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續夷堅誌》逸談:五百位蓬萊神仙謫降人間,有的迷失回不去(1 / 2)

加入書籤

關於童子命、謫仙之說,古今有之,散見於各類小說及文人誌異筆記中。

上界神仙因犯錯被貶至人間歷劫的事跡,今略述一二。

唐朝時期法術神通非凡的著名高道葉法善,壽至107歲,備受皇帝恩寵,「一生經歷唐高宗、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五朝,發揚道教音樂,傳承道家法脈,深得尊寵,累授金紫光祿大夫、員外鴻臚卿,冊封越國公、景龍觀主,加號『元真護國天師』,建設『淳和仙府』。」

這麼一位高道,其前世本非凡夫,據《仙傳拾遺》《集異記》載:

(葉法善)常遊括蒼白馬山,石室內遇三神人,皆錦衣寶冠,謂師曰:「我奉太上命,以密旨告子。子本太極紫微左仙卿,以校錄不勤,謫於人世,速宜立功濟人,佐國功滿,當復舊任。以正一三五之法,令授於子。又勤行助化。宜勉之焉。」

葉法善的前世是太極紫微左仙卿,因為校錄工作不太勤快,被貶至人間,積功累德,以回歸仙位。

唐朝時的崔少玄,也是神仙謫降,她對丈夫盧陲說:

「少玄雖胎育之人,非陰騭所積。昔居無欲天,為玉皇左侍書,諡曰玉華君,主下界三十六洞學道之流。每至秋分日,即持簿書來訪誌道之士。嘗貶落,所犯為與同宮四人,退居靜室,嗟嘆其事,恍惚如有欲想。太上責之,謫居人世,為君之妻,二十三年矣。又遇紫霄元君已前至此,今不復近附於君矣。」

又據《夷堅乙誌·玉華侍郎》載,莆田人方朝散前世為唐朝武則天時代的人,有一次河北瘟疫大行,他將救治之藥方貼在街道上,因此救人無數,陰德上通於天,被天帝以仙班相召。

在天上寫詩深得天帝嘉獎,被授與修文郎一職,後為玉華侍郎。有一次和「侍女宋道華泛舟池上,執手眷眷,有人間夫婦之想」,因而被使者彈劾,天帝將兩人貶至人間。

替代他仙職的莫真君派來的神使對他說:「莫真君乃代先生為侍郎者,懼塵世易流,又有他過,則仙梯愈不可攀,故遣弟子來,鄭重達意。」

雖然是天上的神仙,既被貶至人間,若還迷失犯錯,可能再也回不去。

晚唐丞相盧鈞,亦是蓬萊仙界之謫仙,據《神仙感遇傳》載,神仙對盧丞相說:當享上壽,無息修煉,世限既畢,佇還蓬宮矣。

神仙希望盧鈞好好修煉,將來死後可以返回蓬萊仙山。

故我對於有些人說修仙成就,成仙就可出輪回一說,常持懷疑態度,除非神仙證悟了。

神仙應分等級,天人中有大菩薩,神仙中亦當有大聖者。密宗的持明仙,照樣不死不老,飛天遁地,神變無窮,但是若未開悟,則未為出世聖者,壽一劫而盡;若悟,則可能是登地菩薩。

這沒有貶低的意思,而是基於佛教的基本正見,按佛教的觀點,天界仍在輪回之中,而不可否認,天界也有出輪回的解脫成就者,如華嚴經中有的大菩薩,就住在忉利天。

佛教中,解脫六道的根本是明心見性斷見思惑,神仙若見性了自然也解脫,而未見性,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故也有些修道的人提出一些觀點,早期通過煉氣、存思、服仙藥而成仙的,仙階不太高,不如後世煉金丹又明心者。

中國古代的修仙,早期上清派的存思、服氣、煉外丹、服術盛行;唐朝時外丹術大盛,後來衰落;到後世的張伯端三教合一,以及後來大興的全真教,融入禪宗明心見性的修持,性命雙修,已是一種趨勢與必然。

這裡要說明的是,做各種法事和修仙,是兩回事。

元好問的《續夷堅誌》中,載有金末元初一個有知宿命者的事跡。

王雲鶴

王中立,字湯臣,山西岢嵐縣人,博覽強記,問無不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青勝於籃 在光之國的我有個聊天群 開局先賺他個一千萬 為婦不語 鬥羅之我是陰陽師 權遊之我有騎砍係統 霍格沃茨的魔道之旅 全職法師之灼耀 隨身空間帶我穿越世界 垂釣諸天:開局九陽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