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蝗災現,風雨起(三更,求收藏)(1 / 2)

加入書籤

離別,這對於誰來說都不是一件好受的事兒。雖然和瘋丫頭,噢,不。和楊菁菁認識沒有多少天,但是她那單純可愛的性格,刁蠻任性的脾氣卻讓江夏覺得挺可愛的。

很多時候想想楊菁菁,江夏發覺這個女孩兒就好像一個精靈一樣,活在自己那單純的世界裡,內心藏不了任何一點點小心思。

送別楊菁菁,一路走出永定門。

楊一清站在馬車旁邊對著江夏抱拳行了一禮道:「此次多謝江公子指點迷津在下才能得以說服皇上,大恩大德日後若有機會必將厚報。」

江夏點點頭道:「楊大人所做之事為的都是黎民百姓,如此高風亮節在下佩服。在下出的微薄綿力不足掛齒,楊大人言重了。」

楊一清點點頭,道了一聲:「告辭。」

江夏亦抱拳還禮:「告辭。」

楊一清上了馬車,馬車一路往前走,楊菁菁突然從馬車的窗口伸出頭來對江夏說道:「江大哥,不要忘了我們的約定,記得到甘肅來看我。」

「一定!」江夏說道。

楊菁菁突然又說了一句:「滿福樓的大肉包子我知道有多大了,我會努力的」

江夏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

河南,此處橫跨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水係,境內一千五百多條河流縱橫交織。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縱橫家等思想均發源於此。但偏偏就是這樣一個原本應該是山清水秀人文鼎盛的地方,歷來就是天災不斷,一會兒大旱,一會兒大水。

後世曾經有不少人黑河南,但是實際上此地位於華夏的中心部位,因此也被稱為「中原」,古語中「逐鹿中原」即顯示出其在地域上的重要性,「占領中原,輻射四方」成為古代政治家和當今商家的立身安天下的出發點。

商周時代的君王時常發出「天保未定」的感嘆後將都城定在河南一帶也證明了當時的人們甚至認為這裡是宇宙的中心。

在那麼多的災害下,河南人鍛煉出的是一種本質上的自強,一種存在骨子裡的韌勁兒。

正德五年,這裡又一次發生了旱災。拖了一段時日以後朝廷的賑災糧草終於到了,一時間河南四處建起了粥棚,各縣縣衙開始頒布一係列恢復生產的措施。河南的百姓們終於又看見了一點盼頭。

一個多月的時日過去,百姓們在粥棚的救濟下總算遏製住了那飢殍遍野的顯現。緊接著各地縣衙還是設計水利方案,發放糧食種子,百姓們還是恢復生產。

可惜,就就在這最熱的三伏天裡。這一天上午還是陽光高照,陽光越發的毒辣起來。正午的時候突然一下天黑了,整個世界似乎都充了「嗡嗡嗡」的聲音。

剛開始大家還沒覺得有什麼,有的人甚至還以為這是天要下雨了,興奮的不得了。

突然,不知道是誰大叫了一聲:「天啊,大蝗!」

漫天的蝗蟲一下飛撲下來,那密密麻麻的一大片讓人看了會忍不住頭皮發麻。百姓們抱著頭四處鼠竄,有的人用東西揮舞了兩下後就再也忍不住那蝗蟲一個一個接著鋪麵而來的感覺,紛紛慘叫著跑開。

「天要絕我等生路啊。」一名七十多歲的教書先生看見這一幕後悲呼一聲,最後倒地身亡。

蝗災一起便如猶如黃河決堤一般,一發而不可收拾。沒用多久,河南遍地是蝗蟲。

如此大事自然是第一時間用八百裡加急快馬送消息入京,而比之更快的則是錦衣衛和東廠的飛鴿傳書。相比之前,東廠的飛鴿傳書還要更快一些,劉瑾足足比京師裡的錦衣衛快了一天收到消失。

一張小紙條,上麵就簡單寫著七個字「蝗災起,百年難遇。」

意思很簡單,這一次的蝗災規模之大簡直就是百年難得一遇。劉瑾將紙條一捏,立刻進了皇宮。朱厚照正在宮裡和高鳳、穀大用他們一起在乾清宮裡玩鬥蛐蛐。

劉瑾急急忙忙地走進乾清宮,見到朱厚照就跪在地上急忙說道:「皇上,大事不好,河南發蝗災了。」

原本玩兒的興起的朱厚照立刻站起身來,他看向劉瑾沉聲道:「消息可否當真?規模是大是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熾耀 擴張之路 法神的逍遙都市生活 九流閒人 予以如遺 我隻想做個偶像派 主宰之王 穿越之蟲族主宰在異界 絕世高手在都市 限製級領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