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不是結局的結局【完結】(1 / 2)

加入書籤

嘉德十四年,戰火重燃,經過一年的休養生息,夏陽悌和陰休覺得自己又可以了,他們沒有選擇對攻,而是掉頭對付各自背後的割據勢力。

在他們看來,這個時候掀起中原大戰,無疑是在給燧國的聶嗣可趁之機。如果在他們掉頭對付背後勢力的時候,燧國有所異動,他們可以迅速的掉頭對付燧國,保障自己的利益。

三月,夏陽悌以太子坐鎮陳留,親率大軍十萬,南下征討揚州的椒王黃則。麵對來勢洶洶的夏陽悌,黃則第一時間聯係燧國,希望燧國能從南陽牽製磐國。

聶嗣當即讓聶垣率軍五萬,出南陽攻打豫州。雖然要積蓄實力來一舉覆滅夏陽悌和陰休,但是在這中間,他也不能讓夏陽悌和陰休過的舒服。

似乎是對燧國動兵有所準備,夏陽悌在得知南陽的消息之後,立即讓次子夏陽義率領曲周邯等四萬大軍進駐襄城郡,阻攔燧國繼續的進攻。

雙方在舞陽一帶鏖戰一月,聶垣最終攻破夏陽義大軍,挺進豫州境內。

消息傳回國中,磐國群臣大驚失色,立即派人送信給夏陽悌,希望他率領主力返回兗州。

對此,夏陽悌又是惱怒又是可惜,磐國的可用兵力隻有十五萬左右,其他的兵馬還要駐守各處要地,所以他手中的十萬大軍是磐國目前的中堅戰力。

麵對兗州告急,夏陽悌隻能率軍返回。

四月,夏陽悌抵達豫州。不出預料,燧國退兵返回南陽,似乎撩撥一下就跑。深知燧國目的的夏陽悌一臉的無奈,他知道燧國根本不想和他大戰,隻是想阻止他拿下黃則。

「聶賊!」

舞陽城頭一聲怒吼,夏陽悌似乎看見數年前,他和聶嗣並肩作戰,共同進攻義陽王的場景。

最終,還是變成了對方的敵人。

「有沒有辦法說服燧國不要動兵?」夏陽悌很憋屈的詢問他的謀臣們。

範猷搖搖頭,「大王,這是不可能的,燧國的野心,天下昭然若揭,他們就是不希望我國拿下黃則。」

「為什麼不聯合陰休,先解決燧國這個威脅呢。」夏陽義在一旁憋了半天,很不爽的說。這次他戰敗,讓夏陽悌震怒,已經免去他的軍中職位。

範猷搖搖頭,「公子,陰休不相信我們,正如我們不相信陰休是一樣的。誰也不敢保證,我們在和燧國交戰的時候,他會不會偷偷的進攻我們。國與國之間,沒有信任可言。」

聞言,夏陽義默然閉嘴。

「聶賊!」夏陽悌恨罵。

而在另一邊,駐守並州的魏驥,得到燧王命令,派遣趙驤率領三萬兵馬出太行山,進攻常山郡。

得知消息的陰休同樣氣的跳腳,他命令長子率軍前往常山郡阻攔燧軍的推進。雙方在常山、中山一帶,血戰多日,最終迫使陰休返回冀州,進攻皇甫明無疾而終。

此戰過後,又是一歲過去,進入嘉德十五年。這一年相對比較平靜,因為沒發生什麼大事。

但在嘉德十六年,燧國突然宣戰,二十萬大軍出並州進攻冀州之地,二十萬大軍出荊州進攻兗州之地。傾國之兵,一舉奠定天下的戰爭爆發。

戰爭初期,燧國聯合皇甫明和黃則,分擊兩大勢力。雙方的主戰場主要在冀州和兗州,打得民不聊生,血流百餘裡。大大小小的戰爭每天都在爆發。

燧王聶嗣,親率皇庭禁軍,出潼關,拿下河南郡,囚困天子,以河南郡為中心,指揮兩大戰場。

這一年,濮崟被聶嗣的舉動氣的暴斃而亡,車騎大將軍子車烥告老,天子困在皇宮。

三月,冀州巨鹿告破,戰神東陵亶在荀胤的計策下謀反自立,反攻陰休。

四月,滎陽郡告破,燧國大軍進逼陳留。

