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再次北伐(2 / 2)

加入書籤

達頭與都藍除了派出使團外,還派出了自己的兒子做為人質,甚至還各送出了自己的孫女、女兒隨團來隋,欲通過和親來避免這一劫難。

易風道:「開皇年間,高祖重視與吐穀渾的和睦,因此特別讓光化光主入吐穀渾和親,然後來吐穀渾可汗之弟慕容伏允卻發動叛亂,殺死了兄長奪其可汗之位,後又與楊秀狼狽為奸,不思中原多年來對吐穀渾之仁德反思奪我疆土之心,朕繼位之後,念其初犯,不計其過。然其卻反以為朕軟弱,竟趁我大隋與高句麗交戰之際,聯合突厥再犯我河西。如今伏允兵敗國滅被擒,達頭之輩卻妄想再靠一女子來躲過一劫,天下豈有這般容易之事?朕之意,不準突厥之請降。」

殿中沉默。

易風繼續道,「吐穀渾以滅,朕意當趁此機會,再次發兵北伐,將達頭與都藍生擒。」

對於皇帝表現出來的這種野心,群臣都心中暗暗驚心。短短兩年時間裡,朝廷就先後進行了第一次東征高句麗,然後是大舉北伐,再又是平定內亂,接著又是二次東征遼東,然後接著又是西征,再是發兵滅吐穀渾,如今突厥稱臣請降,皇帝還不肯同意,還要二次發兵北伐,兩年時間內,這種幾十萬人規模的大戰已經先後打了五次,可以說已經到了極限了。

楊素出列,「陛下,這兩年朝廷連年征戰,將士們轉戰四方,征戰不休,疲倦不已,朝廷供應糧草器械也十分艱難。如今既然高句麗、突厥、西域等紛紛請降歸附,是否暫時應允,待將士百姓們休養生息段時間,然後再議?」

易風望著蘇威,「右仆射,你看呢?」

蘇威雖明知皇帝之意是要打,可自己身為左仆射,對於朝廷情況也是知之很深,要再次北伐,這要動員的兵馬糧草又是不計其數,到時還是他們這尚書省最吃力。因此猶豫再三還是如實的道,「當初北伐,是因突厥經過多年休養生息,重新勢大,尤其是達頭,雖居西域一角,可卻大敗波斯,穩固西域,然後又敗都藍,一舉成為突厥十餘年來又一統一的大可汗。且達頭野心勃勃,若不主動趁其對突厥統治未穩之時進攻北伐,那麼將來必是大患。然,眼下情勢畢竟與原來不同,經北伐一戰,突厥已經大敗,元氣大傷,大部已歸順臣服,且經先前的河西之戰,達頭再敗,如今突厥已非朝廷心腹之患,可暫緩發兵。畢竟,朝廷經過連年用兵,不說將士百姓疲憊,就是朝廷財政亦已枯竭,此亦十分危險之事,當休養民力,以待無氣恢復再考慮北伐不遲。」

兩位仆射都旗幟分明的反對再次北伐,理由也都差不多,用兵太頻繁,朝廷財政消耗太大,百姓疲憊。畢竟朝廷百萬大軍之中,還有幾十萬是府兵,這些人平時都是農民,戰時卻要征發上前線,雖不要支付他們軍餉,可也得給津貼,更重要的是必然影響到這幾十萬府兵的家族生產,缺少了勞動力,家族的耕種肯定大受影響。同時,動員數十萬軍隊做戰,軍俸津貼賞賜撫恤,都是海量的數字,更別提每次作戰都需要征發倍數的民夫轉運後勤輜重。此外,戰爭的消耗也是巨大的,糧草、軍械,以及戰馬、挽馬等,遼東一戰,雖傷亡將士數量不大,可損失的戰馬和挽馬卻是以十萬計數。

當然,朝廷如今收取遼東、攻滅吐穀渾,先後設立了遼東、遼北以及青海三省,加上之前的遼西、塞外、塞北三省,這六省的移民屯田墾荒計劃,就耗費著無數的錢糧,而且這些海量的投入,短期內是很難見到成效的。朝廷對這六省之地,都有三年免稅賦的優惠政策,以激勵百姓移民,這也意味著起碼三年內,投入都不會有回報。

朝廷每年的收入基本上都是固定的,打一場十萬人以上的戰爭,有時就要消耗數年的國家儲備,接連的大仗,加上新設省的移民開發,朝廷不斷的投入,若再加上在中原興起的那幾個大項目,營建中都計劃,和運河開發計劃,這錢真的是如流水般的吸走了,朝廷現在帳上已經有了三千多萬的赤字,兩千萬的銀行借款,一千萬的債券,可就這筆錢,也已經全都拔下去了。現在西征軍將士們的功勛賞賜都還沒有評定,一評定,這又是一筆巨大的支出,何況再次北伐,那又將是無數的錢糧支出,錢從哪來?

朝廷先前重定爵位,清理掉的那些爵位,收回的那些田地,雖然不少,可跟這些開支一比,又不過是濕濕水了。

總之,楊素和蘇威這兩位仆射的態度都很明確,雖然財政問題不是北伐的最大阻礙,但也確實是個避不開的困難。除非皇帝能再拿出來個兩三千萬貫錢,否則再次北伐還是不談為好。(未完待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流氓艷遇記 風華絕代黑岩 我本壞蛋黑岩 親愛的,你不懷好心 你是小三你怕誰 都市悍賊 我是王啟年 紅纓記 紈絝毒醫 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