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人口飢渴症(2 / 2)

加入書籤

當初東岸人在莫圖港一帶和土人發生過多次嚴重的沖突,殺戮有些過重,土人數量本就少,被這麼連打帶嚇,大部分人都逃散一空。後來的管委會也派兵抓捕過,但他們兵少、錢少、船少,土著跑得又遠,抓也抓不到幾個人,搞得種植園的勞動力都很匱乏,實在傷腦筋。

史丹利仔細研究了下各種資料,發現靠剝削莫圖人來發展經濟這條路怕是走不通了。因此,他決定從遠東諸藩引進人口,給他們免費授田誠然,整個新幾內亞島的平原都很少,且被河流切割得很嚴重,但耕地就像那啥,擠一擠總是有的讓他們著力種植糧食及經濟作物,先紮下根來再說。

沒有人,什麼都是空的!莫圖縣花了那麼大代價搞基建,可不就是打著築好巢吸引金鳳凰過來的主意麼?這座城市,人口必須上一萬,這是史丹利給自己定下的目標。

拉包爾管委會轄下第三大城市名叫西椰港,一個土得掉渣的名字。西椰港位於後世的布乾維爾島首府阿拉瓦港附近,因為盛產西米和椰子而得名。最初這裡隻是東岸人收集西米和椰子的地方,後來一些漁民也來此避風,順便售賣些海貨,慢慢地就發展出了一個集市。

集市也吸引了一些美拉尼西亞人過來交易。他們拿西米、椰子、皮革、羽毛、野味前來交換東岸商人手裡的布匹、金屬器具、火柴、鏡子等各類商品,有的人甚至就在附近搭草棚住下了,給東岸人充當苦力謀生。

史丹利上任後,得知當地常住人口已經突破了兩千,於是大筆一揮,在這裡設立了個西椰縣,一下子使得這個略顯冷清的小港口成了拉包爾管委會轄區內第三座城市。

之所以有這種略嫌激進的舉措,其實是有深層次原因的,那就是在西椰島的南方,來自本土地質部的考察隊發現了大片露天的銅礦床。經過研究,這些銅的品位不低,至少比北邊韓陽礦業公司名下的那些礦要強一些,極具開采價值。

因此,史丹利覺得可以把這當做拉包爾管委會轄區的有一個經濟增長點。銅這種東西,多年來價格一直在走高,市場需求十分旺盛,隻要能有穩定的人手過來開采,基本就是穩賺不賠的生意。西椰島的礦床大,開采容易,還靠近海邊,運輸成本又低,簡直是天尊送給拉包爾人民的禮物,焉能不采?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你得有人啊!沒有人誰來給你采礦?誰來給你冶煉?誰來給你運輸?你甚至連給礦區提供食物及生活用品的人都沒有。那你還搞毛咧?

所以,死結就在這裡,這也是史丹利在一種封疆大吏裡跳得最歡,罵得最狠的原因。姚同你個臭不要臉的,坐擁印度那個人口寶庫還不知足,居然跟我們苦哈哈的拉包爾搶人,這像話嗎?我們轄區三個縣加起來不過兩萬人口,還沒特麼的第烏那個彈丸之地的人多,你還好意思跟我們來搶?簡直是不要臉!

姚同對史丹利的指責很是無語。他有理由,別人也有理由,他可以不要臉,但別人似乎更不要臉,那這事情就有些難辦了。果阿二十萬印度人,跑了、死了差不多一半,剩下的幾萬葡萄牙人、印葡人前陣子也損失頗多,都不足為慮,說起來正是騰籠換鳥的大好時機。結果呢?發現這事也不是很容易啊,盯著那幾萬名軍戶子弟的人還真是不少,一個個都跟餓狼似的。

如今看來,這個隻能盡力爭取,不能再當做唯一指望了。實在不行的話,也隻能學新華夏開拓隊的王大壯,派人前往遠東諸藩,自己花錢招募移民了。這種自己弄到的人,原則上移民部不會伸手要,全歸各個地方自己管理、安置,畢竟是人家自己出的錢嘛。

想到這上麵,姚同就想起了前陣子剛抵達第烏港的滿孝鋒。這人和王大壯有些千絲萬縷的聯係,背負使命前往遠東農人。第烏管委會也必須盡快成立這麼一個機構了,不然是無法解決人口「飢渴症」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武尊道 山神的休閒生活 三國之席卷天下 我為王 從末日歸來 重生男神從做遊戲開始 巫師王座 女尊世界的真男人 無盡遊戲:開局獲得死靈法師職業 木葉村的羊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