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一丈青扈三娘(求訂閱!求月票(1 / 2)

加入書籤

第117章一丈青扈三娘(求訂閱!求月票!)

為了這次的花榮和黃讓獻俘,水泊梁山從去年入冬時就已經開始攢人頭了。

——在公審中被砍下的人頭,都被嘍囉冰凍了起來,攢了一兩千個。

加上清風山的幾百個人頭。

再加上燕順、王英和鄭天壽這幾個頭領。

花榮和黃讓這次的戰功算是坐實了。

與此同時,江鴻飛安排人去上下打點,使花榮和黃讓的功勞獲得的收益最大化。

清風寨在青州三岔路口,這三岔路上通二龍山、清風山、桃花山三處惡山,位置非常關鍵。

孫靜和朱武都建議江鴻飛:「寨主,這清風寨不能丟,得讓它成為我水泊梁山的」

江鴻飛覺得有理,就讓曹正頂了花榮手下戰死的一個都頭的名字,給曹正運作接替花榮擔任清風寨的武知寨,又找了個水泊梁山的文人接替黃讓擔任清風寨的文知寨。

清風寨原來的軍士,江鴻飛出錢運作,叫花榮走馬上任的時候全都帶走,步三軍的三個都搖身一變,就成了新的清風寨的駐軍。

步三軍另外兩個都的正軍以及五都輔軍駐守二龍山,由焦挺率領。

桃花山上的五七百個嘍囉,經過篩選,整訓,政治教育,水泊梁山又補充了五百守備軍,組建了一支由五都正軍、五都輔軍組成的新步軍,即步五軍。

這步五軍,由李忠擔任統領,周通擔任副統領。

步五軍剛組建好,就被一分為二,三個都正軍、三個都輔軍由李忠率領,駐守在桃花山;兩個都正軍、兩個都輔軍由周通率領,駐守在清風山。

由於楊誌和馬四軍被調回水泊梁山了,青州這裡沒有高手坐鎮,江鴻飛經過慎重考慮,將沒有任何野心的廣慧調來坐鎮。

以上這些事說起來簡單,實際上操作起來卻是一個不小的工作量。

簡而言之。

用了差不多半年時間,這些事才全部落實。

花榮如願以償地升到了青州兵馬副總管的職務,統領一千馬步軍,與青州兵馬都監黃信一樣,成為青州指揮司統製秦明的副手。

不提水泊梁山如何打點、賄賂、威逼、利誘、甚至是暗殺,讓上下有司同意花榮將清風寨原有的軍士全都帶走,又偷梁換柱在招兵處的人的配合下將清風寨招募的新兵全都換成步三軍那三個都的人。

隻說,花榮當上了青州兵馬副總管以後,實際上隻有三百多步軍,也就是原來清風寨的那點人,剩下的都被上下齊手吃了空餉。

今年年初的時候,柴進給江鴻飛回禮的那一千匹靈馬終於湊齊了,送到了水泊梁山。

而這段時間,水泊梁山的人,也從遼國、駝牟岡等地買回來了大幾百匹靈馬。

這使得江鴻飛給鐵浮屠配齊了一人雙馬和給馬四軍補齊了欠下的靈馬了之後,還夠武裝一支馬軍的。

江鴻飛就給花榮配了一支馬軍(即馬五軍),叫花榮自己訓練。

同時,江鴻飛又給花榮配了兩都梁山守備軍,將花榮的一千馬步軍全都補全了。

這使得花榮實際上可控製的兵馬,成為青州之最,比秦明手上的兵馬都多,黃信就更不能跟花榮相比了。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確保花榮手下這支兵馬絕對忠於水泊梁山,江鴻飛特意挑了一支有戰鬥力的政工小隊,長期駐紮在花榮軍中。

