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情報部門(1 / 2)

加入書籤

(¤¤全文閱讀)

美國

對外情報:中央情報局(cia)。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為對付沖突而設立的美國情報組織——戰略服務局(oss)被撤銷。該組織的許多分支機構被分到政府其他部門。因此,x—2(反情報)和秘密情報分部改為戰略服務分隊劃歸陸軍部,研究和分析部則被重新分回國務院。不久後,杜魯門總統成立了國家情報局及其行動機構,即中央情報組(cig),以協調並核對這些報告。中央情報組既是協調機構,也負責情報搜集。後來才擴展為局-中央情報局(cia)。中央情報局具有五種職能:1向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供政府各部門和機構有關國家安全方麵情報活動的情況;2向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供協調政府各部門和機構有關國家安全方麵的情報活動的建議;3聯係和評價有關國家安全的情報,為政府內部適當傳播情報,在適當的地點提供有用的機構和設施;4為現存情報機構的利益,從事共同關心的輔助服務,以便更有效、更集中地執行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決定;5履行影響國家安全的有關情報的其他職能和義務,以便國家安全委員會能隨時進行指導。

反情報:聯邦調查局(fbi)。

美國聯邦調查局於1908年成立,原名司法部調查局,1924年改為現名。它原是美國司法部下屬的主要為執法收集情報的部門。近年來權力有所擴大,主要負責美國國內的反間諜和重大刑事案件偵破工作。

2002年5月30日,美國政府宣布取消對聯邦調查局原定的一些限製,擴大這個機構在國內調查和監視公眾的權力,以進一步防範和打擊恐怖活動。根據政府新的授權,聯邦調查局特工以後可以對國內任何因特網站、圖書館、教堂、公眾集會甚至政治組織進行監視。同時,聯邦調查局在國內的各分支機構可以不必經過總部同意就啟動有關調查程序。

軍事情報:國防情報局(dia)。

美國國防情報局是美國情報機構中最神秘的一個部門,具體的人員和預算現在都不為外界所知。是根據1961年8月1日的美國國防部命令成立的。主要負責:滿足國防部主要部門的情報要求;管理國防部的所有自動化數據處理項目和情報機構;建立並管理軍事圖像的處理、擴印、譯釋和分析設施,以及建立為整個國防係統服務的圖書館情報機構;對配屬或包括在國防情報局內的國防部情報資源進行組織、指導、管理和控製。

電子情報:國家安全局(nsa)。

美國國家安全局是根據杜魯門總統1952年11月的秘密指示成立的,總部設在馬裡蘭州的米德堡。1978年,美國國防部建立中央安全局(central security service),它是美國的絕密情報機關,當時由國家安全局局長兼任中央安全局局長。國家安全局包括下列主要部門:無線電和無線電技術偵察局,政府通信、遠距離通信和電子計算機設備安全局,科研和試驗設計局,計劃局和總務局等。國家安全局共有25萬人左右。年預算經費100多億美元。人員編製和預算撥款都比中央情報局多。該局總部有一流的密碼編製家和數學家,並備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子電腦,國家安全局還擁有遍布世界各地固定的和機動的無線電攔截、定位站及中心。

國家安全局擁有遍布世界各地固定的和機動的無線電攔截和定位站及中心(包括美國駐各國使館),還負責協調美國情報部門的電子間諜活動,並同北約國家的無線電偵察和無線電諜報機關進行合作。國防部中央安全局的任務是保障電訊安全和收集國外情報;借助地麵、海上、空中和宇宙手段進行全球無線電和無線電技術偵察;負責破譯世界各國的密碼信息;編製美國國家機關和五角大樓秘密線路中使用的密碼並保持密碼的穩定;控製著整個間諜衛星網和世界各地的監聽站;負責協調美國情報部門的電子間諜活動,並同北約國家的無線電偵察和無線電諜報機關進行合作。可以說,它控製著整個美國的間諜衛星網和設在世界各地的監聽站。它為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等政府機構提供可靠情報,幫助其破獲重大恐怖犯罪和刑事案件,並為美國政府守護尖端機密,例如在外特工名單,高度危險的證人的姓名地址資料,軍事武器的設計圖,監測衛星的發回數據,總統的原子彈發射密碼等等。

