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巧取投名狀(上)(二更)(1 / 2)

加入書籤

第八十五章

從東廠裡麵出來,江夏心中哀嘆了一聲:「果然如同想象的一樣,表露自己已經知道全部,從此就再沒有安生的日子可以過了。」

江夏走到馬車的位置上坐了一下,他在等韓於出來。

等了大約一盞茶的時間,韓於從東廠裡麵走出來。見到江夏後韓於明顯有些動容,他走到江夏麵前道:「謝謝。」

「說這兩個字就見外了。」江夏笑著說道。

「接下來有什麼打算?反正都已經是自由人了,不如先出去遊玩一下,然後再考慮接下來的打算?」江夏道。

他之所以說韓於已經成為自由人乃是他以加入東廠為條件和劉瑾談的兩個請求,這兩個請求劉瑾全都答應下來。

第一就是不再為難李東陽,當然江夏也得保證李東陽絕不會再插手朝廷中的事兒。第二就是放過韓於,給他一個自由身。

韓於對江夏說道:「我會先去紹興一趟,了結了那邊的一些事以後我會回京師來,到時候還希望江兄弟你能給我一個護衛的差事。」

江夏拍了拍韓於的肩膀,笑了下後沒有再多說什麼。

韓於也跟著笑了一下,跳上馬車駕馬離開。

路上韓於也曾問過江夏是怎麼讓劉瑾相信他是真心投誠的,江夏隨口敷衍過去,並沒有說投名狀的事。

當日晚,江夏並沒有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去找崔如霜談人生和理想,他獨自一人坐在自己房屋前麵的院子裡,心中想著劉瑾說的那投名狀的事情。

劉瑾所要的投名狀乃是張永手中的幾張地契,聽上去似乎並不困難。但是實際上那幾張地契牽涉巨大,足以將張永扳倒。

此事咱們還得從大明開朝以來就缺銅開始說起。由於大明缺銅,所以從「洪武」元年一直到弘治十六年,大明隻有「洪武」、「永樂」、「宣德」、「弘治」四個朝代鑄造發行過銅錢,並且數量很少。

到了朱厚照這一朝至今還沒有鑄造過銅錢,所以市麵上流通的銅錢貨幣便隻有「洪武通寶」、「永樂通寶」、「宣德通寶」以及「弘治通寶」。其餘流通的便是金銀以及寶鈔。

說實話,大明寶鈔在很早以前就已經處於一種岌岌可危的狀態。由於紙質較差,所以大明寶鈔難以耐久容易破損,且這玩意兒隻發不收,又不分界,也不回收舊鈔。所以市場上流通的紙幣越來越多,寶鈔早已有泛濫成災的趨勢。

官定價格一兩銀子的寶鈔可以價值銅錢千文,但實際上真正一兩銀子的寶鈔隻能兌換五百文銅錢,其價值足足低了一倍。能夠有這樣的價值這還是因為弘治一朝,英明的孝宗皇帝朱佑樘規定商人交稅,兼收「大明寶鈔」和銅錢,各自占的比例是:「大明寶鈔」占百分之七十,銅錢隻占百分之三十。而所有官員的傣祿也同樣「大明寶鈔」占百分之七十,銅錢占百分之三十。

為了鼓勵大家使用「大明寶鈔」,有一段時間朝廷甚至允許老百姓用舊「大明寶鈔」去「鈔庫」以一比一的形式兌換新「大明寶鈔」。如此才保住大明寶鈔的貨幣係統沒有崩潰。

但也正因為如此,市麵上銅錢流通極少,卻成為了硬通貨幣,同時銅錢的價格要貴很多。

因為這個原因,明朝的銅料是由朝廷把控的,所有銅礦場必須由朝廷開采經營。所有私采銅礦,私營銅礦場者,一經發現便是死罪。

而劉瑾讓江夏去張永那裡偷的幾張地契便是幾個銅礦場的地契。

在大明,雖然私營銅礦場是死罪。但是其巨大的利益致使不少有權有勢的人在偷偷私營礦場,他們將銅料開采出來,然後偷鑄一些四種年號的錢幣,接著就進入市場流通。

由於銅錢本身就少,所以這樣方式一直沒有爆發出什麼大的問題。不過看見朱厚照的國庫那麼空虛,這自然也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如果江夏能夠偷到張永手中的那幾張銅礦場的地契,然後交給劉瑾,這樣那地契上有張永的名字,如此一來就是鐵證如山,張永將再無翻身之日。

可是如此絕密的東西張永肯定小心保管,江夏如果貿然去偷肯定很容易被人發現,說不定就此小命交待在了張永手裡。

不過若是不完成這件事,那麼江夏肯定得不到劉瑾的信任,劉瑾自然還會再派人來鏟除江夏。以江夏現如今的勢力根本就無法抵擋劉瑾的進攻,所以這件事也是非辦不可。

往左是地獄,往右還是地獄。江夏苦惱了一個夜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熾耀 擴張之路 法神的逍遙都市生活 九流閒人 予以如遺 我隻想做個偶像派 主宰之王 穿越之蟲族主宰在異界 絕世高手在都市 限製級領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