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千乘之國(1 / 2)

加入書籤

莒君賞賜給小白的十乘車馬很快被送來了。這兒的十乘車馬,就是四十匹馬,十輛車。在這個年代堪稱重禮了。

在春秋時代早期,生產力不夠發達,即便強如齊國發動戰爭也動員不起兵車千輛。史書上說在管仲改革後,才有士三萬,車八百乘,勉強算作千乘之國罷了。

如果小白有一兩乘車馬,就有資格稱為小貴族了,有了十乘車馬,基本上可以算作中等貴族了。如果有兵車百乘,那妥妥的是有封地,有封臣的封君大貴族。

莒君現在送小白車馬也不過是見小白奇貨可居,有希望回國爭位才主動示好罷了。所謂的獻豆腐和華麗的馬車不過是個引子。

但即便如此,莒君願意拿出十輛車來做人情,小白還是很承情的。要知道,如今莒國舉國之力不過有兵車三百乘,甲士千人,剩下的車馬隻能用來代步、運輸。十輛車對莒國來說也不算小數。

由此可以推測莒國的國力了。莒國有兵車三百乘,就意味著有至少一千兩百匹成年戰馬;

每車上有士三人,也就意味著有九百名甲士;每車徒附十人,就意味著至少要三千名士兵。

要供應這麼多車馬步兵出國打仗,就意味著至少要有五千民夫隨軍。這就算是個中等國家的常規軍力了。

要想供應一支如此大軍,一兵需要十戶來支持,才能保證基本生產。也就是說全莒共約十萬戶民眾。

每戶平均起來約有五到七人,也就意味著全莒國人口不過七十萬。這已經是春秋時代早期的中等強國了。

而同期,魯國兵車四百乘,人口不過百萬。齊國兵車六百乘,人口不會超過一百五十萬。這已經是當時有數的大國了。

也許拚湊一二還能再多上百乘,但那顯然就超出國家的負擔能力了。

而供養這麼一支萬人大軍,莒國還是靠眾多的大小貴族來承擔。這些甲士算是莒國的成年貴族,身上有鎧甲,有上戰場的能力和資格。

而每輛戰車身旁還有十個徒附,也就是無甲步兵。

起初,他們一般是作為戰車前方的敢死隊,就如同紂王在牧野之戰前征發的號稱七十萬的奴隸一樣。

這樣的人上戰場,士氣高昂還好,一旦沒了戰鬥**,就容易倒戈相向。沖亂了自己戰車本身的隊形。

後來,隨在時代的發展,戰法的革新,在鄭莊公時代發明了「魚麗之陣」,就要求步兵環繞兵車了。因為戰法的革新,鄭莊公因此而小霸中原。

春秋後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晉國已經擁有四五千輛兵車,楚國也和晉國差不多。齊秦稍差約有三千輛兵車。就連魯國也可號稱千乘之國了。

戰爭的發展,武器的進步,特別是弩的發明,使得步兵的地位不斷提高。更發展到一輛戰車,七十二個徒卒。甚至上百個徒卒一輛!

至於戰國,車兵雖未被淘汰,但明顯地位大降,被重步兵和騎兵趕超。稱不上具有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力量了。

而此時的戰爭因為較原始,烈度緩和,還隻是貴族們的戰爭。追求的是讓對手求和納貢,而非追求斬首數量,以殲滅對手的主力軍為目的。這是春秋與戰國戰爭的根本性不同。

而春秋之前的西周時期,周王室權威猶存。大概宋襄公所描述的戰爭更符合那時的戰爭要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完美人生 軍神回歸 我真不想一打五 我在古代日本當劍豪 隨身帶著元素農場 美劇世界有點亂 慢穿之璀璨人生 無限VC生涯 帶著倉庫到大明 位麵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