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零章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1 / 2)

加入書籤

連著下了兩天小雨,屋子裡濕冷難耐,大家談話坐的久了,更覺得寒意逼人,汪晟、田見秀、程問都像農夫一樣把手籠在袖中,樣子有些滑稽,汪克凡命親兵點起火盆,大家圍坐在一起,很快感到暖和了。↑\/→→←◇↓

「汪軍門,您也太過節省了,咱們楚軍不差這一盆木炭吧?年輕的時候不注意,若是染上風濕那可是一輩子受罪。」田見秀早年在北方作戰,戎馬半生,身上毛病不少,一邊揉著自己的老寒腿,一邊笑著勸告汪克凡。

「不省不行啊,到處都要花錢,到處都是窟窿,桂林停了咱們的糧餉,但為了江南的安全著想,還得不斷發動北伐,每次出兵都要扔進去幾萬兩銀子,還不算陣亡將士的撫恤。」汪克凡拿起火筷子,撥動著火盆裡的木炭,紅彤彤的火苗燃得更旺,屋子裡溫暖如春。

「桂林?朝廷扔進去再多的錢糧兵馬,也不是西軍的對手,說老實話,他們能挨到現在,我都沒想到。」田見秀出身於李闖農民軍,對大明本來就沒有多少好感,當初忠貞營歸順隆武朝廷,隻是走投無路的一種權宜之計罷了,提起朝廷官軍的戰鬥力,更是不屑一顧。

「依我看,桂林恐怕撐不住多長時間了,軍門還是不要弄險,盡早派譚嘯、周國棟二將前去救駕,護送陛下前往杭州。」汪晟雖然是汪克凡堂兄,但在正式場合都是一本正經的稱呼他為軍門,略略遲疑了一下,他又說道:「陛下吃了這次苦頭。應該不會再執迷不悟,若以良言相勸。還都南京是最好不過了……」

這幾年來,楚勛和隆武朝廷之間的恩恩怨怨。汪晟等楚軍高層都看在眼裡,日積月累下來,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滿,他們對隆武朝廷感到失望,對保守的文官非常反感……更重要的是,汪晟等楚軍高層親眼看到湖廣、江西等地一天天欣欣向榮的變化,看到楚軍一次次打敗強大的清軍,都認為楚軍和楚勛集團的發展模式才是正確的方向,希望能擺脫隆武朝廷的種種束縛。邁開大步繼續向前,汪晟在這件事的態度上甚至比汪克凡還要激進,主張利用永王朱慈煥的這次危機,趁機大力插手朝局,由汪克凡掌握大權,把楚勛的發展模式推廣到全國去。

他是個力求穩重的人,生怕桂林堅持不住,被西軍攻破城池,把隆武帝擄走。隆武政權必將四分五裂,所以主張立刻讓譚嘯、周國棟出兵,沖進桂林城裡把隆武帝劫走,直接送到南京來。所謂「救駕」,所謂「良言相勸」,隻是一些場麵話。他的肢體語言和表情卻隱隱帶著一股殺氣,別人想誤解都很難。

「不錯。這是關係國本的大事,容不得半點閃失。軍門應當早做決斷,別讓朝中的宵小之輩把陛下劫走了。」田見秀堅決支持汪晟,提醒汪克凡先下手為強,不要被南黨、帝黨把隆武帝弄到贛州或者廣州去了。

「強扭的瓜不甜啊。」程問搖了搖頭,說道:「兩位將軍在外征戰多日,不知桂林詳情,朝廷官軍雖然在柳州精銳盡喪,但陛下又急征了上萬新卒,堵胤錫和蘇觀生也派來兵馬護駕,桂林城池堅固,尚有一戰之力,若是譚嘯、周國棟二將請陛下移駕杭州,難免和友軍發生沖突,最後結果殊為難料,還是應當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在對待隆武朝廷的態度上,程問也屬於鷹派,但他是文人幕僚出身,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不喜歡直接使用武力。譚嘯和周國棟直接沖進桂林把隆武帝劫走,未必能成功,就算僥幸成功,本身都是一種近乎造反的行為,無論怎麼掩飾,都很難得到大多數百姓士紳的支持。

楚勛集團雖然發展速度很快,但是人才儲備還是不夠,在兩廣、福建、貴州等省的影響力很小,把皇帝劫到南京來,自己卻沒有那麼大的胃口吞下整個隆武政權,楚勛的發展模式雖然好,但對地方上的控製力不足,各種方針政策推行到底下就變了味,搞不好和王安石變法一樣,最好落個失敗的結果,還引火燒身傷了楚勛的元氣。

換句話說,程問打得就是「坐山觀虎鬥」的主意,不願讓楚軍太早蹚進這趟渾水,如果能在最後關頭救出隆武帝當然最好,萬一玩砸了,被西軍抓到他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大明別的沒有,朱家王爺有的是,比如通山王朱華珪就在楚軍中擔任一個中級軍官,隻要和鄭成功、金聲桓等人商量好,到時候隨便再立一個皇帝就行了。

「這件事,我再考慮一下。」汪克凡微笑點了點頭,對他們幾個的意見不置可否:「桂林遠隔千山萬水,咱們在這裡鞭長莫及,再著急也沒用,我已經授權給譚嘯、周國棟,命他們見機行事,譚嘯粗中有細,周國棟有一股子拗勁,他們兩個搭檔正好互補,也許能給我們一個驚喜呢……」

桂林距離南京三千裡,以這個年代的交通條件,信息往來耽擱的時間太長,如果由汪克凡遙控指揮,等他的命令到了譚嘯、周國棟軍中,黃花菜都涼了。

可以想見的是,三千裡外的桂林,此刻也許正在激戰之中,隆武帝招募的新兵雖然上不得陣,但在軍官的指揮下可以幫助守城,如果沒有楚軍這樣的特殊手段,這種攻城戰往往會發展成拚消耗的僵持戰,對攻守雙方都非常殘酷,看誰最先堅持不住,桂林城裡什麼都不缺,應該還能堅持一段時間。

無論做什麼事,最好都是順水推舟,成本最低,收益最大,楚勛現在盤子大了,方方麵麵都要考慮,汪晟等人雖然都是鷹派,但是如果強行出兵把隆武帝劫到江南來。汪克凡還需要和章曠等幾個大佬溝通一下。

他岔開話題,說道:「前些日子。咱們向吏部報了一批楚選官,最後打回來二十多個。都是錢謙益的子弟,看來陛下是把他恨上了。錢謙益這次立功不小,這些日子一直賦閒在家,該怎麼安排,我想和大家合計一下。」

汪克凡已經和隆武朝廷達成默契,吏部一般情況下不會乾涉楚選官的任命,隻是錢謙益在上次風波中幫助汪克凡,本身又有投降滿清的經歷,隆武朝廷拿他的學生子弟開刀。多少出了一口惡氣。

「吏部不批?」程問不知道這個情況,一聽就惱了:「我回頭親自給吏部上疏,他怎麼打回來,我再怎麼報上去,看誰敢駁我的疏文!哼,吏部真是長本事了,自顧不暇的時候,還敢駁咱們的楚選官,絕不能慣他這個毛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地獄征兵 修神外傳 無敵喚靈 黑客 超級英雄 灌籃夢想之角田悟 魔法工業帝國 超級資源帝國 我的超能力列表 輪回在三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