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縱論兵機(1 / 2)

加入書籤

王世積的表情也變得嚴肅起來:「應該是千真萬確了,近日吳州總管賀若弼賀將軍,信州總管楊素楊將軍都向皇上獻了平陳良策。

就連那文壇領袖,內史侍郎薛道衡,也上書說滅陳就在此時。現在皇上決心已下,各地兵馬已經開始調動,我也接到調令,三天後就要動身前往南方。」

在場的王華師和王華偉都沒有聽說過南征的事情,乍一聽聞,相顧失色,隻有王華強和王何仍然神情自若,直視著王世積。

王世積也注意到了王家眾子的表情變化,微微一笑,端起茶碗,呷了一口,對著王華強說道:「好象華強賢侄已經聽到過這個消息了呀。」

王華強的嘴角勾了勾,話語中透出一股平靜:「華強也是剛剛得知此事,但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當時華強並沒有大驚小怪。」

王世積的臉沉了下來,他對這個隻有十八九歲的瘦弱少年越來越有些捉扌莫不透了,把手中的茶碗向手邊的幾上一放,說道:「還請賢侄說得明白些,就連我聽到這事時都吃驚不小,你又如何能在意料之中呢?」

王華強嘴角微動,臉上浮現出一副自信的笑容:「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以當今皇上的英明神武,又怎麼可能在臥榻之側,容他人鼾睡?

從五胡亂華算起,南北割據的亂世已歷三百年,而南朝自從蕭梁以來,經歷了候景之亂後,西川和荊州,還有作為江南屏障的兩淮地區已失,隻剩下東南地區苟延殘喘。

至於北朝,北周滅了北齊後,一統北方,當今皇上英明神武,以丞相外戚的身份代周而立,建我大隋,如今三分天下已經有其二,形成了當年晉朝滅東吳,一統天下之勢。

本來在開皇三年時,皇上已經有意南征,但當年北方突厥突然入寇,皇上才不得已調南征兵馬回師打退了突厥,那次大戰,大伯也是親歷者。

這幾年下來,突厥已經四分五裂,雄踞大漠的東-突厥沙缽略可汗被迫向我大隋稱臣,北方的威脅暫時不復存在。

加上去年南陳國主陳叔寶,公開寫信挑釁我大隋,說吾皇治國還不如他,所謂上天讓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此人治國無能,隻會風花雪月,還狂妄自大,又怎麼可能擋我大隋天軍的雷霆一擊呢?」

王世積的表情變得越來越難看,他雖然來之前就知道這王華強是王家諸子中最有見識的一個,五年前更是親眼見識過他的算賬本事,但料想一個年未弱冠的少年,又能對國家大事知道多少呢?

沒想到此人的見識居然如此深刻,甚至有不少還在自己之上,看來自己先貶低王家眾子,再趁機抬價的計劃要改一改了。

可是王世積仍不服氣,他聽到了王華強最後一段話,心中一動,轉而哈哈一笑:「華強堂弟,你畢竟沒有上過戰場,不知道兵凶戰危。

官渡和赤壁之戰我就不說了,隻說當年淝水之戰時,前秦帝國以百萬大軍對東晉雷霆一擊,當時天下人都以為穩操勝券,誰曾想到,前秦百萬大軍居然不敵東晉數萬北府兵。

再說了,三十多年前南陳代梁時,北齊趁機護送蕭梁宗室過江,都已經十幾萬大軍兵臨建康城下了,還是被兵不滿五萬的陳霸先徹底擊潰,成就了他的帝王之名。

畢竟北方的戰馬無法在江南水網交錯,道路泥濘的地形馳騁,所以我北方以騎兵和戰車為主的大軍,在南方向來很難施展,這點你沒注意吧。」

王華強微笑著搖了搖頭:「王將軍,南人的優勢在於其舟船,在於其長江天險,而南陳自從失去荊州和兩淮,這兩點已經不復存在。

當年東晉能擋住前秦的百萬大軍,陳霸先陳武帝可以絕地反擊,打垮北齊的十幾萬大軍,靠的也不是長江天險和道路泥濘,而是在於君臣一心,上下用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異世靈武天下 都市少帥 霸道神仙混人間 王牌兵王 絕世兵王 至尊神位 龍組兵王 官途 影帝從龍門飛甲開始 鴻蒙煉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