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秋收(下)(1 / 2)

加入書籤

即然農具已經分派完了,小白心中也感到放鬆了不少,趁現下大家都在,小白便決定舉行次宴會以感謝諸位大夫這些日子的辛勞,順便把這些日子挖掘到的賢才――寧戚,介紹給大家。

寧戚這些日子和小白一起在臨淄轉了一圈,乾的就是後世大領導身邊秘書的活,一路上也是忙裡忙外,顯示出了不俗的才能。而他對農事活動很是精通,有關農業的很多見解也超出了這時許多人的見識。比如用牛耕田,麥菽輪作,用糞施肥,興修水利等等。

不要覺得用牛耕田是理所應當之事,在春秋之前,田裡的耕作主要是靠人力和馬耕,所以詩經上有千耦齊耘的描述,說得就是人們一起在公田裡開荒勞作。

而士人之家之所以常用馬耕,這是因為士人都要服軍役,此時的戰爭又是以車戰為主,所以家中常備馬匹。此時人少地多,有足夠的耕地用以輪作,能產出大量的餵馬的飼料來,養得起嬌貴的馬匹。所以盡管用馬耕來種田很是粗放,難以精耕細作,但士人家裡還是用馬耕。

牛的作用在春秋之前主要就是用來祭祀和食用的。牛和豬羊在祭祀之前被養在牢裡,所以又被稱之為「太牢」。用太牢祭紀可是隻有天子才能有的規格,諸侯隻能用羊和豬來祭祀,又被稱為少牢。

不過隨著人口的增長,人均土地的減少,封建程度的加深,鐵工具的使用,用牛來精耕細作也就成為較為合適的方式。與嬌貴的馬相比,牛力氣大,吃得少,耐粗飼,很適宜小農之家精耕細作。寧戚就告訴小白,在衛國的庶民之中,使用牛來耕田已經很久了,而齊國這邊的用牛耕田的耕作方式還沒有出現,還在用落後的馬耕和人耕。

如果齊國要想進行一次成功的改革,對土地製度和耕作方式的變革是勢在必行的。因為隻有這樣才能為改革奠定足夠的物質基礎,減緩施行改革的阻力。而寧戚就是這時代頂尖的大德魯伊,是掌握牛耕之術,能夠讓齊國糧食增產的賢才。

因此,為了能夠使寧戚進於齊國的朝堂當大夫,小白便在宴會開始之後,對正在飲酒食肉的眾位大夫們說道:

「諸位大夫們,你們說為何同樣是一塊農田,有的地方可以年年耕作,有的地方就必須二年三年的輪作。每年耕種的田地,每年的收成不減,兩三年輪作的地方,收成也沒有變多,這是為什麼呢?」

正在歡飲的眾人不明所以,不清楚小白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提出有關農事的問題。但眾人都有些見識,不至於五穀不識,麥韭不分,還是公子雍立刻跳出來,說道:

「君上,這個我知道,我聽人說是因為土壤不同的緣故。禹在劃分九州的時候,就說田分數等,咱們青州之地,濰淄其道,厥土白墳,海濱廣斥,厥田上下。算不上最好的田土。」

高傒又補充說道:

「除了土地肥力不同,水源也是個重要原因。有水灌溉的地方田土就肥沃,糧食的產量高。缺水的山坡上陵,其產出的糧食猶低。在洪水淹過之後淤積的土地上耕作,往往就能大獲豐收。」

小白笑著點點頭,說道:

「土地的好壞,水源是否充足,這些先天的因素對農事活動很是重要。這的確是影響土地收成的關鍵,還有其它原因嗎?」

鮑叔牙見狀也說道:

「還有人的因素,在田裡出力的多寡也影響著收成。在春天耕作時深翻土地,夏天耘田時勤鋤草捉蟲,秋收時驅趕偷食的鳥雀,可以使糧食增產不少呢。」

管仲也說道:

「田製不同,人的用心程度也不同,公田裡莊稼長勢一般不如私田裡的莊稼長勢好。這是因為人皆有私,都想將力氣用在自己的私田上,私田的產出多也會使自己的日子好過。而公田裡的收獲因為和自己無關,所以人們不願花費精力去顧及公田裡時莊稼。甚至人們在春天下雨的時候,都有農人期盼著雨水多往自己的私田裡下呢!」

眾人聽了,忍不住為這些農人的想法嗤笑起來。小白笑過之後卻說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完美人生 軍神回歸 我真不想一打五 我在古代日本當劍豪 隨身帶著元素農場 美劇世界有點亂 慢穿之璀璨人生 無限VC生涯 帶著倉庫到大明 位麵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