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 獻計(1 / 2)

加入書籤

皇甫嵩有些尷尬,閻忠、賈詡互相看看,不約而同的搖了搖頭。

以他們的智商,當然不會想不到楊修講的這些問題。他們不說,是因為他們在等這樣的機會。誰曾想,楊修突然來了,而且一露麵,先把這個局給挑破了。

閻忠有些後悔了。不應該如此刺激楊修,如果楊修在天子麵前挑撥兩句,說他們居心不軌,這玩笑可就開大了。賈詡不動聲色的搖了搖頭,示意閻忠不要急,看看再說。

皇甫嵩畢竟是帶兵的人,又早就明悟命格,即使麵對咄咄逼人的楊修,他一樣不動如山。他皺了皺眉:「正如楊君所言,我等正在為此事犯愁,苦無破解之計奉與陛下。楊君來了,必有良策,我等洗耳恭聽。」

楊修有些意外的看了皇甫嵩一眼。皇甫嵩成名已久,黃巾一戰,更是名揚天下,以他這樣的身份向他一個年輕後輩請教,這可是給足了麵子。而且皇甫嵩以守為攻,讓他無法再追擊。我們不是有話不說,事君不忠,我們是真不知道,正為這事兒犯愁呢。接下來,就看你的妙計了。

妙計?如果真有十足十美的妙計,皇甫嵩能把這個機會留給我?就算皇甫嵩可以,那兩個策士能放過這樣的好機會?

楊修嘴裡有些發苦,哭笑不得。

「陛下,天下財富,大半出自山東。如今山東大亂,數年內難以恢復。要想支撐大軍征戰,必須分其力,多樹其黨,使其自亂,為朝廷嬴得喘息之機。」

劉辯點了點頭,擺了擺手:「賜座,楊卿慢慢說來,大家一起商議。」

楊修很感激,天子賜座,讓他一個年輕後生與這麼多成名人物共座,這是給他麵子,給弘農楊家麵子。而他言語之間顯露出的淡定神態,更讓人看不出他是否了解其中的要害。對於一個帝王來說,有多聰明,有多強悍,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讓臣下揣摩不透。

孝桓帝不聰明麼?小小年紀,隱忍數年,一舉鏟除了大將軍梁冀,然後又任用名將段熲,平定了東羌。可是他內鬥的經驗不足,處理黨人事件時爭於求成,以致朝政不穩。

孝靈帝不聰明麼?可是他的城府不夠,所有的舉動都被臣子看破了,所以他英年早逝,一事無成,還得了一個惡諡。

而劉辯小小年紀卻有如此沉穩的心性,這是一個非常可喜的事。看來,父親讓自己入侍天子,是看到了一線希望,而不僅僅是為了與涼州人抗衡。自己年紀與天子相當,想必比閻忠、賈詡更能和天子相處。一旦成為天子近臣,還能讓涼州人興風作浪嗎?

片刻之間,楊修想到了很多。他謝了座,整理了一下思路,收起了狂傲之色。在涼州人麵前狂,沒問題,讓天子覺得他狂,那就不妥了。

「天下財賦,冀豫為先,荊益其後,如今冀豫皆入袁氏之手,陛下當掌握荊益,以備不測。益州四塞,天府之國,自不待言。荊州控有江漢,南通交州,戶口百萬,糧賦充足,亦是大州。且江南與豫章、丹揚接壤,多有蠻勇,若落入賊人之手,為禍不小……」

劉辯靜靜的聽楊修解說形勢,一聲不吭。其實他雖然了解的情況不如楊修說得這麼細致,但是兩世為人的經驗,他也知道荊州、益州的重要。問題是,歷史上,劉焉在益州,劉表在荊州,心裡可都沒有朝廷。劉焉是乾脆不認朝廷了,劉表稍微好一點,沒有撕破臉,但是也沒真為朝廷賣力。劉焉去年已經去了益州,木已成舟,他無法可想。劉表卻還沒有去荊州,他既然知道劉表以後會乾什麼,又怎麼能把劉表送到荊州去。

他不僅不打算讓劉表去荊州,還把劉表的官給奪了。在盧植任北軍中候之前,劉表是北軍中候。可是他明顯心向袁家。在他與袁家鬥爭時,劉表作為宗室,一句話都沒幫他說。

他聽楊修說,就是想看看他有沒有比劉表更合適的人選。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香江大亨 聲色 官榜 鑒寶人生 女神檔案室 大唐虎賁 神道符召 玄煌 道統傳承係統 次元釣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