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存亡續絕(1 / 2)

加入書籤

當小白在乾時之戰大勝魯軍,用近代的說法就是:

齊**隊在國君小白的英明領導下,粉碎了公子糾勾結魯軍,謀權篡位的意圖。此戰的勝利,保衛了齊國免受魯軍侵略,侵略者獲得了應有的下場。

好吧,在這個還得士兵自帶乾糧去打仗,打贏了也沒賞,輸了變屍體或奴隸,永遠難還鄉,他們又是為了什麼去參戰呢?

小白躺在大木桶裡,享受著身旁宮女的輕揉按摩,溫暖的水溫讓他的身體格外舒緩,適當的泡個澡的確可以舒緩身體和精神上的疲備。

對於旁邊的鶯鶯燕燕的宮女來說,這可是個和國君接觸的好機會,說不定就能一步登天了呢。守在外麵的大監,這時叫宦小臣,他們也希望能得到君主的賞識,得到小白的信任,因此做起事來兢兢業業,很是盡心。

小白對他們的舉動莫不關心。以前在莒國,是因為知道自己要有大事要乾,始終沒在兒女情長上下功夫。

後來返回了齊國,一王宮的宮女名義上都算自己的女人。他因為惦記著公子糾,始終沒有放縱自己。

他寧願拉著以前的舊部,現在的大臣們握手言歡,也沒去尋歡作樂,為的就是希望能在國人中留下個好名聲。縱情享樂,荒寅無道的君主雖然在平時可能沒什麼。但有公子糾這個大敵在外,小白實在沒心思去放縱自己。

嗯,其實這年頭的國君說事兒多,事兒挺多的。如果把國比作一個大家族,國君就是那個族長。如果什麼事都要去管,家長裡短,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能找上自己。這樣的情況在那些比後世一個村大不了多少的小國家裡更常見。

可以說那些國君的權威比村長大不了多少。除了討好相鄰的幾個大國,管理下國中的事務,沒什麼需要他操心的。

如果是在西周,禮樂製度未崩壞,普遍都是小國寡民時代,做這樣的君主堪稱享受了。

但在春秋,兼並已然開始,小國的日子就不好過了。所以,這時許多小國國君經常會出仕一些大國,擔任卿大夫之類職務。

這是因為即使是已經成為大國的附庸,許多小國的國君還是擔憂會被滅亡。那乾脆就去大國擔任大夫吧,這樣社稷保住了,還能狡兔三窟,為後世子孫謀塊封地。

子孫後代可以在大國裡找前途,不用在小國裡謀算君主之位了。反正論土地,大國國君隨便給塊封邑都不比小國的國土小。論地位,小國的國君見到大國的卿,不一樣還要巴結人家嗎?

所以說,那些小的國家名義上叫國家,其實還不如稱為一個家族。國君就是這個家族的大家長,國人們耕田放牧,盡自己的義務,供養國君。國君就要負擔起保衛國民的責任來。

所以,古人們到處遷徒就有了理由了。小國寡民嘛,上哪兒呆不是呆。在這個地方受受強鄰的欺負,好!我們搬走,不和你當鄰居了。

即便是強國的國都也到處遷徙。由於古人喜歡把建築建成高台狀。以此來防禦野獸侵襲和法水泛濫,土木結構難以承擔如此高的建築。

為了使建築顯得高大雄偉,人們便在土山上,先修出一層平地來,用土木建一層建築,再向上整修一層平地,再去修一層。

這樣一階一階如同階梯似的建築就可以建得很高很大了。即便是修個九層,十二層,雖然麻煩,但也不是做不出來。

所以,後世的我們還能見著許多以丘為名的方。如:

青丘,營丘,渠丘,貝丘,商丘,楚丘。這些以丘為名的地方,往往就是古國國都的舊址。雖然後世之人常以為不可能,因為這些土丘看上去並不大。但當時又有多少人呢?

一個國都最重要的是要保障國家社稷的主乾,貴族和國人們的安全,生存和延續。至於荒野之人,不抓你,你就是野人,抓住你,你就是個奴隸。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完美人生 軍神回歸 我真不想一打五 我在古代日本當劍豪 隨身帶著元素農場 美劇世界有點亂 慢穿之璀璨人生 無限VC生涯 帶著倉庫到大明 位麵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