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己尋情之浪跡江湖-朝思暮想02(1 / 2)

加入書籤

來來往往的人太多了,他被擠到了旁邊的一個小巷子裡。這裡的人相對較少。

在小巷子的一些攤位上,有賣古典小物件的,有賣古董玩物的,有賣小器具的琳琅滿目,無奇不有。

後土最感興趣的還是那些古典類的書籍,其中一個攤位就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那個攤位的攤主與眾不同,他坐著那裡自顧自地看書,不做任何吆喝。後土徑直走過去,隨手翻看了起來。突然,一本書名《素書》的古本引起了他濃厚的興趣。

他最近在反復研讀的《黃帝心經》的兩個部分,其中一部分就叫《素問》。

《素問》來自軒轅黃帝和岐伯,而《素書》則來自黃石公。所以,《素書》又稱《黃石公素書》,據說黃石公是老子的化身。該書以道家思想為宗旨,揆度自然運化,以此認知事物和運用事物。

秦漢時期,黃石公將這本秘書傳授給了張良,張良因此協助劉邦成就漢室帝業。張良退隱修道後,以一種特殊方式讓《素書》流傳於世。

《素書》共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六十字,書中語言高度精煉,句句名言,字字珠璣。書中對人性把握精準獨到,對事物變化觀察入微,對謀略點恰到好處。

書中的內容,包含治國安邦、修身處世的智慧。書中箴言,都一針見血,切中要害。仔細讀來,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書中講到,道、德、仁、義、禮,這五個方麵是天道因時因勢之不同而權變使用的結果,實際上是一而五、五而一的不同說法。

道,是人人都在遵循的自然規律,大家卻意識不到這一點。德,以道為內,為道之容,人們依德而行,自然界萬事萬物莫不如此,

人們身在道中而不知「道」。萬事萬物遵從道則法則,各盡其責,各得其位,社會和自然才會有所作為。

因此,當條件不適宜時,那就默守正道、甘於隱伏,等待時機的到來。如果所遇非時,也不過是淡泊而終。

後土看得很入迷,準備買回去好好研讀,當然要問問價錢:「老師傅,這書多少錢?」

攤主指了指攤位上的一個牌子,上麵明明白白地寫著:每本書十二元。

「不貴啊,可以」後土掏出一張二十元。

結果,攤主搖搖頭。後土不解,又拿出來一張一百元的。這下,攤主更犯難了,他焦急地指著攤位上的支付掃碼,不斷地嘟噥著什麼。

「小夥子,你太落後了,都什麼時代了,你還用現金支付。他是一個啞巴」旁邊的一個攤主看不下去了,對後土鄙視道。

後土明白了,對方沒有零錢可找。可他從來不用支付軟件的,因為他總是擔心被人追蹤。

「啪——」攤主隨手拿出一本書拍在後土的手上,意思就是說,兩本書二十元,就不用找了。

後土看看那本發黃的書,有些嫌棄,因為它不但很舊,而且是以前的那種手抄本,誰知道裡麵有多少錯誤。

不過,但他看到書名是《歸易》時,頓時眼睛亮了。他看過很多易經方麵的書,沒有找到比這更滿意的了。

關於《易經》類的書,他認為很多作者都是一知半解,大多隻是對易經的內容做了二手翻譯而已。

有些東西,前人本就已經理解錯了,那些作者卻再一次理解錯了,結果就是錯上加錯。很多人看了錯誤的理解,傳播開來,錯的就變成對的了。

這本《歸易》明顯不一樣,選擇從易經八卦來解讀易經,他把孔子以來的所有易經翻譯都扔到了一邊,回到了最初的那個樣子。

他立即愛不釋手,拿起書就走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希臘神話:父慈子孝大善人 鬥羅:從天水學院開局 石堅:吾為大帝,當鎮世間一切敵 被反派幼崽當老婆養後 我在幼兒園做滿漢全席,全市饞哭 誘入春匣 全星際都在跟我告白 和隔壁文男主上綜藝後我爆紅了 規則怪談:我能預測未來 聿少夫人又甜又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