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復仇準噶爾(1 / 2)

加入書籤

這個阿睦爾撒納所扶持的是一個叫達瓦齊的,讓他做準噶爾部的部長。開始不久後,乾隆十九年,二人鬧僵,阿睦爾撒納又率領若乾部下闖入乾隆的領土,向乾隆投降。

乾隆對阿睦爾撒納的投降很是開心,將他納為親王,並且想要利用他直搗準噶爾的根據地伊犁,替雍正雪恥,同時呢,也是想根除康熙以來的西北方威脅。他調集了五萬兵、十四萬匹馬,派阿睦爾撒納為「定邊左副將軍」、薩喇勒為「定邊右副將軍」,分成兩路開向準噶爾。

阿睦爾撒納的一支,從烏裡雅蘇台出發,由「定北將軍」班第來節製;薩喇勒的一支則由巴裡坤出發,歸「定西將軍」永常節製。兩路的人馬一起在乾隆二十年出發,所到之處勢如破竹,處處受降,可謂是如入無人之境,雙方在五月的時候就會師伊犁。

達瓦齊被迫無奈逃到新疆南部的烏什,被當地的回王捉走了,送給清軍,意外收獲的是,以前作亂的羅卜藏丹津也被捆了送過來,乾隆為了表示寬大,故意放走了羅卜藏丹津,免除一死。達瓦齊呢,更是被乾隆予以特赦,命他為禦前侍衛,此後封為親王,賞賜了住宅一處,把康熙帝的第三子允祉的孫女嫁給他為妻。

乾隆因為阿睦爾撒納此次的功績,封他為「雙親王」(親王身份拿親王雙俸),但是為了防著點他,不給他準噶爾的地盤,更是不給他統馭四部的衛拉特的權力。

乾隆又封了一個準噶爾的「台吉」伯什阿克什作「準噶爾親王」,也不讓這個伯什阿克什統馭四部的權力。

乾隆的想法其實也算簡單,就是當衛拉特四部各自為政,不相統屬,隻對清朝效忠。

但是沒考慮到的是,阿睦爾撒納在事實上已經占領了伊犁,並且還啟用了噶爾丹策淩留下來的「準噶爾汗」的印章,儼然自己就是一個「準噶爾汗」了。到了六月的時候,更是直接攤牌了,索性退還了乾隆賞賜的「定邊左副將軍」之印,不再作為大清之臣。

乾隆見阿睦爾撒納這樣,索性也直接改準噶爾為綽羅斯(綽羅斯是準噶爾統治者的姓),還封了一個噶勒臧多爾濟作綽羅斯汗。

輝特呢,阿睦爾撒納自己的一個衛拉特,乾隆也另外封了一個巴雅爾作汗。

其他的兩個衛拉特:和碩特以及杜爾伯特,也各自設立一個汗,沙克都爾曼濟與車淩。

這樣一來,就又回到了乾隆想要的環境了——四個衛拉特各自為政,互不統屬。

到了這個時候,定西將軍班第留駐伊犁對岸的尼楚袞,身邊隻有察哈爾兵的三百人左右,喀爾喀的二百人。那幾萬大軍呢?他早就奏準乾隆,陸續予以撤退,乾隆這個時候卻給了他一道密旨,讓他捕殺阿睦爾撒納。這個難度的任務,他現如今的情形當然是辦不到的,阿睦爾撒納早就已經去了杜爾伯特的領土了。他就帶著幾百士兵去和阿睦爾撒納的部下作戰,結果被圍自殺。

定北將軍永常呢,這個時候本來駐紮在穆壘,結果倉皇逃竄到巴裡坤,請求參贊大臣策楞的保護。乾隆知道後,下令把永常逮捕,押解回京,結果永常在半道上就死了。他為人其實本無他錯,隻是膽小,乾隆非要讓他去打仗,可謂死的冤枉。

永常死後,乾隆讓策楞署理定西將軍。這個策楞是滿洲人,也是額亦都的後裔。因為額亦都是努爾哈赤的好朋友、知己、元勛,所以清朝也很優待他的子孫,哪怕是訥親被乾隆用遏必隆的刀殺了後,訥親的爵位還是由同樣身為額亦都的後裔策楞來繼承。但是乾隆不該的是,策楞做了公爵了,還讓他作為將軍去打仗。

好在策楞手下有很多蒙古騎兵,這些蒙古騎兵立馬攻占了伊犁,逮捕了當地的一個「宰桑」克什木,這正好是當時圍困住班第,逼得班第自殺的人。

乾隆升策楞為定西將軍,讓他活捉阿睦爾撒納,結果阿睦爾撒納這個是已經跑到了哈薩克(kazakhstan)了,策楞毫無辦法。連續很久都沒有消息,乾隆就命人把策楞逮捕,在回京的路上,策楞被鎖在木頭籠子裡,被準噶爾襲擊,可憐這策楞就這樣死於準噶爾的士兵手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鍾愛蹲大牢的我 從斬妖除魔開始長生不死 鬥羅:表白不接受,變心你哭什麼 暮年修仙,我成長壽道尊 歡迎來到詭夢世界 剪個頭老婆擦肩而過 病美人師兄有尾巴 咬玫瑰 春色難渡 小綿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