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章 明爭暗鬥(第三更,求收藏!)(1 / 2)

加入書籤

太傅是上三公,位尊而無權,主要任務就是教導天子。對於不想再受猜忌的皇甫嵩來說,這個位置非常合適。

袁隗做太傅時,其實沒真正履行自己的職責,那時候的劉辯也沒心思學習。現在情況不同了,劉辯「脫胎換骨」,知道自己麵臨困境,不努力,就隻有死路一條,哪裡還敢混日子。皇甫嵩將軍權交給他,希望他能成為劉邦式的開國雄主,他也要自己爭氣才行。

所以,皇甫嵩這個太傅可是名符其實的太傅,他要負責教導劉辯用兵,將這幾萬大軍實實在在的抓在手裡,而不是做做樣子。

皇甫嵩帶來的三萬精銳與並州軍、涼州軍不同,雖然這裡麵有大量的並州人、涼州人,但是他們不是邊軍出身,而是禁軍或者郡兵出身,又曾經跟著皇甫嵩征戰數年,不論是軍紀還是戰鬥素養,抑或是對朝廷的尊敬,都要比涼州軍、並州軍高上一截。

這是真正的大漢精銳,相比之下,董卓、呂布的人馬有點像雇傭兵,戰鬥能力不錯,軍紀比較散漫,不太好管束。

皇甫嵩是戰功赫赫的名將,劉辯以他為太傅,向他學習用兵之道,對皇甫嵩麾下的將士來說,他們和劉辯之間除了君臣關係,又多了一層袍澤的聯係,自然不會排斥劉辯,更不會覺得劉辯是奪皇甫嵩的權,相反更加親近。

為了進一步補償皇甫嵩,劉辯任命其子皇甫堅壽為侍中,隨侍左右;其侄皇甫酈為羽林中郎將,統領羽林騎,並將張繡、張遼統領的一千並涼精騎也劃入其中,建立了一支共兩千人的騎兵,作為天子親衛騎。

接下來的十幾天,劉辯就在平樂觀承皇甫嵩學習,白天演練軍陣,晚上學習兵法,聽皇甫嵩講解他一生的征戰故事,聽他評點史上的名將征戰得失。劉辯像一塊海綿,極盡全力的吸收著皇甫嵩傳授的點點滴滴。

和皇甫嵩一起講課的還有閻忠。劉辯對閻忠這個人沒有太多的印象,似乎聽說過,但不是很熟,也沒有太在意。皇甫嵩講軍事,閻忠則穿插一些政治、經濟方麵的知識,他做過地方官,對政治有相當不錯的見解。

劉辯不是一個人聽講,陪讀的同學除了皇甫嵩的兒子皇甫堅壽、皇甫酈,還有張遼、張繡、賈詡等近臣。這其中表現最好的就是張遼同學,他聽得非常認真,是除了劉辯之外,唯一堅持做課後作業的好學生。

經過十幾天的密集學習之後,劉辯決定調劑一下,回城放鬆放鬆,給剛死不久的太後老媽上個香。因為形勢緊張,他不能按製守孝,甚至不能常在靈前,抽個時間,到靈前匯報一下學習成績總是應該的。

虎賁中郎將楊彪率領虎賁郎,護衛劉辯回城。半路上,疲憊的劉辯倚著車廂,看著越來越近的洛陽城,一時出神。

「陛下……」楊彪快步走了過來,撫著車障,看了一眼劉辯。

劉辯掃了他一眼:「楊卿有話要對朕說?」

「唯。」楊彪說道:「陛下這些天在平樂觀練兵,進步喜人,臣甚為陛下歡喜。」

劉辯微微一笑,楊彪特地跑來,不可能是為了誇他兩句。「楊卿,你有什麼話就直說吧,朕這些天腦子累,有點轉不過彎來。」

「陛下,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你應該注意休息。來日方長,又豈在一朝一夕啊。」

劉辯沉吟片刻,明白了楊彪的意思。楊彪是說他太注重於武事,沒有同時進修文業。這倒是沒錯,現在他身邊的人大多是武人,就算賈詡、閻忠等人有才學,也不以文學見長。

「楊卿,山東亂起,洛陽危急,朕此刻就是想學文,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香江大亨 聲色 官榜 鑒寶人生 女神檔案室 大唐虎賁 神道符召 玄煌 道統傳承係統 次元釣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