英國

對外情報:保密情報局(sis)/軍事情報六處(6)。

對外又稱「政府電信局」或「英國外交部常務次官辦事處」。西方情報界把6看成是英國情報機關的「開山祖師」,從伊麗莎白的開創初期至今,它和它的前身都是嚴格保密的,1909年,英國情報機關改組後,6的稱號一直被沿用下來。軍情六局是英國的主要間諜情報機關,它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在國內外搜集政治、經濟和軍事情報,從事間諜情報和國外反間諜活動。該機構向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派遣情報人員,重要的活動地區是東歐國家和中東地區。

反情報:安全局/軍事情報五處(5)。

英**情五處(5)成立於1909年,是一個專門對付顛覆和恐怖活動的機構。

軍事情報:國防情報局(dis)。

英國國防部情報局總部設在倫敦牛津街凱琴武德公寓內,擁有1000多名軍職人員。其主要任務是:搜集軍事方麵的情報,如外國的核武器、彈道導彈係統、場和基地的指揮與控製機製、軍械與彈藥、防空、雷達、電信、民間防務、運輸係統、供能與供水等防務係統方麵的技術專業情報。該局下設5個處: 1情報服務處:負責情報的綜合和整編。2管理和供給處:負責行政事務。3科技情報處:負責科技情報的綜合和整編。4經濟情報處:負責軍費、武器交易等情報的搜集 5後勤管理處:負責後勤供應。

電子情報:政府通信總部(gchq)。

英國政府通訊總部是英國秘密通訊電子監聽中心,相當於美國國家安全局。縮寫為gchq。由於它的總部設在倫敦西麵的切爾特南鎮,所以又稱「切爾特南中心」。它的前身是英國「40號房間」。該機構擁有密碼專家、數學家、科學家、語言學家、工作人員等約13萬人,其中約一半人在總部,其餘在國內外各地和使領館的監聽站中。其職工總數約為2萬名,另有11萬雇傭人員。政府通訊總部的主要任務是通過電子裝置對其他國家的秘密活動進行遠距離監視、截收、搜集及破譯外國各種密碼、信號,從中獲取情報,並負責為政府編製密碼,保護其通信安全。

英國政府通信總部,是英國從事通訊,電子偵察,郵件檢查的情報機構。與軍情五處,軍情六處,並列為英國三大情報機構。對外稱英國外交部情報司。具體創立時間不詳,應早於工業革命。二戰以來,與美國合作密切。有專門派駐美國國家安全局的高級聯絡官。二戰時與美國簽署《聯合王國與美國協定》,達成情報互換。

以色列

對外情報:摩薩德(ssad),全稱是情報和特殊使命局

「摩薩德」是伴隨著「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發展和以色列國的成立而形成的。在以色列**以前,巴勒斯坦地區有一個猶太秘密軍事組織「哈加納」(意為「防務」),這個組織是為了專門、有組織地向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秘密購買武裝、偷運武器和組織非法移民而成立的,而為這些活動收集情報的則是一個附屬「哈加納」的「沙亞」情報機構。1948年以色列國成立後,「哈加納」為「以色列國防軍」所代替,6周後,「沙亞」為「對外情報機構」所代替,這就是摩薩德的前身。摩薩德正式成立於1951年初,精乾、高效是摩薩德的最大特點,善於利用高技術進行情報收集。

反情報:辛貝特(shin bet),全稱是安全總局。

辛貝特是以色列的國家安全機構。曾擔任沙龍貼身保鏢編製有重要人物保衛處,該處除保衛以色列總統和總理外,還擔負來訪外國政要的警衛任務。重要人物保衛處的保鏢都是從以色列精銳部隊中抽調的精英,人人身材魁梧,儀表堂堂,反應敏捷。而且人人會駕車駛船,能熟練使用通訊設備,並精通擒拿格鬥等十八般武藝。他們出槍快,瞄得準,第一顆子彈擊中目標是起碼要求。一有險情,首選要將保護對象按倒,以自己身體抵擋刺客的子彈。辛貝特主要負責以色列國內安全事務,也負責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的安全防範。

軍事情報:阿曼(an),全稱是軍事情報局。

德國

對外情報:聯邦諜報局(bnd)。

這是聯邦德國於1956年4月在美國支持下,按中央情報局的旨意和模式成立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聯邦調查局就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在聯邦德國的翻版。它是一個由舊納粹分子、希特勒邊防軍高級將領掌管和指揮的秘密情報機關。其骨乾,基本上是納粹情報頭子蓋倫的舊班底。聯邦情報局的主要任務是:負責搜集和分析外國的軍事、政治、技術和經濟情報,它不僅同聯邦國防部所屬的軍事情報機構及聯邦內政部隸屬的聯邦憲法保衛局建立密切聯係,而且還同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北約國家的各情報機構建立業務聯係和進行情報交流。