五月,皇甫明率領大軍攻占幽州,黃則率軍攻占徐州。

一直僵持到嘉德十七年四月,燧軍在北線戰場首先突破僵持的局勢,拿下渤海郡,庚王陰休自刎身亡,其妻妾盡數送往華陽。

六月,陳留告破,磐王夏陽悌自焚。

七月,燧國徹底拿下冀州和兗州。

此時黃則已占據徐州,皇甫明占據幽州。

為避免繼續拖延,聶嗣頂著國內糧秣告盡的壓力,命令魏驥和聶垣繼續進攻皇甫明和黃則。

戰爭持續至嘉德十八年三月,皇甫明戰敗,幽州、平州,相繼落入燧國手中。

至六月,黃則被聶桓於戰陣斬首,椒國宣布覆滅。

至此,除卻廣、寧、交三州以外,九州之土,盡歸燧國。

自嘉德八年天下大亂以來,歷經十年,燧國終於重新統一九州大部分疆土。

在嘉德十九年,廣、寧、交三州,先後被燧軍攻破,宣布投降燧國。

至此,燧國一統天下。

華陽。

「大王,你答應過臣妾,要放他一命。」豐腴美艷的驪姬,眼眸含淚的看著麵前的男子。

男子戴著天子冠冕,手按奪鹿劍。

「放心吧,朕已經封他為酆侯,留在華陽安享晚年。如果你不放心,可以時常去看看他。」聶嗣捏著驪姬的臉頰,笑著安慰。

天下一統,一個過氣的天子,已經翻不起什麼大浪。

驪姬搖搖頭,「隻要他能活著就好,臣妾還要照顧鳳兒,就不去看他了。」

驪姬已經為聶嗣生下兩子,幼子聶鳳,今年不過三歲。

嘉德二十年,三十一歲的燧王聶嗣接受酆朝末代天子禪讓,在王都正式登基為帝。

改元昭德,建朝大燧。

而後,大封群臣,後宮,宣布天下各州郡,免稅賦三年。

由此,天下從戰亂進入大治。

昭德年間,大體上雖然趨向於平靜,但是內部的鬥爭卻沒有隨著天下安寧而平靜。

首先,天下大治之後,各個派係也在悄然形成,他們或為豪族勛貴,或為地方派係。

其中,荀胤和甘瑢,代表著雍州本土的勢力,他們二人同為文淵閣大學士,七相之二,勢力龐大無比。

為了製衡,聶嗣將藺氏兄弟和祁氏兄弟扶植起來,在文淵閣形成三足鼎立之勢。而後,公羊瑜代表著武將勛門利益,參與國政,互相之間多有分歧。

七相的鬥爭,隻是其一。

昭德三年,聶嗣的二十多個兒子,漸漸都大了。皇長子,即太子聶稷,已經十七歲,奉命參贊國政。

而次子聶駟,三子聶宏,四子聶燁等子嗣,也都開始冒頭。雖然兄弟幾個還沒有鬥的激烈,但是彼此之間的小算計已經開始初現苗頭了。

對此,聶嗣非常的無奈。因為諸子的鬥爭,和文淵閣的鬥爭是有聯係的。

比如施氏,即施洗夫人所生長子,封漢中王的聶燁,因為能征善戰的緣故,極得驃騎府將領們的認同。隱隱約約,和武派走得近。而聶嗣又為聶燁娶妻公羊瑜嫡女,這就導致了漢中王和公羊氏的聯手。

其實,當初聶嗣給聶燁娶公羊氏嫡女,隻是想讓這個孩子將來能有個依靠。因為他的後宮嬪妃,大都沒什麼強有力的母族支撐。而施洗夫人又有前科,所以為了兒子將來,他便這麼做了。

誰知道,聶燁長大以後,居然一個能打十個。昭德六年,聶燁隨軍出征白狄,竟獨自率領三千陌刀軍,襲擊美稷,一刀斬下白狄王檀寶璣,名聲大震。

當然,除卻聶燁,還有甘姬所生馮翊王聶珝,他的背後,是元舅甘瑢和荀胤。

漢中王和馮翊王,雖然在年齡上不占優勢,但他們背後的力量非常的恐怖。

除這二人,次子聶駟,因為親妹嫁給藺珀長子的關係,同藺氏兄弟走的極近。

聶嗣的幾位公主,基本上都嫁給有功之臣子嗣。

其中,嫡長公主,改封華陽公主的聶舒窈,更是嫁給魏驥之子為妻。

魏驥是誰?