當然,這支政工小隊的主要工作是將花榮原來的那三百清風寨軍士變成水泊梁山的。

花榮如今的駐地則變成了清真寨,慕容彥達對花榮的期待是將清真山上的賊寇也剿滅了,徹底消滅青州的匪患。

再說黃讓。

黃讓被調去廣陵鹽務擔任正七品的監丞。

江鴻飛之所以給黃讓謀取了這個位置,除了因為廣陵在三山和清風寨的控製範圍內便於江鴻飛運作,還因為江鴻飛相中了這裡原來產量低下的煮鹽廠。

江鴻飛清醒地知道,水泊梁山靠替天行道過日子,肯定不能一直持續下去。

畢竟,總有無處可搶的時候。

事實上,梁山泊周圍現在就已經沒幾處地方可以替天行道了。

江鴻飛之所以重視開發青州這第二個基地的原因之一就是,梁山好漢很快就會來青州替天行道,不然水泊梁山想要繼存下去都很困難。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

是。

水泊梁山將周圍的土豪大戶搶完了,梁山好漢還可以往遠走,去替天行道。

但走得遠了,涉及到的問題也就多了。

像,由於不熟悉當地的地理環境,梁山好漢很容易被官軍或者當地的豪強武裝半路伏擊;

像,路途太遠,交通不變,梁山軍再外出,就得帶上大量的糧草輜重,還得帶大量的輔軍一塊行動,無疑,這就會失去梁山軍無往不利的機動性,容易變得被動,另外,往回運送戰利品,也會變得困難,運輸成本也會變得很高;

又像,不熟悉當地的情況,沒有熟悉當地的人幫忙,替天行道的難度就會變大。

等等……

這其實是目前很難解決的問題。

趙宋朝廷之所以能控製其治下的州縣,那是因為趙宋朝廷控製了一座座處於交通運輸樞紐的城池。

而目前階段,水泊梁山沒有攻城略地,那就隻能被這一座座城池困在水泊梁山這一片區域,再想向外發展,就用不上那些便利的水陸通道了。

當然,這些問題,肯定也能解決,最多不過是效率低下一些罷了。

真正的問題是,靠替天行道搞錢、搞糧不穩定,水泊梁山要想健康、穩定、快速的發展,還是得有一條穩定的財路的。

經過了解和調查,江鴻飛震驚地發現,鹽稅收入居然達到了趙宋王朝稅收的四分之三。

而要想賣鹽,先得買「鹽商的資格」,有了這個資格,才能買「鹽引」,也就是賣鹽的憑證,然後才能買鹽,這一路買下來都是高價,最終這些錢都會體現在鹽價上。

這讓普通民眾苦不堪言的同時,也創造了一個巨大的經濟利益鏈。

了解和調查了之後,江鴻飛得知,在這個世界的人看來,隻靠曬,是曬不出來真正的鹽的。

——曬乾海水是能得到很多白色粉末,但這些白色粉末並不是可以食用的鹽。

這樣的鹽吃起來不僅味道苦澀,還會引起腹瀉等一係列健康問題,如果長期食用則可能因為重金屬中毒而危及生命。

所以,這個世界的鹽,都是煮出來的。

用鍋煮鹽,費人、費柴、費時、費力、成本極高,還搞不出來多少鹽。

這也就難怪鹽價居高不下了。

江鴻飛好歹也是考上過九八五的高材生,學過用海水曬鹽的方法。

至今江鴻飛都清楚地記得:第一步,曬出粗鹽;第二步,把大量的粗鹽重新融入到海水中,這樣就獲得飽和的濃鹽海水;第三步,取出約五分之一左右的海水,將剩餘海水曬乾,這樣就得到了更純淨一些的粗鹽;第四步,將這些粗鹽再倒入第三步留出的五分之一濃鹽海水之中,進行充分攪拌,然後將這些海水倒掉,留在容器底部的就是沒有雜質的精鹽了。

對了,這中間還需向濃鹽海水中添加碳酸鉀,使之與鈣鎂離子反應生成沉澱物,再將其過濾出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都重生了,誰還沒個係統啊 官場政道 靈氣復蘇:濫竽充數的我成了捉鬼大師 芒格之道隨想 炮灰們偷聽我心聲擺爛了 穿越:三千大世界 全民遊戲:我在虛擬世界裡稱王 校花別追了,我的富婆女友又萌又甜 重回七零:嬌軟神醫被團寵的日常 快穿:反派隻想擺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