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何去何從?(1 / 2)

加入書籤

「自成走死九宮山,諸賊失主,遑遽無所依,乃遣使就騰蛟降。」——《永歷實錄》

公元1645年,也就是清朝順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隆武元年,大西朝張獻忠大順二年,大順朝李自成永昌二年。當年夏初,在滿清大將阿濟格的追剿下,李自成意外死於九宮山,大順王朝覆滅了。

阿濟格得勝回朝後,東路大順軍的殘部在湘東平江一帶逐漸聚攏,以袁宗第、田見秀、劉芳亮、劉體純、郝搖旗、王進才等人為首,隨軍行動的還有李自成的皇後高氏。

隨著殘部不斷收攏,東路大順軍的人數達到了十幾萬人,但是因為群龍無首,這支部隊變成了一盤散沙。

袁宗第、田見秀和劉芳亮原來都是一方統帥,這時手下都隻有數千部卒,泯然普通一將,威信不再,而袁宗第的老部下劉體純、裨將郝搖旗、王進才都有好幾萬人馬。

所謂的大順朝已是過眼雲煙,大順軍失去了統一的指揮係統,變成了一支普通的農民起義軍,將領之間還沿用大順朝的稱呼,其實卻是各自為政的鬆散同盟。

這支農民軍連遭慘敗,失去了領袖和根據地,處境非常困難,被迫另尋出路,進入湖南準備歸順何騰蛟,半路上卻和明軍打了一仗。

何騰蛟因為情報不明,以為他們隻是一夥普通的土匪山賊,派了兩千官軍前去掃盪,在瀏陽被農民軍輕易擊潰。何騰蛟這才如夢初醒,才知道對方就是原來的大順軍,驚慌失措隻好「嬰城為死守計」,準備城破之後就自盡殉國,以全名節。

不料,農民軍打了勝仗後卻主動後撤,並派出使者向何騰蛟請求歸順,何騰蛟大喜過望,立刻答應下來,招安了這支農民軍。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本來是個雙贏的結果,何騰蛟手中缺兵少將,大順軍餘部沒有根據地,如果雙方能夠真誠合作,完全可以趁著清軍兵力薄弱,北進收復武昌府等地,徹底扭轉湖廣戰局。

但是,何騰蛟對收復失地沒有興趣,更熱衷於內鬥和權術。

這支農民軍足有十幾萬人,何騰蛟深感難以控製,於是施展所謂的權謀之術,一手拉一手打,對農民軍進行挑撥分化。

郝搖旗、王進才等人是後起的實力派,和老將之間難免有矛盾,何騰蛟將他們收為親信,卻對田見秀、袁宗第等人進行打壓,一直不予安排官職駐地,斷餉斷糧,並加以各種罪名逼他們離開湖南……

……

湖南瀏陽,袁宗第大營,中軍廳。

中軍廳裡,農民軍的幾位高級將領正在激烈地爭吵。

「永忠(郝搖旗大名郝永忠),你真的不和我們一起走嗎?」袁宗第的臉色很難看。

郝搖旗當年得罪了闖王不受重用,長年在他的麾下當個裨將,看在老兄弟的份上,袁宗第對他一直很照顧,沒想到他現在翅膀硬了,竟然要和大家分道揚鑣。

「不去,你們要去投降韃子,我郝搖旗絕不會剃頭!」

「我就願意剃頭嗎?這不是澤侯(田見秀)的意思麼!」袁宗第有點急了。

大順軍殘部進入湖廣後,佟養和先後幾次派來使者招降,大家卻不願投降韃子,南下歸順了何騰蛟。不料何騰蛟百般刁難,農民軍在湖南混不下去,有些人就打算向清軍投降。

「永忠,大家都不願意剃頭的,但聽韃子使者的意思,這件事未必不能商量。」田見秀出來打圓場:「自古勝敗兵家常事,咱們大順既然敗了,投降也沒什麼難為情,這天下肯定是韃子占了,與其向明軍投降,不如趁早歸順滿清……」

田見秀,李自成麾下大將,提督諸營權將軍,澤候。

他是李自成的老兄弟,所謂老八隊的人,性格寬厚,深受將士們愛戴。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性格寬厚是優點也是缺點,換句話說,田見秀心腸軟,耳根子軟,有時候原則性不強。

滿清進攻陝西的時候,李自成放棄西安,命田見秀斷後並焚毀糧倉,以免為敵所用。但是田見秀可憐城中的百姓,沒有執行李自成的命令,隻是把糧倉打開,任由百姓們搬取,不料清軍來得太快,迅速占領了糧倉,奪取了大批糧食。

阿濟格大軍長驅直入,後勤補給正有些跟不上,這批糧食對他如同雪中送炭,隨即馬不停蹄地追了上來,死死咬著大順軍不放,八戰八捷,最後九江一戰逼死了李自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地獄征兵 修神外傳 無敵喚靈 黑客 超級英雄 灌籃夢想之角田悟 魔法工業帝國 超級資源帝國 我的超能力列表 輪回在三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