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已是天壤(1 / 2)

加入書籤

當小白問起西郭悸今年的年景時,西郭悸的臉上終於流露出放鬆的笑容。他說:

「今歲應該是豐收了。靠近係水的熟田可收七鬥粟,新田也能收個六鬥,剛開墾的生地若是能澆灌上水,也能收個四五鬥。隻要今秋不下連陰雨,粟粒都能收歸倉廩,今年就是個大豐年啊。」

好地每畝收個六七鬥,對於西郭悸來說已經算個大豐收了。作為一個把農業視為根本的民族,先人們很早就發現了土地肥瘠和水源的重要性。人們把農田按照水源的遠近和土地的肥沃程度進行分類,分為熟田,新田,和生地。

熟田裡土地肥沃,可以一年種一季菽粟,而對地力消耗不大,隻要對作物進行輪作即可。新田就是那些需要休耕的不夠肥沃的土地,也就是需要休耕一年再種。這種土地輪作是井田製下最為常見的耕作方式了,也是在沒有肥料的情況下,農夫為了保證土地肥力所進行的必然選擇。

至於生地一般是剛剛開墾的土地,人們先把地上長的灌木雜草翻出,曬乾後再一把火燒掉,用草木灰來肥田。但由於是剛剛開墾的生地,一開始時是打不了多少糧食的。但在井田製之下土地公有,產出也要均分,在吃大鍋飯的情況下,一般人沒那個動力去開荒。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還是有部分人有餘力去開墾點新土地的,這就是私田的由來。

隻聽西郭悸繼續說道:

「我們種的這片田好啊!今年的雨水不多不少很合適,又在地裡施上了係水沖來的黑泥,肥水俱足,一畝怕是能收個八鬥。隻要君上今年冬天不大興勞役,大概就能過個豐年了。」

說到勞役,他偷眼看了眼小白,見小白還是笑嗬嗬的沒反應。西郭悸又有些失望的垂下滿是蒼白頭發的頭顱,他語調平緩,繼續說道:

「我家世代居住於西郭,怕也有個幾百年了。我從小到大,就耕耘於這塊田疇。豐年樂歲見過,災年凶歲也見過,像今年這樣的豐收,也見過十幾次吧。

若是遇上樂歲豐年,在秋後祭祀社稷之時,也是要湊些米粱,參加祭祀的。每次祭禮之後總能分些祭肉,飲些新酒。還能和巫祝鄰裡共唱一首《豐年》。說著,他忍不住輕輕吟唱:

「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降福孔皆。」

老人清唱,詩歌在耳,小白的眼中也仿佛出現了一幅豐收的美好圖景。豐收之後黍多粟多,糧倉建得高高的,裡麵有的糧食怕有百萬顆。釀黃酒釀甜酒,用酒來祭祀男女祖先和神祇。由糧糧食豐收,可以用上全部禮節來感謝蒼天,希望老天繼續賜福於我們。

老人唱完之後也顯得很高興,原先手裡抓著酒爵卻沒敢喝裡麵的酒,現在也不顧失禮了忍不住一飲而盡,仿佛自己喝的就是今年慶豐收後祭祀時所飲的酒。在飲完後,他輕輕咂嘴,似是在品嘗美酒的滋味。他嘆了口氣又說道:

「現在就是不知道新的國君怎麼想。他會不會在今年冬天大修宮室呢?會不會還要再整修城池呢?若是乾個一個月就結束還沒什麼,若是連乾兩三月,豐年也要變災年啦。」

小白聽了,不由輕輕點頭。對於春秋時代的井田製下的人民來說,除了要繳納給國君和領主田賦之外,還要繳納軍賦,這都是些實物地租。除此之外還要服徭役,也就是用人力替國家做工。徭役一般有固定的期限,但也要按年份來決定服徭役的時間。老人忍不住嘆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完美人生 軍神回歸 我真不想一打五 我在古代日本當劍豪 隨身帶著元素農場 美劇世界有點亂 慢穿之璀璨人生 無限VC生涯 帶著倉庫到大明 位麵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