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國之大寶(1 / 2)

加入書籤

就在小白與鮑叔牙等人一起捕魚捉蝦,撈海藻,煮海鹽,縱論齊國建邦以來的各種大事,品評天下諸侯們的行為。

就在離他們所處之地不遠處的沭河入海口處,為莒國國君獲得財富的大隊人馬正在不停操勞。

從旦到暮,煮鹽的煙從不停息,人喊馬嘶,夜裡聲音都不停止。

一天,小白正在與鮑叔牙等人對撿來的海帶進行處理。

架起一口不常用的大銅鍋,把切碎洗淨的海帶放進去用大水煮開,小白希望能從裡麵煮出點味精來。

如能成功,這即可以帶回莒地當調味品為美食添加風味,又增加海帶的用途,也算開創了一種新的產業。

不過大銅鍋雖架起來了,燃料卻不夠了。鮑叔牙因此建議小白去向管理鹽事的莒國貴族莒伯禮求助。

鹽業,自古以來就是古代最重要的產業和稅源。在春秋之時更是如此,鹽被認為是百味之祖。

齊有渠展之鹽,楚有汝漢之金,燕有遼東之煮。

這是管子裡稱天下三寶的三筆財富。

可能是指戰國後期三筆最為可觀的財源。不過此時,鹽業最發達的要數齊國展渠和晉國解池。

兩國人口眾多,能組織起龐大的人力物力,生產大量食鹽,並有佘力向各國販賣。

其中,齊國的展渠占有天時地利,產鹽眾多,齊國算天下最大的食鹽輸出國。

不過,鹽畢竟是從海水中蒸發結晶而來,理論上隻要沿海都能煮海為鹽。

頂多沒有好的氣候條件,產量少一些,但為了鹽這種「白金」,沿海諸國都很重視鹽的生產。

莒國就是沿海國家,每年也派大臣組織食鹽生產,而食鹽生產在不會曬鹽法的古代,就需要煮鹽,這可是很能消耗燃料的。

在海濱,即便沒有人類大規模砍伐,可因為靠近大海,土壤普遍含有鹽鹼,大的樹木是長不起來的,隻有曲柳,蘆葦和一些長不高的灌木從這些能耐鹽鹼的植物生長茂盛。

在河口入海沖擊出的三角洲上更是一片綠意,在夏日的雨水下,鹽鹼被雨水沖刷,它們更長勢茂密,為明年開春的煮鹽業提供了豐富的燃料。

但砍伐蘆葦灌木最好的季節在秋冬,那時粟已收完,勞動力正閒在家中,此時大規模征發賦役來海邊砍伐蘆葦曲柳作柴薪。

農夫們不但能完成君主們一年的賦役,還能撿點海邊的零碎海產作冬天的米糧,采點葦花作為過冬的衣絮。

國君為了從大海裡得到鹽這種珍寶就會鬆對農奴們的壓榨。因此,凡是沿海的國家部族都對煮鹽這種事特別看重。

鮑叔牙與今年莒君派過來的監督煮鹽的莒國貴族有過來往。

據說,這位莒國貴族對齊魯大國的禮儀大為欣賞,屬於「親華」一派,是主張向中原各國學習,棄夷禮,用周禮,全麵周禮化的人物。

他棄自己的本族的句於行這個名字不用,非要按周禮,給自己取名為莒伯禮。

據鮑叔牙講,這個人對周禮很是注重,經常向來莒的外國貴族們請教。

自身也非常華夏化,對同為莒國貴族卻死守東夷規矩的同胞們很是不待見,在莒都和別的貴族們關係不太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完美人生 軍神回歸 我真不想一打五 我在古代日本當劍豪 隨身帶著元素農場 美劇世界有點亂 慢穿之璀璨人生 無限VC生涯 帶著倉庫到大明 位麵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