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現場雙規(1 / 2)

加入書籤

仿佛知道路忠誠在向這邊看來,包國強微微一笑,抬頭向主席台回望過來,視線隔空和路忠誠相交,神情平靜而又自信,一時間讓路忠誠亂了分寸。

「……貫……貫徹執行……小平同誌倡導的社會主義基……基本路線,」路忠誠的講話忽然間變得結結巴巴,嗓音也乾癟低澀起來,就像是第一次站在講台上念作文的小學生,如果京華大學的毛教授還在,絕對能被路忠誠現在的模樣氣個半死,「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堅持改革開放……」

本來非常安靜的會場上響起了一陣切切私語聲。顯然台下代表們也察覺到路忠誠的異常,都在詫異本來講話中氣十足、語調優美而流暢的路忠誠怎麼會忽然間變得結結巴巴的,跟換了一個人似的,都在小聲討論怎麼回事。有些靠近大門口的代表已經發現省委書記白長峰不知道帶著一群人進來了,而且被發配到島國去考察代市長包國強竟然也在其中,一時間不由得都瞪大了眼睛,暗自揣測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主席台上,正襟危坐的市委書記劉懷遠也看到這一幕,心中驚詫莫名之下,就欲起身下台迎接白長峰和趙根紅,卻看到白長峰沖他擺了擺手,示意他暫時不要下來,一時間劉懷遠也隻有硬著頭皮端坐在主席台上,心中盤算著究竟是怎麼回事。

以劉懷遠的政治智慧,自然能夠看到出,白長峰此時帶著包國強出現在會場,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局勢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本來被邊緣化的包國強強勢回歸,重新站在了中天市政治舞台的中央。既然包國強得勢,那麼目前正在代表本屆政府做工作報告的路忠誠的下場自然就不會太妙。

就劉懷遠來說,本身並沒有明顯的立場,隻要是上級領導安排,無論是和包國強搭班子還是和路忠誠搭班子,他都完全接受。可是眼前這一幕還是讓劉懷遠感到有些不安,因為如果他的推測是真的,省委打算重新把包國強扶上台,定為中天市長候選人,至少應該提前通知他這個市委書記一下,畢竟他是中天市領導班子的班長。可是他根本沒有接到什麼通知,甚至連包國強回國的消息都沒有得到。這說明什麼?說明省委領導已經對他有所不滿,甚至是有所懷疑,所以在會在重新確定中天市長候選人時沒有沒有征求他這個市委一把手的意見。

劉懷遠迅速地在心裡檢討自己,究竟是他在哪個地方,或者哪一件事情上出現了問題,才讓省委領導沒有和他通氣就作出如此重大的決定。如果不能找出省委領導對他不滿的地方並加以反省,那麼他這個市委書記的位置也注定牢固不了。

不光是劉懷遠坐在主席台上打著小算盤,主席台上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們也都個個各懷心事,高興者有之,沮喪著有之,驚疑不定者有之,幸災樂禍者亦有之……

相比之下,路忠誠站在演講台之上更是一種煎熬。當初審核政府工作報告時,他隻覺得稿子太短,恨不能政研室的筆杆子們寫的長一些再長一些,充分發揮他路忠誠在口才方麵的優勢。可是此時此刻,他站在演講台上,卻又恨這稿子太長,暗罵政研室那幫酸秀才們寫起東西來羅裡吧嗦,就不能語言簡潔一點,節奏明快一點,讓老子早點把稿子念完嗎?早點念完稿子,早點下去見白長峰,不管消息是好是壞,總比先在這樣跟傻瓜一樣什麼都不知道來得強一些吧?

路忠誠又忍受了將近半個小時煎熬,政府工作報告終於來到了尾聲:「各位代表,麵對著新的形勢和任務,我們充滿信心,也深感責任重大。為什麼一定竭盡心智,恪盡職守,銳意進取,奮發有為,努力把政府工作做得更好!」

「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沿著小平同誌倡導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在中天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奮進,務實創新,加快建設經濟強市、文化強市,以優異的發展成績迎接黨的十四大勝利召開!」

會場上再次響起了掌聲,隻是相比起前麵那次掌聲,這次掌聲稀稀落落毫無節奏,聽起來很有一些猶豫不決的味道。

白長峰和趙根紅進了會場之後,一直站在大門邊等著,這時見路忠誠講話完畢,就邁步向主席台方向走去。在他們身後,除了包國強外,還有省紀委書記、省委組織部長以及中j委專案組成員,在最後麵,還跟著幾個身材高大的精銳乾警。

劉懷遠早就率領著主席台上的班子成員從上麵迎了下來。

「白書記,您要來,提前跟我打個招呼,我好帶著班子的同誌去接你們。」劉懷遠臉上帶笑,內心中卻很是忐忐不安。因為他還沒有檢討出,自己究竟是什麼地方做的不對,以至於讓白長峰沒有事先和他通氣,而是直接到人大會場來個突然襲擊。

「對啊,白書記,您應該事先打個招呼,同誌們也好準備準備。現在這樣,我們的工作多被動啊!」路忠誠也在一旁乾笑著說道。視線卻躲閃著,不敢和白長峰相碰。

白長峰根本沒有理會劉懷遠和路忠誠的客套,而是開門見山地說道,「今天我和中j委常委、第八紀律督查室主任趙根紅同誌過來,是有重要事情要辦。」

他伸手一指身後的省委常委、組織部長牛向陽,說道:「向陽同誌,你先來宣布省委的決定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一路青雲 穿越界限的伐刀者 不死武尊 貼身醫王 尾田懂個錘子火影 黃金控 戰神無敵 第十三隻眼 逆流伐清 燃燒的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