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5章 戰略規劃調整(2 / 2)

加入書籤

臨港工業泛指依靠港口發展的產業集群,並不局限某一類或者幾類產業,實際上在世界各地的臨港地區,囊括了各種產業,既包括鋼鐵冶金、裝備製造、石油化工這樣的重化工業,也包括汽車製造、電子元器件、輕紡這樣的產業,其共同的特點是物流運輸的需求比較大,又或者是對外依存度比較高,主要麵向出口等等。

當今世界的國際貿易物流的絕大部分都是通過海運完成,臨港產業天然地在貨物的集運疏方麵更為有利,不管是效率、時效性還是成本方麵,都是極具優勢的,所以世界級的大都市很多都是臨港城市,譬如紐約、倫敦、東京等等。

一旦臨港地區形成產業集聚,那些對海運並不是需求很大的企業也可能紮堆,以靠近產業配套。

浦江市已經形成了春山和高橋兩大臨港產業集聚地,其中春山以鋼鐵冶煉和機械製造為重點,也因為起步比較早,產業分布比較雜亂,雖然春山區有意對臨港產業進行整頓,但是難度非常大。

相比之下,高橋港區開發的時間比較短,開發之初也進行了規劃,目前已經形成現代物流、國際貿易、加工製造和保稅商品四大功能集聚產業區,其中又以石油化工、微電子和汽車製造產業發展得最好。

根據市裡的規劃,匯潯地區的發展要與春東新區形成互補,進行錯位發展,也就是要重點發展那些有前景,但同時春東那邊因為條件限製,沒有空間發展的產業,譬如重化工業,包括鋼鐵冶煉、船舶製造,也包括裝備製造產業。

之所以要將裝備製造產業明確列出,實際上也是包飛揚提出來的。原本市裡對匯潯臨港工業的產業規劃並沒有非常明晰的思路,畢竟真正有前景的產業,像汽車製造、微電子產業,高橋和銀橋開發區都有所布局,雖然這兩個地方的土地資源緊張,但實際上空地還是有不少的,真正的好項目,它們依然會爭搶。

而像輕紡、家具製造、建材這樣的產業,大家倒是不會爭的那麼厲害,但是作為一個二十一世紀規劃的新的產業園區,如果打出來的核心產業都是這些傳統產業的話,毫無疑問是沒有吸引力,也會降低整個天江嘴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層次。

在這個時代,國家已經意識到裝備產業的重要性,先進的生產裝備已經成為製約我國工業發展的重要桎梏。由於技術禁運的存在,實際上我國的很多行業都很難采購到最先進的技術裝備,就像浦江市新近達成的一項上億元的技術引進項目,浦江永新彩管廠從日本花了上億元引進了一條二十一寸的大屏幕彩管生產線,這實際上是一條二手彩管生產線,生產的是陰極射線彩管,也就是那種大屁股彩電的顯像管,這種東西幾年以後就會被市場淘汰,目前日韓企業已經在力推液晶顯示器,所以他們才會將彩管生產線賣給華國。若是放到幾年前,華國企業就隻能引進黑白顯像管生產線,日本人根本不可能將彩色顯像管的生產裝備賣給華國,他們賣到國內的,永遠都是已經淘汰,或者即將淘汰的裝備,甚至就是他們準備停產淘汰的二手裝備,但因為國內技術落後,我們還是會當成寶貝一樣,花高價買回來。

不過,在這個時代,國家還沒有喊出發展裝備製造產業的聲音,因為沒有這個底氣。一方麵,國有企業普遍陷入困境當中,大家首先要考慮的還是生存問題,根本沒有餘力想太多的東西。一方麵,國內整體的工業技術水平與國外相差巨大,當務之急還是要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在普通工業品的生產技術還存在極大差距的情況下,大部分行業並沒有這個實力解決裝備的技術問題。由於這種種原因,國內大部分地方的情況還處於不管黑貓白貓,也不管有沒有技術含量,隻要是投資項目,大家都歡迎,都要爭搶競爭的情況,而相對裝備製造工業的技術要求、資本規模,無疑普通工業品的投資項目見效更快,推進也更容易。

對國家和浦江這樣的地區來說,還是有人意識到裝備產業重要性的,國家也一直在扶持相關產業的發展,但是其中的難度是非常大的,國家也沒有指望一下子就能夠彌補技術代差,整體的思路還是通過引進、消化、模仿來追趕世界先進技術,目前還處於對點的支持,還沒有提升到麵的發展層麵!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穿越界限的伐刀者 不死武尊 貼身醫王 尾田懂個錘子火影 黃金控 戰神無敵 第十三隻眼 逆流伐清 燃燒的莫斯科 心獵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