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吳化龍進城記(1 / 2)

加入書籤

吳化龍把破鬥笠壓得更低,也順著小路前往熱蘭遮城。和周富一樣,他對這裡也很熟,閉著眼都能走到。

熱蘭遮城的廣場以西,就是靠近碼頭的地方,原是一處露天市場。

穿著明服的明人,穿著水手服的水手,穿著士兵服軍官服的雇傭兵,裹著麻布的土著,甚至穿著和服的日本人,大家和諧相處,可以隨意逛街,各取所需。當然這主要是從油畫上得到的信息。再一次感謝不知名的畫家。

吳化龍越是靠近碼頭地區,心裡越是害怕。

他已經聽到了和那怪車行走時相仿的聲音,甚至聲音更大了一些。小路兩邊一人多高的雜草和雜樹阻礙了他的視線。

他的兩隻手不自覺地抓緊了扁擔。這動作使他安穩一些,二十多年的苦練可不是白給的。他不似開始那般驚慌。他看到過了,那隻是個奇怪的車,裡麵後麵可以坐人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那個所謂姓周的人不是也上去了?至於它為什麼會行走,如何行走的,姑且不去管它。

拐過一個轉彎之處,他的眼前不再是密密的雜草和小樹了,鬥然開闊,整個碼頭出現在他麵前。

但是他呆住了,不自覺地把破鬥笠拿下來。他看到了一幅他永遠也想象不到的景觀!

他沒有在乎碼頭上有幾十個頭戴紅白色頭盔的人,他們忙著什麼他不關心。也沒有在乎碼頭上正在行走的各種怪車,再怪也不過是某種怪車而已。

我的天啊,什麼東西才能有這麼大的力量?!

他看見一條山一樣的大船,紅毛蕃人的大夾板船,在它的麵前應當是小狗仔了吧?更不可思議地是,它上麵聳立著比熱蘭遮城上旗杆還要高的一座鐵門,幾根看不出是什麼做的繩子,不停地吊起一塊像桌子般大小的鐵塊,狠狠地咂向豎立在海中的一根鐵柱子。聲音傳來時,吳化龍感覺大地都在跳動!

他當時真想扔下擔子跑掉,但幸運的是,他發現沒有人理他,那個巨大的東西,人家正在專心地砸呢,誰理他。吳化龍就這樣看了許久。

關於熱蘭遮城碼頭的建設工作,港務部門的技術員們比較了幾種後,毫無意外地統一了意見。

碼頭結構形式有重力式、高樁式。主要根據使用要求、自然條件和施工條件綜合考慮確定。重力式碼頭,靠建築物自重和結構範圍的填料重量保持穩定,結構整體性好,堅固耐用,損壞後易於修復,這都是極好的。

可是它隻能適用於較好的地基。但就是這最後一點,重力式就被踢出局了。

熱蘭遮城建設的地方,地理位置真好,西臨台灣海峽,可便與明大陸通商,又可掌控海峽的通商權。而且扼守台江內海入口,守成有餘。當然還留下西北處一個鹿耳般的通道,後來建了鹿耳港,被鄭成功利用了,那是後話。

一切都無可爭議。可荷蘭人,你妹的,修碼頭時,你就不會做做平板載荷試驗?跑到淤積式土層上修碼頭?

修碼頭之前,港務部門的孫山經理領著幾個技術員,帶著1平方米圓形鋼製板,它是做承壓板的,液壓千斤頂,應力環等加荷裝置。

反力係統簡單,一會兒一個呼叫,汽吊就能工字鋼反力架和支撐柱、基準梁、位移測量原件等送來。

測量結果顯示,就算兩百噸單體貨物能夠通過木棧橋落岸,這重量也會把荷蘭人的碼頭壓垮!

換地方吧,荷蘭人的碼頭毫無改造的可能,做客運吧。還好,這不是出乎意料的,事先想到過。

穿越者們在這次落岸貨物中,最重的物體是重達四百噸的煉鋼爐爐體,其次是三百噸的高溫高壓氣化反應塔。其它的各種化工塔類、爐類設備較小,都是挑選結構復雜,對應用材料有特殊要求的。按道理也不用這麼著急落岸,可是,紫雲號總不能連個暫時的家也沒有,一直在河口那兒漂著。所以重建一個可以停泊紫雲號的碼頭是當務之急。同時這次兩樣比較大型的單體貨物落岸也是個考驗。

這兩樣怎麼落岸?

重建吧,咱沒別的穿越者的能力,上千噸的設備隨便落岸。

地點選好了,在老碼頭的南麵八百米處,據測試,地麵可以承受五百噸以上的重量。而且隻能選擇高樁式碼頭了。

高樁碼頭。由基樁和上部結構組成,樁的下部打入土中,碼頭上部高出水麵,屬透空結構,波浪和水流可在碼頭平麵以下通過,對波浪不發生反射,不影響泄洪,並可減少淤積,適用於軟土地基。

港務部門的技術員們在事先也做了詳細地推演,不僅準備了相關的建材,也改裝了必要的設備。

柴油錘打樁機就是其中的一樣。他們買了設備後,立刻進行了改裝和配套工作,讓它可以分別適應海上作業和陸上作業。事實上在那個世界裡整個樁基行業就沒有不改裝設備的,誰管?真有安檢部門來管的,一頓飯,一個紅包完活。

柴油錘打樁機使用18噸、25噸的柴油錘,鋼繩可承受拉力為6噸,25噸的架子,最長可以打28米的樁,它高27米,寬7米。

至於它的壽命,技術員們希望它能挺過三年。當然完全壞了後,還可以改裝其它設備。

在技術員們的眼睛裡,沒有設備不可以改成其它用處的。這個以後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封神大天王 重生電子帝國 傲世武皇 抗日之兵魂傳說 百煉成仙 無敵藥尊 烽火逃兵 材料帝國 飛天 學霸養成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