反情報:聯邦憲法保衛局(bfv)。

是以聯邦憲法設置的反間諜和反恐怖主義活動的機關,故名聯邦憲法保衛局。創建於1950年9月,隸屬於聯邦內政部。它的主要任務是搜集和分析涉及國家安全的情報,偵破國內的間諜、特務、顛覆、破壞、暗殺等活動,並參與製定各項保密製度和措施以及對身居要職的政府工作人員的政審工作。1972年8月以後,監視外國秘密情報機關和外國激進團體在聯邦德國的行動也納入該局的職責範圍。恐怖活動和新納粹活動的威脅增加後,該局又增加了這方麵的國外防衛任務。1990年10月30日德國統一後,特別是由於東歐的劇變,使得聯邦憲法保衛局把原來對付東歐和蘇聯的力量轉移到對付恐主義組織、有組織犯罪集團、販毒以及被禁止的技術出口等方麵來。

軍事情報:聯邦國防軍情報局(anb。

電子情報:聯邦信息安全局(bsi)。

南非

對外情報:南非保密局(sass)。

反情報:國家情報局(nia)。

軍事情報:南非國防軍情報處(sandf-id)

俄羅斯

對外情報:對外情報局(svr)。

反情報:聯邦安全局(fsb)。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的前身是前蘇聯的克格勃(kgb)。克格勃的職權領域大致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的反間諜部門相當。除了對外情報局和聯邦警衛局尚未被「收編」之外,聯邦安全局已恢復了克格勃時期的大部分功能。聯邦國家安全局肩負保衛國家安全的許多任務:防範和製止聯邦法律規定範圍之內的社會犯罪活動、有組織犯罪、營私舞弊、走私、販毒等惡性社會犯罪的行動,並堅決打擊在俄羅斯社會中出現的恐怖暴力犯罪活動等等。

軍事情報:格魯烏(gru),全稱是總參謀部偵察總局。它與經過改組和受到公眾監督的克格勃有所不同,它並沒有因蘇聯的解體而受到影響。

目前該局擁有24個訓練有素的特種突擊旅,人數總計約3萬人。其主要任務是威懾和阻止突然襲擊,並對敵後進行打擊。主要基地設在俄羅斯梁贊州的丘奇科沃市。「格魯烏」下設的特種部隊是俄軍中除了「阿爾法」之外的一支赫赫有名的特種部隊,在蘇聯解體前一直處於保密狀態,近幾年它才剛剛被人們所了解。

「格魯烏」特種部隊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其軍事偵察、作戰能力突出,在蘇聯阿富汗戰爭中,「格魯烏」特種部隊共損失191人,而消滅了5000多名阿富汗聖戰者,繳獲的武器足夠裝備一個師。蘇聯解體後,「格魯烏」特種部隊先後平定了埃塞俄比亞、安哥拉、阿富汗、南斯拉夫、伊拉克、車臣及其他熱點地區的沖突,共有692人被授予蘇聯英雄和俄羅斯聯邦英雄的稱號。

波蘭

對外情報:對外情報局(a。

反情報:國內安全局(ab。

軍事情報:軍事情報局(i)。

巴基斯坦

對外情報:三軍情報局(isi)。

巴基斯坦的最高間諜機構。幾十年來,該機構被詬病從事選舉乾預、恐怖分子培訓、綁架和暗殺活動,它也一直戴著神秘的麵紗,運行方式不為人知。因此它作為情報機構被認為十分強勢,而且臭名昭著。許多巴基斯坦人稱其為「國中之國」。

三軍情報局1948年由當時任巴基斯坦陸軍副參謀長的英國陸軍軍官考斯邁將軍成立。巴基斯坦總統吳拉姆?伊沙克?汗在1950年代擴大了isi在維護巴利益方麵的職權,允許監督政治反對派,維持巴基斯坦的軍人統治。任務是收集國外和國內情報,協調三軍情報機構,並負責對本局乾部、外國人和媒體、政治活躍分子、駐巴的外交官和巴駐國外的外交官進行監視。

反情報:情報局(ib)。

該局擁有3500人,主要負責巴基斯坦國內外的情報收集工作。情報的匯報順序是局長直接向總理、總統匯報。

軍事情報:軍事情報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都市藏真 神秘之旅 重生之都市梟雄 兵靈戰尊 盜賊王座 諸天萬界 最強殺手係統 回鄉小農民 韓娛之星光燦爛 無極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