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征噶爾丹(1 / 2)

加入書籤

《尼布楚條約》訂立之時,悄然間,外蒙古已經被來自新疆的準噶爾部落的首領噶爾丹占領。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中國和俄國的邊界其實劃到了尼布楚為界,而尼布楚以西的地方,尤其是有關外蒙古與西伯利亞之間的界限並沒有談論到。

當時在外蒙古的蒙古人,分成了三個部分:首先是東邊的車臣汗國、其次是西邊的劄薩克圖汗國、最後是中間的土謝圖汗國。三個汗國的汗,都是來自於當年元太祖忽必烈的十六世孫的後裔,加在一起統稱為「漠北」或「漠北喀爾喀」。而在熱河的東部,其實也有喀爾喀,分成左右兩部分。

新疆北部的蒙古人在元朝分為四個衛拉特(oirat),而準噶爾在今天的伊犁地區,和碩特在烏魯木齊一帶,杜爾伯特在承化一帶,土爾扈特在塔城附近的雅爾一帶。

明代的官方文書稱衛拉特為「瓦剌」,到了清朝的時候,便稱呼為「厄魯特」或「額魯特」。

準噶爾在四個衛拉特裡是最為強勢的,甚至在明朝末年,強迫土爾扈特部遷走,讓他們到俄國境內伏爾加河流域(直到乾隆年間才遷了回來)。

準噶爾本就強勢,而在康熙年間準部出現了一位很有能力的領袖——噶爾丹。他吞並了和碩特部與杜爾伯特部,一舉統一了新疆的北部,又用武力讓新疆南邊的喀爾噶爾、葉爾羌等回教部落也歸屬了他。

康熙二十七年,他又利用劄薩克圖汗部與土謝圖汗部的「內訌」與矛盾,趁機領了三萬騎兵,幫劄部打土部,打敗了土部又占領劄部,倒是有幾分像假虢滅塗之計,之後又侵占了車臣汗部。從此,噶爾丹成為事實上草原的霸主,跨有外蒙古和新疆,好似當年努爾哈赤之崛起於遼東一樣,但地盤比努爾哈赤的發源可要大得多。

眾所周知,康熙也是一位雄才的君主,他怎麼能忍受這樣的威脅,任何有點腦子的統治者都不會允許自己的政權旁邊還有另外一個強大的地盤,再不濟也得有個緩沖地帶,正如趙匡胤所言「臥榻之畔豈容他人鼾睡」。

正好這個時候,三個「漠北喀爾喀」汗部的汗以及臣民集體逃難到沙漠的南邊,人數有幾十萬之眾。康熙表示歡迎,並且把他們安置在蘇尼特各旗的地方。

噶爾丹逼迫的很緊,一直在後麵緊追。以感性的評價維度,噶爾丹此刻以後,死不足惜。

康熙覺得此刻時機已到,決定親征。

在出了長城以後,駐紮在博和洛屯,將主要的兵力交由同父異母的裕親王福全,封為撫遠大將軍,迎擊噶爾丹。

兩軍在烏蘭布通一起相遇,八月初一,噶爾丹把駱駝捆了,蓋著浸透水的毯子,形成所謂的「駝陣」,卻怎麼也擋不住清的槍炮,噶爾丹大敗。

噶爾丹派代表伊拉古克三呼圖克圖來和清軍的福全談判議和,他的要求是:交出土謝圖汗部的汗察琿多爾濟以及建議漠北喀爾喀諸部向南逃難的哲布尊丹巴(活佛)。福全覺得條件太過於苛刻,不允通過,將伊拉古克三呼圖克圖罵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鍾愛蹲大牢的我 從斬妖除魔開始長生不死 鬥羅:表白不接受,變心你哭什麼 暮年修仙,我成長壽道尊 歡迎來到詭夢世界 剪個頭老婆擦肩而過 病美人師兄有尾巴 咬玫瑰 春色難渡 小綿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