨,劉廣卿的意思也很明顯,拿顏回說事,自然是批評盧颺中午帶飯搞得沸沸揚揚,失了讀書人安貧樂道的精氣神。

對於劉廣卿這種一根筋的人,盧颺也隻能甘拜下風,從此以後,盧颺便也隻能跟那些內堂生一樣,中午吃加餐了。

鬧得沸沸揚揚的帶飯風波平息之後,盧颺的日子便也恢復到了之前的常態。

除了中午的夥食差點,總的來說,盧颺對在國子監讀書的生活還是很滿意的。

國子監十日一假,十日一考,每月逢一放假,逢十會考,而且上課的形式也很固定,隻有會講、復講和背書三種。

而且一個月二十七天上課,背書就占了十一天,其餘十六天中會講六天,復講七天,考試三天。

所謂會講便是國子監的博士講課,復講則是監生自己講述學習的心得體會。

當然背書也不是如現代影視劇中展示的那樣,一群學生搖頭晃腦的高聲背誦。

國子監中的背書課其實喚作閱讀課或者自習課要更貼切一些,學生們可以背書,也可以看書,或者自己練習八股文章這些都可以。

當然一些心思活絡的學生,上背書課時看看《世說新語》、《太平廣記》、《搜神記》之類的小說也是常事,更有那膽大者甚至連《飛燕外傳》、《素女經》之類的,都敢拿到課堂上來看。

盧颺自然也要背書,特別是四書和他的本經《春秋》,需要逐字逐句的背誦,務必要滾瓜爛熟,熟記於心,不然考試時連題目的出處都不清楚,那便是白瞎了。

除此之外,每三日盧颺便要作一篇八股文章,一是為了增進技藝,其二也是為了將來能蒙對題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白骨法相,鎮壓大千 全世界都以為我開外掛 神話從文豪開始 關於我被血族女王饞上這件事 這個打野名聲不太好 我的劇本殺世界 木葉尋找永生之旅 回到明朝當藩王 從電視劇開始的影帝之路 我在東京不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