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唐有才病入膏肓卻無人問津(1 / 2)

加入書籤

人情像一張白紙,淡漠的令人心痛,當善良和真誠被貶的一文不值,你拿他們當親人,他們卻把你當外人。

爹出殯的當天,根生以生病為由躲在家中,既不送別也不祭拜,父子一場卻連最後的送行也沒有趕來,完全把自己置身於事外,最後還當著外人的麵,說大姐沒有事先通知他。人啊,為了自保,關鍵時刻冷不丁的咬人一口,還能裝的如此無辜。

在建國大限將至的最後期限,巧珍默默地陪伴在爹的身旁,給予他最後的溫暖和安慰,她的眼神中透露著無盡的悲痛,那一刻,她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償,無論是輝煌還是平凡,無論是偉大還是卑微,最終都要麵對死亡的降臨。

為了通知眾親友到場,巧珍甚至在爹咽氣的最後一刻就通知親人,可是,根生卻避而不談,理由竟是——沒有錢去參加爹的葬禮,巧珍聽了悲痛欲絕,她甚至要求根生看著父子之情,送父親最後一程,依然得到根生的拒絕。

巧珍扛起了一切安置父親的事情,在場的親人朋友也在詢問著根生怎麼沒有過來,她隻好說他身體不舒服來不了,這件事慢慢成了巧珍心中一個解不開的心結。

這也許就是最讓人無法忘記的事情,看清了也就看淡了,她知道,周山村已經成為過去,那個永遠她無法回去的地方,隻要一想起,就會觸痛自己的傷心地方。

天黑黑,夜漫漫,雷鳴鳴,無處話淒涼,很多事隻有經歷了,才能真正的看清、看透一個人的真正麵目,心涼了,再暖的太陽也曬不乾昨天的衣裳。

如果沒有希望就沒有失望,如果沒有失望也就不會有絕望,半生風雨半身傷,心涼隻是一剎間。

這世上沒有什麼可以割舍不掉,親情也好,愛情也罷,巧珍算是切切實實的領教到了,攢夠了失望,那顆孤寂的心就會忍不住想要遠離,現實又往往讓人感到不知所措。

巧珍沉浸在失去父親的痛苦之中,眼淚的存在是在證明悲傷不是一場虛無。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微乎其微,隨著爹的離去,兄弟三人因為先前同意建國去養老院的事情,也慢慢成為了過去式,再也沒有人會主動提及。

在建國最後的生命歷程裡,巧珍對父親體貼入微的照顧,跑前跑後的忙碌,乃至最後建國喪事的具體事宜,都是她自己親力親為一手操辦,巧珍對父親的點點滴滴的照顧與關懷也在影響著周圍更多的人。

冰雪消融,時間是忘記一切傷痛最好的特效藥,直到根生家的媳婦——榮仙,喝了農藥自殺,巧珍為根生馬不停蹄的張羅著,根生才被大姐的一番真心慢慢打動了,他覺得自己對大姐有太多的愧疚與不安。

根民和平安也時不時的去看望巧珍,她成了周家的精神支柱,久而久之中,兄弟們家裡遇到了大大小小的問題都會去找自己的大姐來商量,矛盾終於化為乾戈。

逢年過節中,或者是在二月初八,遇到周山村唱戲趕會的時候,巧珍總會帶著禮品到三個弟弟家轉上一圈,有事說事,沒事也要相互溝通,聯絡一下感情。

到了農歷正月十五,唐家莊的火神廟更是香煙繚繞,人氣鼎盛,祈福上香的人更是大有人在,村裡總會邀請外地的戲班子來村裡唱戲,巧珍的弟弟們也會想起自己的大姐,禮尚往來,在你迎我往中來巧珍家裡拉拉家常,說起過去的往事。

之前由於爹娘的存在,這讓巧珍覺得二老在哪裡,家就在哪裡,而今,斯人已去,她反而成了弟弟們可以依靠,可以慰藉互訴衷腸的知心姐姐,她就像周山村的那棵蒼槐,枝繁葉茂,給人前行的力量。

眾生平等,用謙卑和禮貌去對待家人的過錯,無論早晚,隻要認真悔改,什麼時候都不算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聞年至 我,赫拉克勒斯,不是海木樁 妙手仁心 近代歷史集 穿越古代成為醫女也要考護資! 秦時:未婚妻是少司命 大秦崛起之時空謀士 全球血脈覺醒:我進化成混沌魔猿 星門之偷天改命 聽見神明的聲音後,反骨童磨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