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宰相(1 / 2)

加入書籤

冬祭之時,正是禮法上要求加官進爵的時候,小白早就打算將管仲的職務確定下來。當初在鮑叔牙勸說小白赦免管仲的時候就說過,管仲這個人是大才,是能真正變革這個國家的人。雖然小白自認為從後世來的自己在政治經濟上的能力也決不會輸給他。但改革是需要觸動舊的製度的,要是沒有一個替自己沖鋒陷陣的馬前卒,小白就隻能赤膊上陣了。

本來在見到寧戚之後小白也在猶豫過,因為寧戚所言的強國之策正是依靠發展農耕而強齊,這種重農的思想讓小白想到了戰國時的「耕戰」之法。小白也在想著能不能扶持寧戚,學一下商鞅變法,讓他在自己的支持下擔任一下相邦試一試呢?

小白也曾為這個想法而動心過,但旋即又熄滅了這個心思。在禮樂製度尚未完全崩壞的春秋時代,在沒有下層廣泛支持的情況下,去貿然實行幅度如此之大的變法,這之間的風險足以將小白送上斷頭台!可別以為這年代的貴族傳承了幾百世便會腐朽衰敗,坐以待斃,這些有兵有糧有地盤的貴族們在被觸及他們的根本利益時決不會束手就禽。

管仲在春秋齊國首先變法是有多種原因的。首先,齊國的內亂造成的國力下降,連一向作為齊國小弟的譚國都敢無視齊國,魯國敢和齊國正麵對抗,這就說明齊國的衰弱連小國都看出來了。

國際地位的下降勢必會使得貴族和國人不滿,所以歷史上的小白才會在繼位之後第二年春天便去進攻魯國,為的就是通過戰爭來樹立威望。但很可惜,他的努力失敗了,這就加劇了齊國麵臨的危機。

其次,內亂和戰爭失敗引起了財政危機。一個國君的死有多耗財力?能消耗掉他生前財富的三分之一。一次戰敗要損失多少財力?參考下魯國在乾時的戰敗,魯國人丟下了幾百匹馬,百餘輛車,兵甲數以千計。若非魯國是個大國,單單這樣的損失就足以讓一個小國財政破產。魯國人之所以現在還敢對抗齊國,無外乎是他們祖宗留下的家底厚,還能撐得住這種對抗。而歷史上的齊國在內亂之後又大敗,損失的銅器兵器需要消耗大量的財富,無疑造成了嚴重的財政危機。

窮則思變,齊國要想變強就不得不改變,這是有識之士的共識。所以齊桓公小白大膽支持了管仲,這也是管仲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商業上的原因。管仲的改革在製度上雖然加強了中央的集權,但卻沒觸及齊國最根本的世卿世祿製度。由於沒有更深層次的變革,所以齊國的霸業一世而衰,大好的先機也被白白浪費了。

盡管管仲的變法並不徹底,也沒能全方麵的徹底改變齊國,但我們也不應輕視管仲首先變法的勇氣。

歷來的傳統和舊習就如同一條地上懸河,在高位上運行卻有決堤崩潰的危險。變法便是去強行改變這條河流的流向,使他另走一條新的河道。

若能變法成功,還能將河水約束在新的河道裡,不會給兩岸的人民造成什麼損失。若變法失敗,大河之水便會泛濫,大堤崩潰,黎民受難將再所難免。

所以歷史上的各朝各代,名臣們在大堤上修修補補的多,敢變法讓大河改道的少。每一個變法之人都是在洪水蹈天的陰影下進行的,非有大勇氣大毅力之人而不可。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完美人生 軍神回歸 我真不想一打五 我在古代日本當劍豪 隨身帶著元素農場 美劇世界有點亂 慢穿之璀璨人生 無限VC生涯 帶著倉庫到大明 位麵龍珠