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策勛十二轉(1 / 2)

加入書籤

王華強聽得心中感慨:王頒都從從四品的開府一下子跳到了正二品的柱國,此戰中功勞不知道比他大多少的自己卻隻撈到了個九品的校書郎。

前兩天高熲特地跟自己打過招呼,說是王世積告過狀,指責自己違抗將令,沒有在指定地點登陸,還驚動陳軍,害王世積大軍被圍,想要追究自己的責任。

結果高熲隻好兩邊和稀泥,畢竟王世積這次立了大功,正得恩寵,高熲也不知道王世積的那些惡行,最後把原來準備給自己的正八品的左領軍府兵曹參軍換成了個現在的九品校書郎,而給自己的三弟王華偉加了一個從九品的新豐縣尉作為補償。

楊堅宣布完了對隋朝有功之臣的獎勵後,又開始宣讀起對於陳朝的君臣的處置決定:

南陳皇帝陳叔寶,治國無方,沉迷酒色,卻又狂妄自大,竟敢對抗天兵,直到大軍圍城才幡然醒悟,念其下詔書終止了各部陳軍的戰鬥,有功於南陳百姓,特赦免其罪,廢為庶人,每年照正三品的朝官發放俸祿,在大興城內賜宅第一所,供其居住。

南陳裨將軍羊翔,順應天命,主動接應大軍過江,協助王世積攻取新亭壘,特授上開府一職,轉頒州刺史(正四品)。

前南陳尚書令江總,授上開府,前南陳驃騎大將軍蕭摩訶,鎮南將軍任忠,車騎將軍樊毅,鎮東將軍樊猛,中領軍將軍魯廣達,尚書右仆射袁憲,都督上遊諸軍事周羅睺,都被授予儀同一職。

高熲在自己的封賞念完後就轉到了左側文官隊列的首位,與右側武將隊列裡排第一的楊素並立,麵帶微笑,聽著一道道旨意,這些都是他事先擬好的,權衡了各方麵的利益,十多天下來才拿出了這麼一份結果。

封賞的詔書已經宣讀到了最後,與高熲遞上去的一模一樣,突然,宣旨的宮人讀出了聖旨的最後一句:「前南陳直閣將軍裴蘊,心向大隋,公忠體國,約為我大軍內應,朕感其誠,特授其儀同一職。」

這道旨意一出,殿中人人臉色一變,就連站在殿外聽旨的王華強都為之一愣,裴蘊這次早早和王頒約定,說要接應大軍過江,可王頒等人真的渡江時,他卻躲在家裡不出來,若說眾人不恥羊翔的為人,但至少人家也是冒著危險當了帶路黨,可裴蘊啥也沒做卻能得官,如何能讓人心服?

殿上的重臣們一個個礙於身份,雖露不平之色,但也無人進諫,而殿外的小官人則已經開始憤憤憤不平地四下議論了。

高熲深深吸了口氣,站出了隊列,拱手諫言道:「啟奏聖上,裴蘊無功於國,卻得到了比別人更多的恩寵,恐怕群臣會有不服。」

三縷長須,氣度不凡,丹鳳眼,隆鼻闊口,一副帝王氣派的楊堅穩穩地端坐在皇位上,隔著旒冕上的珠簾,看不清他的表情有什麼大的變化,隻聽他直接開口,冷冷地說道:「朕觀江左名士,裴蘊實為出類拔萃之人,可加上儀同。」

高熲的腦子一下子迷糊了,這裴蘊的官雜越諫越高了呢?不行,這個壞頭一定不能開,要是朝堂失了公平,以後自己作為宰相也無法治理國家了。於是高熲跪地強諫:「聖上,裴蘊絕不可無功升官,不然會寒了南征將士們的心啊。」

楊堅緩緩地從龍椅上站起,透過珠簾的眼光冷厲如電,沉聲道:「可加開府!」

高熲渾身一顫,猛地一抬頭,卻對上了楊堅那嚴厲的眼神,他和楊堅相處幾十年,楊堅一直對自己和顏悅色,今天這樣嚴厲的眼神卻是第一次出現,高熲一下子明白了,現在的楊堅已經不是三個月前那半個天下的天子,而是整個中原的帝王,自己再不能象以前那樣公然頂撞他,直言進諫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異世靈武天下 都市少帥 霸道神仙混人間 王牌兵王 絕世兵王 至尊神位 龍組兵王 官途 影帝從龍門飛甲開始 鴻蒙煉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