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別人家的孩子(2 / 2)

加入書籤

「方運!」

「玉環姐!」

就見四個人離開隊伍快步走過來,人人背著竹條書箱,除了一個人明顯比方運小,另外三個人都比方運大好幾歲。

方運隻看了一眼,就記起他們是私塾的同窗,一起讀書學習三年多,四個人中除了梁遠家裡開著米店比較富裕,其他人和方運一樣都是普通人家。

他們四人的父母健在,家裡條件比方運好,可從來沒有瞧不起方運,相互間的感情很真摯,隻是十二歲的葛小毛曾紅著臉說過交好方運是為了能多看看玉環姐。

「方運你怎麼了?」梁遠在五人中最高,幾步躥了過來,皺眉打量方運。

方運雖然換上乾淨的衣服,可頭上包著藥布,臉上有明顯的淤青和傷口。

方運微笑道:「昨夜下雨路滑摔倒,都是小傷,不影響考試。」

葛小毛擔心地說:「都傷成這樣還不礙事?真的能行?」

方運半開玩笑道:「孟子雲: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我在臨考前遇險阻,又遇老師教誨,可見天必將降大任於我。」

「老師?孫先生特地指導過你?」梁遠好奇地問。

「不是孫先生,是另一位你們不認識的老師。不說這個,我們排隊進文院。玉環姐,書箱我來背。」

人高馬大的梁遠卻搶過書箱,說:「我幫你拎,走吧。」

另一個同窗陸展扶著方運,辭別楊玉環,排隊進文院。

方運四處打量,那個方運去年也考過童生,可他還是第一次來。

葛小毛小聲埋怨:「我才十二歲,來了也是浪費錢。做個歪詩還行,可『請聖言』太難了。除了十三經,還有一些眾聖的著作。自孔夫子封聖至今已過千年,封聖者數十,『請聖言』選考多位先聖的著作,我上了五年私塾,不過背誦了《論語》《孟子》《易經》《周禮》和《春秋》,怎麼也考不上童生啊。」

方運知道所謂的「請聖言」類似後世的問答、填空和默寫,讓考生根據提示去補寫前文或後文,有的甚至要默寫一整章。

這讓方運想起了唐朝的科舉。

中國唐朝科舉考「帖經」,帖經是錄取考生的重要科目,就是抄錄經書中的幾句話,然後遮住幾個字,讓考生填上,比請聖言還要簡單。

唐詩之所以興盛,主要原因是唐朝科舉還考詞賦,而且所占比重極大。

在聖元大陸,聖院發現詩詞和才氣最為契合,尤其是能傳世的戰詩戰詞,影響人族興衰,所以科舉必考詩詞,而邊塞詩是重中之重。

梁遠笑著說:「你年紀小,讓你來不是為功名,而是為了長見識,盡力而為即可。童生試的『請聖言』一出就是三十張試卷,府試考秀才的『請聖言』更是達到一百張,戲稱考百頁死耕牛,怎麼可能全答對?」

陸展道:「小毛你不要氣餒,除了四大才子,沒人能答對童生試所有的『請聖言』,我們也不能,更何況你。好在童生試要考的範圍較小。秀才試的『請聖言』才刁鑽古怪,科舉數百年連歷代才子都無一人答對,哪怕那些最終封聖的先賢。」

葛小毛鬆了口氣,說:「梁遠,這次童生試全靠你了,孫先生的弟子這些年一直沒人中童生,別的私塾的人都笑話我們。咱們比不上那位過目不忘的神童方仲永,可不能被別人比下去!希望列祖列宗眾聖保佑。」

「你呀!」梁遠失笑搖頭。

方運聽到方仲永這個名字稍稍一愣。

就在這時,附近有人突然大聲說:「方仲永來了。」

眾人立刻循聲望去,就見一個年約十三四歲的少年從一輛馬車上下來,少年麵容嚴肅,沒有絲毫的稚氣,目光沒有絲毫神童應該有的靈動,看著比同齡人穩重。

隨後一個身穿華麗錦袍的中年人得意洋洋從車上下來,不少父母立刻上前恭維那中年人。

文院麵前的考生和考生親友足有三四千人,方仲永父子一到,大部分人停止說話,看向方仲永父子。

方運沒想到同是姓方,這對父子竟然這麼耀眼。

方運認得方仲永和他父親方禮,那是他的遠房親戚,論輩分方運是神童方仲永的叔叔,隻不過兩家關係太遠,沒有來往過。

葛小毛羨慕地說:「方仲永的神童之名在濟縣還要超過玉環姐的美名,他不僅過目不忘,吟詩作對也遠超我等。他父親說他在十歲那年就能考上童生,之所以在今年第一次參加童生試,是厚積薄發,為了爭童生第一當『案首』。」

「此次案首非他莫屬了,案首可免試入大源府的府文院,那可是一府之內最好的學堂,比咱們的私塾不知道好多少倍。」梁遠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君子與鬼 網遊之毒霸江湖 超級推薦位 天生反派 異界重生之亡靈女王 鬥破之變身納蘭嫣然 我的主世界是美漫 吃神 鬥羅之超神級選擇 殺人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