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章 騎馬的步兵(1 / 2)

加入書籤

日頭漸漸轉向西邊,遠處大別山東麓的餘脈山巒起伏,西北方向,豐樂河流向煙波浩渺的巢湖,中間這一塊平坦的田野,就是千軍萬馬舍生忘死的戰場。↖√書荒閣中文網℡∑

一八二旅的大部分軍官,上至旅長張延世,下至低級軍官丁宗望和熊元重,都知道清軍即將發起總攻,但他們沒有援兵,能做的事情也都做了,現在隻剩下決一死戰,這是一八二旅的一道坎,必須要靠自己的力量邁過去。

隨著一道清脆的銅鑼,負責騷擾的幾百個八旗兵撥馬後退,清軍主力驟然發起總攻。

鐵騎突出,雷霆萬鈞。

兩千名騎兵一起沖鋒,整個世界都在轟鳴的鐵蹄下顫抖,聲勢之大,就像他們可以主宰世間萬物的命運,張延世雖然屢經戰陣,臉上也不由得微微變色,反倒是丁宗望等大順軍出身的軍官對這種場景並不陌生……李自成當年也擅長使用騎兵,和清軍在北方平原上打過仗,不像張延世加入楚軍後一直呆在南方,楚軍每次和清軍作戰,汪克凡都會想方設法消除八旗兵的騎兵優勢,清軍很少有這種大規模騎兵沖鋒的機會。

兩千名八旗兵一上來,仍然是馬走日的戰術,沖到楚軍陣前突然一分為二,掠到兩翼一百五十步外勒轉馬頭,停下來緩緩列成幾隊。

「韃子要下馬了。」丁宗望這個連現在轉到了側翼,暫時沒有戰鬥任務,全連官兵凝神觀戰。非常緊張。

「不錯,這次是要來真的了。」熊元重麵色凝重。右手下意識地緊緊握著刀柄,汗津津的卻沒有任何感覺。隻有和八旗兵打過仗的人才知道。他們在真正決勝的時候往往都會選擇下馬步戰,步兵騎兵配合沖陣,一旦發動就有進無退,一定要把敵人的陣型沖破。

他們兩個話音未落,對麵的八旗兵果然開始下馬列陣。

(由於蒙古馬體型較小,重甲和馬鎧過於昂貴,機動能力太差等原因,從蒙元到遼金再到滿清,中國北方的韃靼人一千年裡玩的都是輕騎兵。一般玩不動重騎兵,隻有金兀術玩過一把「拐子馬」和「鐵浮屠」,卻被嶽飛的砍馬腳敢死隊破掉了……八旗兵也屬於輕騎兵,戰馬沒有馬鎧,正麵沖擊嚴陣以待的步兵陣很不明智,所以八旗兵需要沖陣的時候就會下馬,組成一支強悍的重步兵作為沖擊箭頭,但是請注意,除了這些沖陣的重步兵之外。其他的八旗兵是不下馬的,他們玩的是步騎配合,如果炮兵跟得上來的話,步、騎、炮三兵種配合玩的也很熟練。)

「八旗兵都是騎馬的步兵。」汪克凡曾經說過的這句話。突然從張延世的腦海中閃過。

除去傷亡損失,一八二旅現在大約有一千出頭的戰兵,四百名輔兵和其他非戰鬥人員。清軍的兵力明顯占優勢,經過整整一天連續不斷的騷擾進攻。楚軍士兵已經非常疲勞,清軍這個時候發起總攻。時機也抓的很準。一八二旅的生死存亡,就看能否頂住這次進攻,能否頂住那些剛剛下馬列陣的清軍重步兵。

兩千清軍分成兩部,一左一右對一八二旅形成兩麵夾擊,每部有一半清軍下馬列陣,也就是兩支清軍重步兵,每一支有五百人。他們除了棉甲之外,又在裡麵套上一層鐵質月匈甲,護住上半身的軀乾要害,不怕一般的刀砍槍刺,領頭的幾個清將都是一米八以上的壯漢,個個身披重甲,耀武揚威的樣子,是清軍沖陣的先鋒。

張延世令旗揮動,僅有的幾門三磅炮和虎蹲炮被調到兩翼,對準清軍的重步兵。

清軍的重步兵還沒有完成列陣,海螺號突然再次吹響,一千名八旗騎兵再次發起沖鋒,剛才折返後退的那五百八旗兵遠遠的監視著楚軍的動向。

一百五十步的距離,不遠不近,正好可以讓八旗兵把馬速提起來,又不至於浪費馬力。眼看黑壓壓的騎兵如同潮水般向著自己迅速逼近,楚軍士兵的神經再次陡然繃緊,隨著軍官一聲令下,火槍兵一起舉槍,隻等八旗兵沖進射程之後就一起開火。

沖進來了!

但是情況有些不對。

沖到六十步之內,八旗騎兵赫然間已分成兩隊,前隊還是馬走日的騷擾戰術,一邊用騎弓騷擾楚軍,一邊迅速掠到兩翼,後隊則跳下戰馬,向前踏上十步,張弓搭箭朝著楚軍軍陣射出一片箭雨……他們用的是步弓和重箭,殺傷力和準確度都明顯提高,除了楚軍的火槍兵和長槍兵,攻擊的重點明顯放在了楚軍炮兵的身上。

漫天的箭雨連番射來,楚軍火槍隊開槍還擊,白色的煙霧彌散在戰場上,人喊馬嘶和槍炮聲充斥於耳,戰鬥迅速進入白熱化,八旗兵個個弓馬嫻熟,一箭射完接著又是一箭,楚軍的火槍兵打完一輪排槍後,頂不住壓力被迫退到後陣……火槍兵裝彈太慢了,不像弓箭手抬手就有,楚軍後陣的火槍兵被長槍兵和刀斧兵擋住,無法提供火力支援,弓箭手雖然可以拋射,殺傷力遠遠不如八旗兵的直射。

一八二旅的旅旗下,張延世在麵無表情的觀戰,楚軍士兵接二連三的不斷倒下,很多軍官都焦躁不安,他卻視若未見,沒有任何反應……被八旗兵這樣壓著射箭,楚軍的確很被動,張延世作為一旅之長,本來應該立刻做出戰術調整,力爭扭轉被動形勢,但他偏偏沒有動,因為他看得很清楚,八旗兵後陣的重步兵方陣已經列陣完畢,開始向前移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地獄征兵 修神外傳 無敵喚靈 黑客 超級英雄 灌籃夢想之角田悟 魔法工業帝國 超級資源帝國 我的超能力列表 輪回在三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