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一陣風(2 / 2)

加入書籤

原本雙方井水不犯河水,李虎他們本也是流民,不過現在又有了朱慎錐的支持,已經在羊頭山安家落戶,隻要這一陣風不來羊頭山這邊,也不影響他們走私鹽的鹽路,李虎也不想搭理這一陣風。

但沒想,他沒理一陣風,這一陣風居然先派了人來接觸李虎,話裡話外的意思是想和李虎一夥聯手乾件大事。

好奇至於問了問,誰想一陣風的胃口可不小,居然盯上了離趙屋嶺最近的陵川,打算在陵川搞點事出來。

按照一陣風的說法,陵川知縣是個大貪官,陵川這些年被這混賬知縣折騰的不輕,民怨沸騰。既然如此,他一陣風何不替天行道乾一票大的,如果能聯合羊頭山這邊,兩家一起出手,拿下陵川是輕而易舉的。

陵川不是什麼大縣,隻是小縣,縣裡也沒駐軍,充其量就幾十個衙役和白役再加普通十來個普通兵丁罷了。

他們隻要化妝成普通老百姓,先把部分人潛入縣城,然後再裡應外合出其不備拿下城門,隻要城門到手,那麼陵川就是囊中之物了。

到時候一呼百應拿下陵川,殺了狗官再開倉放糧,陵川自然落入手中,接下來豎旗聚兵,大事可成也!

隻要以陵川為基,向東可入直隸,向南可進中原,如向西更能直接攻打高平,一旦再拿下高平,以太行、王屋為勢,割據一方不是難事。如李虎願一起起事,一陣風可同李虎平分天下,兩者並肩稱王,共享這榮華富貴。

李虎這番話說完,朱慎錐聽得是目瞪口呆,第一反應就是這個一陣風是不是腦子進水?癩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氣!

現在是萬歷四十八年,可不是崇禎十七年,這天下還沒到大亂的時候呢。

雖說這些年天災人禍不少,去年薩爾滸之戰明軍也損失慘重,可整個大明如今還算太平,老百姓的日子也過得下去。

這些年地方也不是沒鬧過叛亂,大大小小的亂子各省也有過幾起,可這些叛亂都沒什麼氣候,前腳亂子剛出,後腳就給平定了。

比如山西這邊就是這樣,鬧的最大的一回一群泥腿子殺了幾個衙役,可連縣衙都沒能打下來,就被趕來的官兵給殺得片甲不留,轉眼間主謀被砍了腦袋,餘者也全沒跑掉。

朱慎錐不知道這一陣風是什麼來頭,又怎麼會有如此信心。在這種情況下不當有前途的山大王,非得下山乾殺官造反的勾當,他那來的勇氣?

「你沒答應他吧?」想到這,朱慎錐問。

「俺又不傻,怎麼可能答應。」李虎腦袋搖得撥浪鼓一般:「俺就是當兵的出身,這裡麵的道道俺能不清楚?這事要真像一陣風說的如此輕易,當年俺們也不會躲到羊頭山來了。」

「別說一陣風手下都是些烏合之眾,就算他帶的人全是兵丁,想殺官造反也絕不可能!就算僥幸拿下陵川又如何?消息一旦傳出,寧山衛近在咫尺,等官軍一到,一陣風能擋住半個回合就算不錯了,到時候落個人頭不保還得牽連了手下兄弟,俺可沒他這麼傻。」

李虎的話讓朱慎錐提起的心落了回去,他接著追問一陣風派來的人在哪裡?是否還在羊頭山。

李虎告訴朱慎錐他回決後對方就回去了,回去的時候似乎還有些看不起李虎,說了幾句原本以為李虎是條好漢,羊頭山楊家三兄弟可一起共謀大事,沒想居然是縮頭烏龜什麼的。

當時陸義生氣得暴跳如雷,差一點要喊人拿下這個家夥砍了他的腦袋。不過給李虎攔住了,李虎覺得雖然沒有答應一陣風,但也犯不著雙方對立,萬一兩邊鬧翻,誰也不能保證一陣風會不會惱羞成怒帶人先來打羊頭山。

這羊頭山的基業剛剛初成,山上還有朱慎錐的大量鹽貨,再加上私鹽的鹽路也不能斷,所以李虎想後暗暗忍下了這口氣,把人給放了回去,這不人剛走沒兩天,朱慎錐就到了。

聽完,朱慎錐眉頭緊鎖,一時間沒有說話。看著他這幅模樣,李虎心中有些忐忑,不由得想起之前放人離開的決定,難道自己做錯了不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諸天:開局辣手摧毀一片花 禦獸:我能看穿人生劇本 開局一隻龜,無敵於星空 老爺,少爺他浪子回頭要考科舉 雨後初霽,錦繡未央 和他相處的那些年 元氣騎士之二貨騎士 離譜:88歲才覺醒曹賊係統 六零:被退婚的真千金救下失憶軍 我要超越,武道極限誅殺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