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立誰為君(1 / 2)

加入書籤

齊侯無知一死,有資格登上王位的就隻有齊襄公的兒子齊季和僖公的兩位公子了。

其實按照周禮,嚴格的按宗法製來進行王位傳承。那應該傳承的譜係是:齊僖公,太子諸兒,公子季。

但如果無嫡係繼承人,那也可以重新立嫡長子或是直接立庶長子。

兄終弟及一般隻發生在殷商之俗發達的國家,比如說宋國。或是其它的東夷、淮夷之國。

這些國家往往保留著殷商舊俗,有濃厚的傳統文化習俗影響。比如,對神秘文化很是崇拜,巫祝地位很高,鬼神之說盛行於民間。

與周朝君王自稱天子,強調受命於天,自認為代天行使權力不同,商朝的君主本身就視自己為神,也就是人神一體的存在。

這也是商朝比較原始的一個例證。商王自認為自己本身就是神明,不同於凡俗,是高人一等的存在,所以對血統非常重視,不願讓同姓的高貴血脈受世俗沾染。

他們往往喜歡同姓結婚,論起骨科情結,商王朝更為盛行,連帶著他們的後裔宋國人也喜歡那麼做。

其實這也是沒能完全文明開化,氏族文化大量殘留的影響。就如埃及的法老們也喜歡骨科之戀一個樣。這即能保持血統純潔,還能保證王權不落於外戚之手。

兄終弟那是東夷和殷商的傳統了。也就是說,按照周禮,公子糾和公子小白作為齊僖公的兒子,前任君主齊襄王諸兒的弟弟,是沒有繼承權的。

但齊國本身就不是周禮盛行的國家。頭一任齊君太公望一來齊就開始進行因俗簡禮。有選擇的繼承了許多東夷人的傳統。

齊人雖也按周禮來進行政治文化建設,但「尊賢尚功」也被烙印在骨髓裡了。和周人的親蕃――魯國,風氣上就完全不同。魯國是出了名的保守,齊國就開放得多。

而宗法製在西周齊國傳了六七代傳到了齊哀公時期,齊哀公被周王用鼎烹了。既然是周王乾的那肯定沒錯了。既然周王沒錯那你齊哀公肯定錯了。

所以哀公的弟弟胡公成功上位了。從此,嫡係的宗法製傳承之外,兄終弟不也可以作為登上王位的法理了。

同樣,在繼承人的選擇上齊國人也很現實。往往是「子以母寵」,也就是因為母親受寵而兒子地位就高。國人們也更願意支持,並認為他有威望。

這與後世的「母以子貴」截然不同,這也能看出齊國人對女子的重視。

或許因為齊國地近大海,土地鹽鹼化嚴重,農田不能提供大量糧食,隻能靠種點桑樹,養養蠶來發展高端的絲織工業,以此出口創匯,交換貴族們需要的玉啊,銅啊。

以至於齊國的「女工之業」發展到能和「魚鹽之利」相媲美,號稱「冠帶衣履天下。」光齊國的絲織品就夠全天下的貴族們做冠帶衣履了。雖然是誇張的說法,但也說明了齊國絲織業的發達。

齊國女人通過發展桑麻之業獲得了很多紡織品。紡織品出口創匯後又得到了國家的支持。女工之業所獲得的利潤都超過種田了,有了經濟後盾,齊國女子膽氣也壯了,自身地位就比較高了。

而同期的魯國那叫一個天上地下。魯國女子雖也擅長紡織,但一般是用來自給自足,補貼家庭了。

而魯國所占據的魯西南地區本身就是在後世黃淮海平原上,汶河流域更是山東地區的商品糧產區,很早就成為了北方地區的「噸糧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完美人生 軍神回歸 我真不想一打五 我在古代日本當劍豪 隨身帶著元素農場 美劇世界有點亂 慢穿之璀璨人生 無限VC生涯 帶著倉庫到大明 位麵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