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九子奪嫡(2 / 2)

加入書籤

這個胤禩是個怎麼樣的人物呢?他的母親叫良妃,出身不可考,胤禩這個人還是非常有才能的,雍正的「上諭」我們也可以看出。

康熙廢胤礽後,把內務府總管淩普免職,抄家,任命胤禩「署內務部總管事」。

胤禩的小圈子呼之欲出了,朝中的若乾大臣:像阿靈阿與鄂倫岱等人,還有若乾皇子:如胤禔及胤禟、胤娥(其實是礻旁,但我找不到)、胤禵,是一直與胤禩交好的,他們見到康熙讓胤禩擔任要職,便認為康熙要立胤禩為皇儲。有一個一開始便看出胤禩有帝王之相的相士張明德,喜不自勝。

結果沒過幾天,康熙說胤禩「柔奸性成,妄蓄大誌,黨羽相結,謀害胤礽」,再度引發雷霆之怒,將胤禩免職緝拿。將相士張明德交由議政王大臣審理,審理後被判處淩遲,依附胤禩的鎮國公普齊也被革去公爵。

康熙接二連三的處罰了三個兒子(長子胤禔、太子胤礽、八子胤禩)之後,頗為後悔,不久又釋放胤礽,居住在鹹安宮,也恢復了胤禩的貝勒爵位,但胤禔一直都被圈禁(直到雍正十二年病死)。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又將胤礽立為太子,接近四年後,康熙五十一年九月三十日,卻第二次把他給廢了。這一次的罪名是他替步軍統領托合齊等幾個獲罪的貪官僭通消息。

康熙這次將胤礽的太子廢掉,但仍在鹹安宮居住,但不允許出去,也就是拘禁。康熙說「胤礽儀表、學問、才技俱有可觀,而行為乖謬,不仁不孝,非狂易而何?」康熙直接把胤礽說是瘋了,但是瘋了的原因呢,康熙不是說他得了精神病,而是說他交了壞朋友,導致思緒錯亂。

又過了三年,康熙五十四年十一月,胤礽不耐煩被拘禁的日子,用白礬水寫隱形字叫人帶出去,給普齊,讓普齊運動朝中的大臣,事後可以封他大將軍。這也確實是昏了頭的行為了,且不說普齊是否願意了,就是三年已然過去,朝中大臣的變動何其之多,你又怎麼能運動的了呢?結果就是普齊又吃了苦頭。

康熙五十七年,康熙命皇十四子胤禵為「撫遠大將軍」,駐紮西寧,升四川巡撫年羹堯為四川總督,駐紮成都,用來對付準備入侵西藏的準噶爾首領策妄阿拉布坦。

這樣一來,胤礽的身價越來越下降,朝中的一些原本受胤礽恩惠的大臣坐不住了,準備勸說康熙第三次封胤礽為太子。

康熙五十七年,大學士王棪等聯合八個禦史先後上書說要早立太子,但不敢說胤礽的名字,他們的奏章被康熙擱置,不予回復。

第二年,翰林院也來了一手,這一次說出了胤礽的名字,結果康熙就把帶頭的殺了,幾個同謀的要麼被枷首示眾要麼被關起來圈禁。

康熙六十年,這位王棪又拚了老命舉薦起來了胤礽,結果康熙震怒,罰王棪充軍,結果王棪年邁無法前去,康熙叫他一個兒子代去。

胤礽由此被永久的關在了鹹安宮。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愛新覺羅玄燁、清聖祖康熙帝逝世,即位的不是重人舉薦的胤礽,不是朋黨眾多的胤禩,不是在外帶兵的胤禵,而是一個默默乾事、以不爭為爭的四子胤禛。

至於胤禛的即位是否存在迷案,後世的文人進行了眾多的汙蔑與誹謗。首先是第一個版本,說他弒君篡位,康熙何等人物,尤其是晚年的機警和對重皇子的一覽無餘,誰是可以托付天下的;誰以賢名換取名聲,而敗絮其中的;誰是性格內少有冷靜而更適合作為武將的,都看得清清楚楚。

第二個版本就是流傳眾多的「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於四子」,先不說當時寫的漢文不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於」,而是「於」,就是自從皇太極開始的「三體」文字,你如何進行修改呢,你改得了漢文,蒙文、滿文是不可以修改的。

後麵雍正朝所出現的曾靜案,雍正帝寫了個《大義覺迷錄》,本意是傳給天下子民看看,這些人是怎麼糟踐他的,這樣的版本是錯的,但是民眾是愚昧的,他們隻相信自己想要出現的事件,也更喜歡那虛構出來的話語,所以後續的結果反而不如所願。乾隆帝看到這樣的情況,在即位的時候就查禁《大義覺迷錄》,結果在民眾心裡更加多了一層懷疑,懷疑這本書寫得那些事情都是真的,這才導致了雍正帝的多種野史汙蔑。

當然這與雍正的政策也有所相關,觸動既得利益必然會導致反撲,古今中外的任何改革都是如此,商鞅的死於車裂,王安石的兩度罷相,張居正的死後清算,後續會講到雍正的火耗歸公和攤丁入畝。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鍾愛蹲大牢的我 從斬妖除魔開始長生不死 鬥羅:表白不接受,變心你哭什麼 暮年修仙,我成長壽道尊 歡迎來到詭夢世界 剪個頭老婆擦肩而過 病美人師兄有尾巴 咬玫瑰 春色難渡 小綿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