燧朝武侯,深得皇帝喜愛信賴的主將。

原本,在幾位弟弟的沖擊下,聶稷的太子之位就顯得搖搖晃晃的,偏偏這個時候,身為太子的聶稷經常做錯事情,引得群臣非常的不滿。

比如,聶稷好騎馬打獵,而且經常從東宮偷跑。你說他跑就跑吧,你倒是學聰明點,走小路啊。

但是聶稷沒有,每一次都走一條路,每一次都被禦史大夫安陵溘抓個現行。

昭德二年的時候,皇帝下旨,為太子求娶太子少師安陵渥嫡女為太子妃。可以說安陵溘和太子是親戚,但是耿直的安陵溘每次抓住太子,都直接送長樂宮,交給皇帝處罰。

而後皇帝捏著鼻子被安陵溘猛噴一頓,罰太子去蘭房跪著。

太子的荒唐,不止於此。

除卻騎馬打獵,太子還常常玩微服私訪的把戲,冒充襄武侯家的子侄跑出去鬥雞走狗,嬉戲田野。

於是,在北疆給肅慎開瓢的魏驥,莫名其妙被底下郡縣的官吏參了一個『教導子侄不力』的罪過。

然後,皇帝捏著鼻子把奏本按下,當作什麼都沒發生。

昭德七年的時候,太子又溜出去嬉戲民間,這次直接飆到冀州的趙郡。

這下子,可把一眾文淵閣大臣氣的不輕。首先發難的就是公羊瑜和藺琅,而後是甘瑢和荀胤。他們雖然沒有提出廢太子,但是卻隱晦的向聶嗣表明:

太子這麼搞下去,那就有點不像樣子了。

太子以前隻在雍州胡鬧,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算了,但是現在居然跑到趙郡,太子可是儲君,怎麼能這麼胡鬧!

對此,聶嗣隻能將聶稷召回來,狠狠的揍一頓。

蘭房,太子聶稷跪在地上。

太子妃安陵氏含淚的說著什麼,然後又安慰他。

不遠處,聶嗣揉揉眉心,搖搖頭離去。

不久以後,太子並沒有像群臣期待的那樣,改邪歸正,而是繼續的胡鬧。他不往北方走了,而是往荊州、揚州一帶亂跑。

這一次,輔相祁咎終於出聲,這個在文淵閣不怎麼說話,一直老實做事,被封為安文公的人,第一次開口殺人。

殺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商侯宋圭之子。

宋圭乃元從功臣,天下統一之後,封商侯,工部侍郎,名列蘭房三十六功臣之一。

祁咎之所以找宋圭的麻煩,那是因為每一次太子偷跑出去,都是宋圭的兒子在暗中接應。

麵對祁咎的發難,皇帝隻能剝奪宋氏封號,降為縣侯,同時把宋氏的那個小子丟去西域歷練。

到此,太子的胡鬧,終於告一段落。不過,太子並沒有閒著,一有功夫還是會往外麵跑,隻不過有些時候會被安陵溘抓住斥責。

對太子的荒唐,聶駟、聶宏、聶燁、聶珝等幾個小兄弟都非常的高興。太子越荒唐,他們越有機會。

在朝臣看來,聶駟、聶燁、聶珝三人是最能對太子形成沖擊的,因為他們的背後不是相國就是武侯。

但其實,盧氏所出的河東王聶毓,其背後也有盧懿的支持。總的而言,幾個兒子都不老實,也不本分。

對此,聶嗣心知肚明。誰跳的歡,他就打壓誰。

驃騎府的武將們沒有強勢太久,隨著紙張的傳播,科舉的運行,文臣的力量急速膨脹。

隨後,公羊瑜等人也都因為各種原因,被聶嗣放出去為官。

曾經的七相,僅剩下祁咎、藺珀、荀胤三人還在中樞,其他的四人都被送到地方為官。

這種打壓,朝臣自然能看出來,幾個跳得歡的兒子,頓時熄火。

而後補充進來的盧懿,田匡、安陵渥等人,基本上也都屬於不同的陣營。

新一輪的平衡再度形成。

昭德十二年,皇帝南巡,留下太子鎮守華陽。大臣們都擔心太子不靠譜,會偷偷溜出去,要求漢中王、馮翊王、河東王等人輔佐太子處理國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超級書仙係統 超級兵王2 都市藏真 神秘之旅 重生之都市梟雄 兵靈戰尊 盜賊王座 諸天萬界 最強殺手係統 回鄉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