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明朝人的喝茶之道,一半風雅,一半煙火(1 / 2)

加入書籤

明朝人的喝茶之道,一半風雅,一半煙火

中國人喝茶的習慣,是被明朝皇帝朱元璋改變的。

一開始,人們沿習點茶法,要將餅茶碾碎,沸水沖點,茶筅研磨,極其花費功夫。當朱元璋發現製作進貢的茶餅很辛苦時,便下令廢除團茶,「唯采芽茶進貢」。

從此,明人以新鮮芽茶沖泡而飲,簡單明了。

他們喜歡清飲,不喜歡往茶裡加花草果實,追求自然。比如用水,便以天然之水為上。明朝人認為煮茶的水,標準是清、活、甘、洌、輕。

相傳有一次,宰相張居正喝到皇家貢品的密雲龍茶,驚覺太好喝了。但回到家後,自己怎麼泡都不對味。後來才知道,要用京城外的玉泉水,用竹筧過濾,方能泡出茶之甘甜。

晚明的士人屠隆曾說過,煮茶之水有天泉地泉、江水長流、井水等三大支,其中又以天泉為佳,因為天上的水最輕。

在他看來,「秋水白而冽,梅水白而甘」,甘會稍奪茶味,但冽能成全茶味。春天的水,優於冬天的水,但夏天的暴雨就不好了,是天地的怒氣,喝了也不舒服。

明人喝茶,以人少為貴,以野林茶趣為貴。

陳繼儒說:「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明人不喜歡像宋代的茶宴之風,太過隆重熱鬧,他們認為,品茶的最高境界是獨飲,其次是二三知交。

明人對環境要求甚高。

寧王朱權在《茶譜》講過:「或會於泉石之間,或處於鬆竹之下,或對皓月清風,或坐明窗靜煽,乃與客清談款話,探虛玄而參造化,清心神而出塵表。」

文征明在《惠山茶會圖》中,記錄了自己與友人一次茶事雅集。他們相約在清明節這天,到了無錫惠山,在「天下第二泉」的二泉亭下喝茶。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青勝於籃 在光之國的我有個聊天群 開局先賺他個一千萬 為婦不語 鬥羅之我是陰陽師 權遊之我有騎砍係統 霍格沃茨的魔道之旅 全職法師之灼耀 隨身空間帶我穿越世界 垂釣諸天:開局九陽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